歐陽謙
【摘要】目的 將分級檢驗應用在血脂檢驗中,對應用價值進行探討,為臨床檢驗工作提供參考依據。方法 從我院中選取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接受血脂檢驗的患者18000例,對所有患者均采集6 ml的血液樣本,一式兩份,對其分別進行拉網式檢驗和分級檢驗,最終對檢驗的血脂水平進行對比分析。結果 在采用拉網式檢驗和分級檢驗的情況下,在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載脂蛋白A值、載脂蛋白B值等方面都存在顯著的差異(P<0.05),而在三酰甘油、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等方面的檢驗結果卻不存在明顯差異(P>0.05)。結論 在采用分級檢測的情況下,可以對患者的高血脂進行準確的高血脂進行準確的檢測,在臨床應用中具有顯著的價值,值得廣泛關注和推廣。
【關鍵詞】分級檢驗;血脂檢驗中;應用價值
【中圖分類號】R11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7.31..02
通常情況下,將人體血漿中的中性脂肪、類脂稱之為血脂,為人體生命細胞的物質代謝提出了基礎。而在血脂中,其重要的組成部分就是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三酰甘油的作用主要是在能量代謝中發揮作用,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作用則主要參與了固醇激素、細胞漿膜、膽汁酸的合成。由此可見,血脂水平對人的身體健康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而在現今的血脂檢驗中,主要采用的檢驗方式一般為拉網式檢驗,但這種檢驗方式,卻引其準確性不高而飽受詬病,隨著醫學技術的發展,分級檢驗則逐漸體現出優勢。為此,從我院中選取接受血脂檢驗的患者18000例,對所有患者采用了兩種檢驗方法進行了深入分析,現報告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從我院中選取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接受血脂檢驗的患者18000例,其中男9920例,女8080例,年齡24到78歲,平均年齡(54.3±14.7)歲。且所有患者在血脂水平上均存在一定的異常問題,并符合臨床針對標準以及患者對本次研究都自愿參加。對所有患者均采集6 ml的血液樣本,一式兩份,對其分別進行拉網式檢驗和分級檢驗,將其設為對照組和觀察組[1]。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對所有患者均采集6毫升的血液樣本,一式兩份,對其分別進行拉網式檢驗和分級檢驗,將其設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最終對檢驗的血脂水平進行對比分析。
1.2.2 分級檢驗的具體操作方法。現今,分級檢驗的儀器一般為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驗的一級項目可包括三酰甘油(TG)、總膽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二級項目可包括載脂蛋白AⅠ(ApoAⅠ)、低密度蛋白膽固醇(LDL-C),三級項目則主要指載脂蛋白BⅠ(ApoBⅠ).而在檢驗的過程中,其依據則應該以中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制定聯合會所設置的標準來進行血脂水平的檢測[2]。
1.3 觀察指標
觀察指標可包括TC、TG、HDL-C、LDL-C、ApoAⅠ、ApoBⅠ,對采用不同檢驗方法的檢驗結果進行分析對比[3]。
1.4 統計學分析
運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根據統計,在LDL-C、ApoAⅠ、ApoBⅠ方面的檢驗結果觀察組要明顯優于對照組,且兩組之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但在TC、TG、HDL-C水平方面,兩組之間存在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 論
近幾年來,隨著社會經濟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人們的飲食結構發生了巨大改變,主要表現在高蛋白、高熱量,而這樣飲食結構的改變,也就導致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等疾病的發生率逐年上升。為此,也為血液檢測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別是在檢驗的準確性、靈敏度上提出了新的要求。
通過長時間的臨床研究和時間發現,高血脂是一種脂肪代謝障礙或運轉異常所引起的脂質失常疾病,而該疾病的主要表現,則一般體現在血液TC、TG、以及低密度脂蛋白的水平升高上。目前,對血脂進行檢驗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而為了避免漏檢或統一標準,往往會導致盲目增加檢驗項目的情況,不僅大大增加了患者經濟負擔,而且還浪費了社會醫療資源。而在醫療技術的不斷發展,分級檢驗則可以有效的解決這一問題,不僅可以大大提升檢驗的陽性率,而且可以大大節省臨床檢驗費用,極大程度的解決患者的經濟負擔,并且大大節約了檢驗時間。
綜上所述,分級檢驗在血脂檢驗的過程中,具有操作簡單快捷、結果準確有效,且節約資源等諸多優勢,在臨床應用中與拉網式檢驗方法相比具有顯著的優勢,值得重視并廣泛推廣。
參考文獻
[1] 夏淑華.分級檢驗在血脂檢驗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當代醫藥,2015,21(11):118-120.
[2] 李其印.分級檢驗在血脂檢驗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河南醫學研究,2016,03(25):485-486.
本文編輯:吳宏艷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