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國民經濟的不斷增長,科技技術的不斷創新,金融行業發展得到了質的飛躍。金融作為現代經濟發展過程的重中之重,是一個必不可缺的關鍵部分,直接關系到我國實體經濟和宏觀經濟穩定持續的發展。而金融公證制度的創新完善則會影響到金融市場的穩定運行,國家政府部門要結合金融市場實際發展情況,有針對性的改進金融公證制度,加強對金融資產配置的科學引導工作,督促金融業務人員規范操作。本文將進一步對新時期下金融公證的發展與創新展開分析與探討。
【關鍵詞】新時期 金融公證 創新發展
一、引言
當前是一個經濟全球化的時代,我國金融市場發展要與時俱進,跟上時代前進的腳步。金融公證與金融市場兩者之間是相互促進、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的。金融公證無論是在社會經濟發展,還是在社會民生保障工作上都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基于新時期,金融公證工作發展要積極創新服務模式,實現公證行業的轉型過渡,以更高品質的服務保障金融公證工作的整體質量水平。金融公證機構要主動延伸服務內容,為廣大金融機構提供科學完善的法律方案,幫助它們有效降低金融經營風險,促進金融市場穩定持續的發展。
二、金融創新與公證創新的共同發展分析
基于我國經濟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背景下,金融市場在創造高收益的同時,也面臨著的極大的風險。隨著社會企業的不斷發展,經濟市場企業對于融資的需求變得越來越大,融資渠道也隨之變得更加多樣化,各類金融衍生品頻繁創新出現。其中,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完全改變了傳統金融機構的經營管理方式,國家政府部門要高度重視對現代金融市場的科學規范管理工作,加強對金融公證工作的創新工作,確保公證機構能夠為金融業創造出更多的服務價值作用[1]。
(一)公證服務金融市場發展的主要內容分析
當前,公證服務在金融市場發展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工作內容:一是全面維護金融市場安全發展。金融的發展過程是始終伴隨著的經營管理風險的,要想提高金融的安全水平,就必須加強對金融風險的科學防范工作。金融安全作為一種動態發展的安全狀態,其涵蓋了與經濟結構調整變化、宏觀經濟體制的動態適應。國家政府部門制定頒布的相關金融法律法規政策,旨在維護金融市場的穩定,避免市場發生較大的金融動態。而當涉及到具體的金融交易行為,要想確保整個過程的操作安全性,就必須發揮出公證機構所起到的法律服務角色作用。金融公證服務的融入不僅能夠規范金融市場業務操作,還能夠有效打擊金融市場違法詐騙行為。公證行業發展是緊隨金融市場的節奏,各項金融業務的產生都要依賴于公證去降低風險;二是最大化提高資本運作效率。金融體制改革的重要發展趨勢就是效率優先,效率象征著資本在金融市場的有效性,是成本和收益的直接體現。在金融市場融資業務中,投資主體最為關注的核心點就是該融資法律合同能否如約履行以及違約后能夠及時執行[2],通過公證機構所提供的法律服務,相關融資借款合同具有真實法律效應,這樣一來就避免了雙方合同爭議,同時保障了投資主體的切身利益。
(二)金融公證工作發展的驅動力
現代金融公證工作發展的驅動力主要包括了以下幾點內容:(1)金融市場將強制執行公證有效作為防范金融風險的必要選項;(2)公證機構強制執行效力的有效推廣和應用,促使金融公證工作能夠得到經濟市場發展的廣泛認可和接受。金融公證與金融市場發展是相互促進、相輔相成的。隨著時間的推移,金融行業開始正確認識到強制執行公證的重要性。早在新型金融業態論證和發展的初步階段,其就與市場公證機構展開了有效交流和合作工作。例如,現代電子商務、互聯網金融等。金融公證工作的發展離不開金融業的接受和支持,同樣金融業的快速發展也離不開強制執行公證一路的保駕護航。與現代法律體系的公證相比較,我國金融公證已經處于同一發展水平線上,金融公證的發展還具有很大的潛力,各個行業領域的穩定持續發展都需要高價值的公證服務去支撐。
三、金融公證發展的主要創新趨勢
(一)領域創新
要想促進金融公證的大力發展,就必須始終維持對金融業態的敏感性。基于社會經濟快速發展背景下,金融市場業務變得越來越多樣化。比如,2000年出現的擔保業,2005年發展起來的典當業,2009年興起的信托業,2010年發展的P2P行業,2015年興起的保理、融資租賃業務等。針對金融業務的創新完善,金融公證工作要敢于將傳統的價值鏈體系打散,有效將金融業與公證價值鏈結合在一起,形成新的工作價值創造體系,這樣才能夠實現金融創新工作領域的新突破,滿足金融行業的各項公證需求。
(二)角色轉型
要想實現金融公證的創新發展,就必須積極推行簡政放權國家政策,有效打破原有公證工作行政化色彩帶來的改革弊端。國家政府部門要引導公證機構成為經濟市場的獨立機構,為廣大企業提供法律咨詢服務。隨著金融市場發展越來越完善,金融公證業發展也隨之加快了腳步,面對新時期金融業態發展規律,公證行業要牢牢抓住機遇,樹立起先進的公證觀念,創新自身機構的服務模式,確保自身能夠適應金融市場的發展變化,最大程度發揮出公證在金融業的職能作用。
(三)平臺型創新
隨著互聯網計算機技術的不斷創新完善,促進了我國互聯網金融的快速發展。當前,互聯網金融模式主要包括了互聯網融資、支付結算以及渠道業務等[3],互聯網金融的出現打破了傳統金融機構一家獨大的局面,其是未來金融業發展的重要趨勢。因此,基于此種現狀下,金融公證業務構成比重勢必會發生一定的變化。國家政府部門要加強與市場公證機構的合作與交流,積極推進建立起完善的互聯網金融公證服務平臺,同時構建全國統一公證登記平臺,這樣有利于實現公證行業真正融入到金融市場發展中去,為多樣化的金融業務提供對應的優質服務。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金融公證的創新發展要緊緊跟隨金融市場的發展腳步,金融公證工作的創新不僅僅是體現在公證業務模式的創新,還需加強對公證觀念的創新轉變。市場公證機構要積極主動的融入到金融市場中,與金融企業展開深入接觸交流合作,為其提供優質法律服務,防范金融風險,推動整個金融市場的創新改革工作,創造出更多的經濟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
[1]王明亮.新形勢下金融公證的發展與創新思考[J].法律服務,2014(08):32-35.
[2]鄭善和.創新金融公證發展推動上海公證行業轉型升級[J].2015(02):47-49.
[3]韓耀武.完善公證債權文書執行制度助力金融公證的發展與創新[J].中國公證,2016(03):121-124.
作者簡介:陳昆(1979-),女,漢族,河南葉縣人,本科,平頂山市恒信公證處,研究方向:公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