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根生
盤活閑置資產,是國有資產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必由之路,對實現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具有重要意義。2017年下半年,松陽縣發改局開展了國有閑置資產情況調查,旨在探索走出一條利用存量資源科學發展之路。本次調查涉及到的松陽縣國有閑置資產共230宗。國有資產閑置成因如下:企業改制重組,造成了部分單位廠房閑置;單位遷建(新建),形成閑置資產;企業破產造成固定資產閑置;項目建設需要“以租代征”土地閑置;因多重原因造成中心城區各安置區域宅基地閑置;歷史遺留的“地主房”成閑置公房。為防止國有資產的非正常流失,使閑置資產處置真正起到物盡其用、多方受益,應從以下方面加以推進:
加強組織領導,理順體制機制。高規格成立國有閑置資產處置工作領導小組,從體制機制上提供強有力的組織保障。具體負責制定盤活閑置資產規劃和土地占有稅調整、用地性質調整、非工業規劃區企業“騰籠換鳥”等政策措施,加強重大問題的協調處理,統籌推進閑置資產的盤活處置。
夯實基礎資料,建立賬檔制度。對國有閑置資產情況要建立臺賬,正確完整地掌握數據,加強國有資產的有效利用;要有針對性地開展危房鑒定、處置改造,防止發生安全事故;要妥善處理國有資產證件不齊問題,合力做好不動產產權登記工作;要加強政策處理力度,努力厘清歷史遺留問題;要繼續加強國有閑置資產調查摸底工作,包括鄉鎮(街道)、村,進一步摸清家底,加強統籌、盤活利用,讓更多的閑置資產發揮出更大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資源效益;加強分類、分系統建檔管理。
創新盤活方式,拓寬盤活途徑。通過公開拍賣、土地復墾等途徑,創新盤活方式。同時,根據各區域總體規劃組織實施,科學培育業態。松陽發展已進入新階段,對閑置資產的價值要有新認識、新定位、新研判。原本偏僻衰敗的閑置廠房、校舍、育種場、農業設施用地及交通、水利的一些管理用房已然變成重要的休閑資源,馬路經濟已悄然向綠道經濟轉變,業態培育呈現新的空間和功能。
建立健全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在國有資產的監督管理工作中,松陽縣國資公司、國資辦通過幾年的努力,初步掌握了各單位資產的分布情況。企業改制中的清產核資、資產評估、財政核準、產權交易、閑置國有資產出讓都出現了良好的發展勢頭。但目前國家沒有相應的法律制度對國有資產經營公司進行規范,實際操作主要是依據《公司法》中有關規定來設置工作流程,實際工作中政府的授予權職責不同程度地被有關部門以行政審批方式截留,工作難度很大。為此,要進一步建立健全國有資產經營公司法人治理機構,推動國有資產運營工作順利開展。
建立健全產權交易市場管理體系。盤活國有資產,最終要進入產權交易程序。產權交易是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發展的內在要求,是企業資本經營的客觀需要,是改革傳統企業制度的基本手段,是企業實現規模經營的最佳運作方式,是當前企業、國家融資發展的最佳渠道。必須完善產權交易市場管理體制。產權交易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環節,就是資產評估。國有產權單位要給資產評估機構一個好的評估環境,不事先給評估機構規定價值;評估機構也不能受委托方的干預而影響評估的公正性、客觀性。應盡快成立產權交易機構,以組織全縣國有(集體)資產開展公開、公平、公正的交易。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和產權交易機構要分別設立,切不可同設在一個部門。國有資產管理部門是政府委托管理國有資產的的職能部門,應代表政府依法履行對本區域國有資產進行登記、依法確認國家對國有資產的所有權。政府應進一步給予支持,促使國有資產運營產生較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