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標的實施,明確要求要把學生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體,教師要為學生創造一切有利于學生參與的教學活動,那么互助學習就很好地實現了這一目標。互助學習不僅極大的挖掘了學生的學習潛能,更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對提升高中物理教學效益可謂大有裨益。
關鍵詞:高中物理;互助學習;運用
互助學習能夠更多地促進師生、生生之間的互動,讓學生感覺到課堂的和諧、民主,有利于學生的思維發展。同時,互助學習還能為學生創造合作、探究的平臺,讓學生在互助學習中實現共同提高,取長補短,提升自身的綜合能力。
一、 新課導入互助,激發學習興趣
好的開始就是成功的一半。在進行高中課堂教學過程中,新課的導入環節對于學生進行新課學習是至關重要的。因為好的新課導入,可以讓學生在充滿好奇的學習情緒下,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這時如果教師能夠在新課導入環節,合理地設置互助學習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在互助學習中對問題展開討論,讓學生利用學過的知識去內化新知,就能增強課堂教學形式的多樣化。
如在教學《自由落體運動》一課時,教師就采用了小組互助學習的教學方式進行了新課導入。教師把學生分成了幾個學習小組,讓學生在小組內自行解決教師導入新課的問題。教師向學生提出研究性的問題:如果使一張紙和一塊橡皮從同一高度同時下落時,你將會看到哪個物體將先落到地面?如果把一張紙揉成團后,從同一高度把一張紙和紙團同時釋放,這兩個誰將先落地?課堂氣氛隨著教師問題的提出,一下就活躍了起來,這時各小組開始進行實驗分工,其中有學生負責裝置的組裝、操作,有學生負責觀察、讀數,有學生負責觀察、記錄實驗情況。學生分工明確后,大家開始有條理的進行實驗的操作,由于實驗簡單易操作、現象明顯,學生通過討論、交流,發現之所以橡皮先落地,是因為空氣阻力對于橡皮的影響要小些;揉成團的紙先落地,也是由于空氣阻力對于紙團的影響小的緣故;紙片受到空氣阻力的影響要大些,因此會后落地。這時教師再次向學生提出:如果沒有了空氣阻力,會是怎樣的情形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內容——自由落體運動。學生被教師的再次提問所吸引,很急切地想知道在沒有空氣阻力的情況下,會是怎樣的情形,就會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
教師在新課導入環節,把學生分組進行互助學習,教師以問題的形式引導學生進行互助學習,這樣不僅能夠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讓學生在互助學習的過程中明確自己的職責,增強了學生之間的合作。
二、 實驗互助學習,培養創新思維
實驗是物理教學不可或缺的重要一部分,而且新課標要求在實驗教學的過程中,不僅要注意對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進行培養,還要注重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因為在進行實驗教學時,學生會對實驗操作有不同的想法,教師要注意發現學生的不同觀點,并進行及時、科學的引導和鼓勵,以便讓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得到更好的培養。
如在教學《探究功和動能的變化關系》一課時,在探究功和動能關系時,教師采用的是通過1根、2根、3根……橡皮筋對小車做的功來探究功和動能的關系,這時就有頭腦比較靈活的學生提出可不可以利用曾經學過的驗證牛頓第二定律的實驗裝置,探究功和動能的關系,教師聽到學生這個提議后,先對學生的想法給出了肯定的答復,這時教師就讓這名學生把自己的實驗想法對全班學生進行闡述。當學生講述完自己的實驗想法后,教師組織學生進行互助學習,教師把全部學生分成了兩個大組,一組按照教師講述的橡皮筋的方法進行功和動能關系的探究,而另一組則按照這名學生的實驗想法,進行功和動能關系的探究,最后教師要求兩個組的學生要仔細觀察、分析實驗現象,討論出實驗的結論,匯報自己實驗的過程和結論。由于將會有比較,學生進行實驗時就格外的認真,當學生完成實驗后,教師就讓各組派代表邊實驗邊講解,讓學生在對比中產生更為深刻的實驗印象,深刻體會到了兩種實驗方法的優勢,對于探究實驗有了更透徹的理解和掌握。
教師在進行實驗教學時,重視學生提出的實驗建議,讓學生把自己的實驗想法闡述出來,然后組織學生進行互助學習,利用比較的方法讓學生看清不同實驗方法所具有的優勢和劣勢,使學生能夠更清楚實驗的原理,培養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
三、 小組互助學習,做到取長補短
在進行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也可以在學生之間發起互助學習,教師可以布置學生先自學課本內容,然后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把自己在自學過程中產生的質疑進行小組交流、解惑,這樣就能在學生之間形成互助學習。在小組互助學習的過程中,可以讓學生通過小組交流,去除無用部分,保留有用內容,完美地做到了取長補短。
如在教學《機械能守恒定律》一課時,教師就讓學生先進行自學課本內容,然后讓學生把自學產生的疑惑,在小組互助學習時進行交流。在學生自學完成之后進入討論階段,有些問題通過相互間的交流、討論,都得到了很好的解決,可是對于機械能守恒遵從的條件,小組成員就各有各的說法,其中就有一小組的學生產生了很不同的觀點:a學生認為機械能守恒的條件是只有重力做功,也就是物體只受重力作用的意思;b學生認為應當是物體除了受到重力外也可以受到其他力的作用,只要它們不做功就可以了;c學生認為物體除了受到重力作用外,其他力做功,可是所做的總功為零,那么物體的機械能也是守恒的。面對學生共同的問題,教師對學生進行了及時的引導:是否可以把幾個人的觀點進行集中,再通過實例進行驗證,看能否找到機械能守恒的條件。最后通過小組成員的互助學習,發現了機械能守恒定律的成立條件,使學生對于機械能守恒定律的條件有了完整的認識。
教師給學生布置自學課本內容,然后讓學生進行互助學習,在小組內提出自己在自學的過程中產生的疑問,經過小組內的討論、交流,把學生產生的疑問進行有效的解決,對于學生不能解決的問題,教師及時的引導,讓學生產生新的學習感受,這樣的互助學習將有助于學生全面提升。
總之,在進行高中物理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互助學習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學習物理知識,這樣不僅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還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
作者簡介:
房婷,江蘇省淮安市,江蘇省清河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