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評論員
進一步明確發展定位,做優做強“四個一批”發展載體,聚集高端要素資源,在提升健康產業能級上下功夫,使浙江健康產業走在全國前列
健康產業覆蓋面廣、產業鏈長、發展潛力大,被譽為繼IT產業之后的全球“財富第五波”,是世界各國競相發展的朝陽產業。近年來,浙江對健康產業發展愈發重視,出臺了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政策意見,謀劃了“健康浙江”戰略藍圖,實施了健康產業發展規劃,扎實推進由“一批特色小鎮、產業基地、重點企業和重點項目”組成的健康產業“四個一批”發展載體,健康產業發展成效斐然。2017年,浙江健康產業總產出為6483億元,增加值達2597億元,分別較2016年增長10.31%和14.76%,增加值占GDP比重上升至5%。
當前,健康產業已成為浙江經濟轉型發展的新亮點、浙商投資的新熱土、重點項目的新領域、居民消費的新熱點。肯定成績的同時,更需認清形勢、正視不足。與發達國家和先進省市相比,浙江健康產業的帶動力、影響力還不夠強,政策的精準支持還有待加強,還存在產業發展載體平臺能級不夠高、人才集聚不夠強、土地要素保障難等問題。
下階段,須有的放矢、精準發力,緊緊圍繞“打造萬億元產業、走在全國前列”的發展目標,進一步明確發展定位,做優做強“四個一批”發展載體,聚集高端要素資源,在提升健康產業能級上下功夫,努力使浙江健康產業走在全國前列,成為全國的樣板和示范。
精準定位和支持。深入研究健康產業發展特點和趨勢,將健康產業的提升發展納入大灣區大花園大通道大都市等重大戰略行動中,統籌做好各類規劃的對接與聯動,確保規劃項目能及時落地。加快研究突破制約健康產業發展的政策瓶頸,加強對健康產業重點行業、重大平臺的精準支持。針對高端人才缺乏問題,要研究制定健康產業人才隊伍建設的專項政策。聚焦醫療服務、健康養老、生物醫藥等領域專業人才和產業復合人才,加強對健康產業重點領域人才引進和培育的精準支持,促進健康產業相關領域人才集聚。
突出特色和優勢。充分發揮浙江數字經濟發達的優勢,注重健康產業與數字經濟發展的整合、耦合和融合,提升遠程醫療、智慧醫療的發展水平,推動互聯網與預防、治療、康復、養老、健康促進等服務深度融合,不斷提升健康服務的質量和效率。同時,各地區要摸清家底,找準定位,錯位發展,進一步明確本地區健康產業發展的重點領域和核心行業,努力走出一條具有地區特色、服務廣大群眾、具有市場競爭力的健康產業發展路子,避免產業發展“同質化”。
強化帶動和引領。浙江健康產業總量初具規模,但是產業集中度低,“小、散、亂”問題依然突出,部分企業工藝落后、管理粗放,專業化程度還不高,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企業還比較少。要謀劃實施重點產業平臺能級提升工程,按照重點打造、分批推進的原則,聚力基礎扎實、條件成熟的健康特色小鎮、示范基地,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新型健康產業集聚區。同時,培育一批主業突出、品牌優秀、帶動作用強的健康產業龍頭骨干企業;著力強化創新引領作用,加快完善“政產學研用”協同創新體系,加快補齊研發、公共平臺服務等薄弱環節。
提升標準和質量。健康產業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必須具有完備的監管和自律機制。要強化政府在醫療衛生、食品、藥品、環境、體育等健康領域的監管職責,建立政府監管、行業自律和社會監督相結合的監管體制。加快健康產業體系標準化建設,努力實現服務提供體系標準化、服務評估體系標準化、服務質量管理體系標準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