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素質教育的不斷推廣開展,全面加強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已經成為了當前的熱點話題。中小學生正處于成長與發展的重要階段,加強心理健康教育,能夠真正地為學生的成長保駕護航,享受健康快樂的生活,擔起建設祖國的重任。本文主要從當前的實際教育情況出發,結合中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從多方面論述如何開展有效的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
關鍵詞: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效策略
近年來,由于中小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導致的案件頻發,在各大學校加強心理健康教育,不僅僅是解決學生的各種問題,更是讓學生擁有一顆健康的心靈,享受快樂的生活。在這樣的背景下,需要學校和教師積極地對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進行探索,獲取理想的教育成果。本文通過分析中小學階段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探討有效的方法和策略。
一、 中小學階段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中小學階段的學生正處于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然而形形色色的社會文化環境和家庭環境,很容易給學生帶來不良的影響。在家庭因素中,由于現在生活條件的提高,很多家長過于溺愛孩子,嬌生慣養,用“金錢”用“物質”來獎罰孩子,灌輸“金錢至上”“權利至上”的思想觀念。同時,隨著信息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社會文化因素對孩子的影響也越來越大。學生在成長的過程中,所承受的壓力也越來越大,在學習、生活、人際交往和自我意識等方面很容易產生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當出現心理問題時,如果不及時幫助學生調節,任其沉陷其中,不僅影響學生的健康成長,甚至會導致學生出現嚴重的人格缺陷和障礙,嚴重阻礙了學生的發展。可見,在中小學階段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二、 開展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策略
(一) 優化傳統的教學形式
心理健康教育不同于其他理論學科的教學,需要教師全面優化傳統的教學形式,從心理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學生收獲更好的啟發。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在過去的教學中,教師常常運用理論教學的形式,向學生灌輸各種大道理,然而并沒有取得理想的教學成果。于是,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生活,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讓學生進入情境中思考與感悟。比如,在引導學生學會化解考試危機時,教師不再將其中的技巧直接灌輸給學生,而是讓學生以角色扮演的形式進入到教師所創建的情境中,讓學生探討情境中的主人公的做法是否正確。面對這樣的情境,學生有著十足的代入感,能夠充分展開思考,更好地理解這些方法與技巧的運用價值,從而根據個人的實際生活進行有效的運用,解決學習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通過這樣的方式,優化了傳統的教學形式,引導學生進行思考與感悟,活化了課堂,提升了學生的學習效果。
(二) 加強與學生的溝通交流
在教學實踐中我們發現,很多學生出現心理健康問題,往往是因為教師并沒有與學生進行有效的溝通交流,使得學生的問題不斷積累。那么,在教學之外,教師要加強與學生的溝通交流,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更好地解決學生的實際問題。
比如,在綜合測試之后,有的學生付出了努力卻沒有取得自己理想的成績,這時,他們就會懷疑個人的學習能力,很容易產生自卑的心理,對于今后的學習有著極其大的消極影響。為了防止學生出現這樣的問題,在綜合測試之后,教師要能夠主動地與這類學生取得溝通交流。一方面,要深入了解這些學生的學習問題出現在哪,從而找到針對性的策略,幫助學生解決學習問題。另一方面,要鼓勵學生重拾學習的信心,不要被一次失敗而打擊到,更不要因此而懷疑自己。這樣一來,既解決了學生的實際問題,也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關心,避免走入誤區,降低了學生出現心理健康問題的概率。
(三) 積極借助家長的引導
在心理健康教育當中,家長也承擔著重要的引導作用,教師要積極借助家長的引導,完成好家庭教育這一環節,同時也有利于構建融洽的親子關系。比如,在實際教學當中,很多教師都會以儒家的經典思想作為教學素材,引導學生學習其中的優秀品質,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避免學生遭受外界不良因素的影響,而產生各種各樣的心理健康問題。那么,教師可以引導家長與學生完成親子交流活動,接受儒家思想的熏陶。在活動中,家長與學生一起誦讀儒家經典,共同探討其中所蘊含的內涵,讓學生從中收獲啟發,學習到寶貴的精神品質與人生哲理,更好地應對人生路上的挑戰與困難。除此之外,家長還能夠引導學生暢談見解,深化學生的理解,能夠用儒家思想來規范個人的行為,讓學生學會為人處事。通過這樣的方式,積極借助家長的引導,拓寬了學生的學習平臺,同時也構建了良好的親子關系,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四) 搭建良好的實踐學習平臺
在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當中,引導學生參與實踐活動,能夠讓學生獲得更好的思考與啟發,深化學習效果,也讓學生在實踐中釋放了壓力,更好地改善心理健康狀況。比如,在引導學生釋放學習壓力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聯合學校活動組織部門開展多種多樣的減壓活動。在趣味運動會中,引導學生進行趣味運動,讓學生在體育運動中釋放壓力。在枕頭大戰中,讓學生盡情釋放,忘記學習和生活中的煩惱,能夠避免學生出現心理健康問題。再比如,在引導學生學習雷鋒精神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參與到社會公益活動中來,奉獻自己的力量,從而從中收獲滿足感,接受正能量的熏陶,讓學生遠離心理健康問題。通過這樣的方式,搭建良好的實踐學習平臺,讓學生在實踐中收獲啟發,也盡最大可能地幫助學生拔除心理健康問題的隱患。
三、 結語
總而言之,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學校和教師必須對心理健康教育引起重視,能夠將其納入到學生的日常管理工作中來。并且在實際的工作中,能夠優化教師的教學方法,為學生組織多種多樣的學習活動,引導學生快樂學習、健康成長。這樣一來,開展好了心理健康教育,為學生迎接更好的將來奠定了重要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傅文弟.當前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1(8):42-44.
[2] 俞國良.我國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現狀與發展[J].教育科學研究,2001(7):62-65+69.
[3] 胡丹莉.淺析如何開展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J].成功:教育,2012(7):266-266.
[4] 蔣寶玉.淺析如何對小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J].教師,2016(21):20-21.
作者簡介:朱美琪,浙江省溫州市,浙江省溫州市龍灣區永中第二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