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環境保護廳黨組書記、廳長 方敏
聚焦聚力生態環境質量提升工程,持續擦亮大花園底色,持續增強浙江環境競爭力,要著重在嚴格落實生態保護紅線、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全力加強生態環境監管支撐等方面狠抓落實
大花園是浙江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期盼,生態環境是大花園的底色。全省環保系統將堅決按照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和全省生態環境保護大會精神,統籌落實好生態文明示范創建行動計劃和大花園建設行動計劃,聚焦聚力生態環境質量提升工程,持續擦亮大花園底色,持續增強浙江環境競爭力。
牢牢守住生態良好底線,優化生態空間格局。抓緊發布實施生態保護紅線劃定方案,啟動生態保護紅線勘界定標,研究制定生態保護紅線管理辦法,強化生態保護紅線剛性約束,實現“一條紅線”管控重要生態空間。切實加強自然保護區、國家公園等建設,深入開展“綠盾2018”專項行動,全面提升自然保護區規范化建設水平,在典型生態系統和珍稀動植物分布區域積極劃建自然保護區。大力推進生態保護修復工程,不斷提升生態功能,筑牢生態屏障。
全力打好藍天、碧水、凈土、清廢等標志性戰役。一是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切實抓好重點行業清潔排放、燃煤鍋爐淘汰、重點區域臭氣異味治理、柴油貨車污染治理。今年重點抓好化工等行業100個清潔排放改造項目,加強涉氣“散亂污”企業整治,推進重點行業VOCs減排攻堅行動,完善清新空氣(負氧離子)監測體系,加快實施清新空氣示范區建設,確保PM2.5平均濃度持續下降、空氣質量持續改善。
二是深入實施碧水行動。在鞏固消除劣五類水基礎上,強化源頭保護、源頭治理,突出抓好飲用水源全達標、打造“污水零直排區”、城鎮污水處理廠清潔排放等。今年建成30個工業集聚區、200個生活小區“污水零直排區”;制定實施浙江省城鎮污水處理廠清潔排放標準,啟動100座污水處理廠清潔排放改造;依法全面清理保護區內違法違規項目和排污口。堅持陸海統籌,完成100個入海排污口整治,全面實施近海海域污染防治三年行動計劃。
三是扎實推進凈土行動。以風險管控為核心,在做好土壤詳查、農用地類別劃定和分類管控的同時,重點抓污染地塊治理,啟動100個重點污染地塊和垃圾填埋場生態修復工程。
四是大力開展清廢行動。按照“固體廢物不出縣、危險廢物不出市”的原則,2020年前基本實現“能力匹配、略有富余”目標。著力推進固體廢物閉環化全程監管,堅決打擊危險廢物跨省轉移等違法犯罪行為,切實整改生態環境部督查發現的17個問題。
堅持以改革創新動力、以法治和制度為保障,推動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助力提升大花園建設效率。一是抓好中央環保督察整改。對46項具體問題、6920個信訪問題、11個責任追究問題,嚴格實行清單式表格化管理,確保整改到位。
二是建好污染地圖。編制完成浙江污染地圖,逐步形成環境要素全覆蓋、環境管理全打通的可視化地圖平臺,實現掛圖作戰。
三是嚴格環境執法。依托基層“四個平臺”,強化發現機制和網格化監管,持續開展藍天保衛、護水斬污、清廢凈土專項行動,推進環保與公檢法聯動執法。
四是加強創建示范。深化國家級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縣和“兩山”實踐創新基地建設,指導支持湖州、衢州、麗水等市打造踐行“兩山”理念示范區,引導鼓勵各地爭創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
五是加強制度供給。以“最多跑一次”改革撬動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全面推進“區域環評+環境標準”改革、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等制度,全力服務大花園重大項目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