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冬冬+虞大為+陳湉+陸海波+喬燕
【摘要】目的 探討甲狀腺功能亢進患者行甲狀腺切除術采用三種不同麻醉方法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取2015年7月~2017年3月收治的93例擬行甲狀腺次全切除術的甲亢患者,將其隨機分為A組、B組及C組,各31例。A組給予頸叢麻醉,B組給予連續高位硬膜外麻醉,C組給予氣管插管全身麻醉。對比三組患者麻醉前、麻醉后20 min、術后3 h的MAP、HR變化與并發癥發生率。結果 對比三組患者麻醉前、術后3 h MAP和HR值差異較小,三組患者麻醉后20 min MAP、HR值較麻醉前上升,但C組較A組與B組平穩,上升程度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相對于頸叢神經阻滯和連續高位硬膜外麻醉,氣管插管全身麻醉效果更佳、并發癥更少,應考慮其作為首選的臨床麻醉方法。
【關鍵詞】頸叢阻滯;全身麻醉;高位硬膜外麻醉;甲狀腺功能亢進;臨床觀察
【中圖分類號】R61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7.26..02
對甲狀腺功能亢進患者進行治療時,手術切除甲狀腺應用較多,適宜于中度以上甲狀腺功能亢進的臨床治療,其手術麻醉有多種方法可供選擇。本文選取我院2015年7月~2017年3月收治的93例甲亢患者,對頸叢阻滯、高位硬膜外麻醉和全身麻醉三種麻醉方法的效果進行觀察,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甲乳外科2015年7月~2017年3月擬行甲狀腺次全切除術的甲亢患者(ASAⅠ~Ⅱ級)93例,其中女59例,男34例,年齡26~63歲,平均年齡42.7歲,體重40~70 kg,平均體重50.3 kg;排除術前心血管、中樞神經系統疾病。將患者隨機分為A組A組、B組及C組,各31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麻醉方法
A組采用C4一點法頸叢神經阻滯,用加1/20萬腎上腺素的1%利多卡因作為局麻藥,行單側頸深叢阻滯,注藥
4~6 mL,在皮下及頸闊肌筋膜下行雙側頸淺叢阻滯,每側注藥6~8 mL;阻滯效果以抬頭困難,皮膚C2~C4區針刺無痛作為滿意的標準。B組采用高位硬膜外麻醉,取C6~C7間隙穿刺置管;向導管內分次注入低濃度的局麻藥,一般注藥8~13 mL,阻滯效果以C2~C4區針刺無痛,雙手無力為阻滯滿意的標準。C組氣管插管全麻組采用丙泊酚、舒芬太尼、羅庫溴銨靜脈快速誘導,術中用1.8%~2.4%七氟醚吸入維持。三組患者術中輸液均采用乳酸鈉林格氏液或羥乙基淀粉注射液,術中均未應用心血管活性藥物及正性肌力藥,其中頸叢阻滯組和高位硬膜外麻醉組常規行3~4 L/min鼻導管吸氧。
1.3 觀察指標
三組患者均記錄麻醉前、麻醉后20 min、術后3個時刻的MAP、HR值變化;同時記錄呼吸困難、霍納綜合征、聲音嘶啞、牽拉反應四種并發癥的發生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數(n)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三組患者麻醉前后MAP、HR變化情況
對比三組患者麻醉前、術后3 h MAP和HR值差異較小,三組患者麻醉后20 min MAP、HR值較麻醉前上升,但C組較A組與B組平穩,上升程度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三組患者術中并發癥情況比較(見表2)
3 討 論
甲狀腺機能亢進是指甲狀腺本身產生甲狀腺激素過多而引起的甲狀腺毒癥,繼而引起神經、循環、消化等系統興奮性和代謝亢進為主要表現的一組臨床綜合征[1]。由于甲亢臨床表現的特殊性,導致其術中心血管反應大、術中術后并發癥多、麻醉風險較大,所以麻醉方式的選擇對于手術的順利進行及優質的術后康復尤為關鍵。以往甲亢手術的麻醉多選擇頸叢神經阻滯,該術式麻醉效果較確切、操作簡便、對患者干擾較小且費用低廉,已被臨床廣泛采用;近年來,由于超聲技術的廣泛應用,高精度的頸叢阻滯在臨床上應用也逐漸增加[2]。但頸叢阻滯后易出現心率增快和血壓升高,可能導致心肌氧耗增加,嚴重者甚至導致心率失常、心衰、甲狀腺危象等發生[3]。連續硬膜外麻醉可有效阻滯傳入神經和上胸段心臟交感神經,后者可加劇甲亢的有害病理生理變化,從而消除傷害性刺激所引起的應激反應,有利于減輕心臟負擔,對甲亢及甲亢型心臟病患者尤為安全。但該麻醉法要求麻醉者具有非常熟練的高位硬膜外穿刺技術和相當豐富的麻醉管理經驗。如穿刺粗暴損傷神經而致高位截癱,后果往往極為嚴重[4]。
前兩種麻醉方式患者在手術過程中始終保持清醒,心理緊張、體位不適和手術刺激等均可導致心血管意外發生率增加。采用氣管內全身麻醉,有利于呼吸循環管理,患者處于低應激狀態。同時,全身麻醉可避免手術牽拉時不適、患者躁動及可能的呼吸困難。還有研究表明,新一代聲門上通氣方式的應用,由于其較氣管插管有一定優勢,會使術后聲嘶等癥狀的發生率降低、維持時間縮短,因此也是甲狀腺手術的優先選擇。麻醉中應用的咪達唑侖有良好的順行性遺忘作用,可減輕患者的精神癥狀;丙泊酚可使血壓下降及HR減慢,有利于頸部手術的血流動力學的穩定[5]。本文研究結果顯示,采用氣管插管全身麻醉的治療組患者麻醉后MAP、HR參數稍有上升但較A組與B組平穩,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術后并發癥發生例數明顯少于A組與B組。因此,相對于神經阻滯和椎管內麻醉,全身麻醉是更適合甲亢患者手術的麻醉選擇。
參考文獻
[1] LS De, SY Lee, LE Braverman. Hyperthyroidism. Lancet,2016,362(9382):459-468.
[2] Seidel R, Zukowski K, Wree A, et al. Ultrasound-guided intermediate cervical plexus block and perivascular local anesthetic infiltration for carotid endarterectomy :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 Anaesthesist,2016,65(12):917-924.
[3] 張明華,彭 強.兩種不同麻醉方法用于甲亢手術的臨床觀察[J].吉林醫學,2010,31(21):3403-3405.
[4] 吳應舉.咪唑安定-芬太尼輔助高位硬膜外麻醉用于甲狀腺機能亢進手術效果觀察[J].中國實用醫藥,2007,17:68.
[5] 陳美娥,裘衛東,朱 彪.甲亢性心臟病患者圍手術期麻醉管理體會[J].山東醫藥,2007,47(7):45-46.
本文編輯:張 鈺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