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麗娟
【摘要】本文以建材行業2012~2016年年報及社會責任報告為樣本,對其環境信息披露部分進行搜集并打分,從而對建材行業環境信息披露的現狀進行分析。同時本文對環境信息披露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發現企業盈利水平、公司規模、公司性質、外部監督及行業特征均會影響企業的環境信息披露。
【關鍵詞】環境信息 現狀 影響因素
一、引言
2016中國GDP達到11萬億美元,占全球GDP總量的14.84%,穩居全球第二的位置。在經濟日益穩定增長的今天,人們的目標已逐步從單純追求經濟增長轉變為追求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經濟與生態共同發展。2010年9月,國家環保部頒布了《上市公司環境信息披露指南》,公開對上市公司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存在的問題征詢意見和建議。2016年工信部出臺了《綠色制造2016專項行動》旨在推進部分行業清潔生產的能力,同時政府還應利用市場經濟的調節,使企業積極承擔相應的環境成本。
企業作為市場的主體,是污染的主要排放者,因此不論是出于自身發展的需要還是外部監管的壓力都應該積極推進環保工作,提高環境信息披露水平。建材行業是傳統的重污染行業,2017《政府工作報告》指出,深入推進“三去一降一補”,以創新引導實體經濟轉型,積極擴大對外開放,加強環保治理力度。因此,發展新興綠色建材是建材行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方向。
二、理論分析
信號傳遞理論是指企業內部經營者和外部利益相關者之間存在著信息不對稱的現象,當企業擁有較好的投資機會時,企業經營者會傾向于通過資本結構或股利政策向投資者傳達利好信息。由此可以推論出當企業進行環保投資后,為了向外部利益相關者傳遞公司的綠色形象會加強環境信息披露力度,減少投資者的顧慮。而吳紅軍(2011)認為環境信息披露會為企業帶來直接成本和間接成本,當披露信息的利益超過成本時,企業才會選擇進行披露。何麗梅(2010)認為盈利表現不佳的企業可能采取多披露環境信息的方法來轉移利益相關者的注意力。
利益相關者理論認為企業的利益相關者可以分為外部利益相關者和內部利益相關者,二者對于企業的環境信息披露有著不同的需求,因此企業進行環境信息披露亦是對各方不同訴求之間進行的博弈。沈洪濤(2011)認為從環境會計的角度來看,相關利益者理論關心企業活動對環境的影響,披露環境信息是企業與相關利益者對話的方式和渠道,是提高公司透明度和履行受托責任的手段。
三、影響因素分析
(一)企業內部因素
1.企業盈利水平。鐘懷振(2016)以2010~2014滬深兩市重污染上市公司為樣本進行環境信息披露指數與財務績效相關性研究,結果證明企業盈利水平處于較高水平時,相關利益者會期望企業承擔更多社會責任,因此企業會傾向于披露更多環境信息。唐久芳(2012)認為企業盈利能力與環境信息披露質量呈顯著正相關,公司盈利能力越好就越傾向于披露環境信息。根據信號傳遞理論,公司盈利水平高的企業較為樂意向外界傳達出公司的利好信息,而環境信息披露作為一種傳遞方式可以向外界傳達出該企業經營狀況良好,有實力進行環保投資的訊號。
2.公司規模。何麗梅(2010)以2008年我國重污染行業上市公司發布的社會責任報告為樣本進行實證分析,研究結果表明公司規模與環境信息披露質量呈正相關關系。劉洋等(2012)以山東省重污染行業上市公司為樣本進行實證分析,發現公司規模與環境信息披露指數正相關。唐久芳(2012)通過構建logistic回歸模型對化工行業進行分析也得出了類似結論。建材行業屬于重污染行業,規模較大的企業通常受到更高的關注,因此更有外部動力進行環境信息披露。同時由于大公司傾向于塑造更為富有社會責任感的形象,因此會有內部動力披露更多的環境信息。
3.公司性質。黃珺等(2012)以398家上市公司作為研究對象進行分析,發現國有性質的公司會傾向于披露更多的環境信息。近些年國家針對重污染行業環境信息披露問題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國有企業(特別是歸屬于重污染行業的建材行業企業)由于其特殊的背景及更為嚴格的監管必然會以身作則,盡量披露更多的環境信息。
(二)企業外部因素
1.外部監管。王建明(2008)以企業外部法律、規章等環境監管制度為變量,對制度壓力與公司的環境信息披露質量關系進行分析,結果表明制度壓力越大,企業越傾向于披露更多的環境信息。沈洪濤等(2012)分析了輿論監督對公司環境信息披露的影響,研究結果表明媒體報道的負面程度與企業環境信息披露水平呈負相關,并且政府的監督會加強媒體監督的影響。根據理性經濟人假設,在經濟活動中,經濟主體總是追求自身經濟利益的最大化。因此,企業作為特殊的經濟人,在缺乏外界監督的情況下有極大的可能做出侵害其他利益相關方利益的行為。在面對較為嚴苛的外部監督時,企業才更有可能迎合其他利益相關方的利益訴求進行更多的環境信息披露。
2.行業特性。重污染行業是我國的重點監控對象,在過去幾年里,國家陸續出臺一系列政策對重污染行業的環境信息披露進行硬性規定。建材行業屬于重污染行業,因此其行業的特殊性決定了外界對其環境信息披露具有更高的要求。而若某個行業總體環境信息披露水平較高,則該行業的企業會更容易追隨其他企業進行環境信息披露。
四、結論
本文通過分析2012~2016年建材行業上市公司年報及社會責任報告發現,該行業進行環境信息披露的總體質量不高,但呈現出逐年上升的趨勢。環境信息披露質量不高可能是由于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企業盈利水平、公司規模及公司性質都會影響到企業環境信息披露的質量。外部壓力對于提高企業環境信息披露水平有著較大的作用,因此合理的外部政策和較強的監督力度是改善企業環境信息披露質量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徑。
參考文獻
[1]沈洪濤,李余曉璐.我國重污染行業上市公司環境信息披露現狀分析[J].證券市場導報,2010,(6).
[2]王建明.環境信息披露、行業差異和外部制度壓力相關性研究:來自我國滬市上市公司環境信息披露的經驗證據[J].會計研究,2008,(6):54-62.
[3]唐久芳,李鵬飛.環境信息披露的實證研究——來自中國證券市場化工行業的經驗數據[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08,(05):112-117.[2017-10-09].
[4]鐘懷振.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水平與績效管理相關性實證研究——以80家重污染行業上市公司面板數據為例[J].財會通訊,2016,(03):83-8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