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曼
摘要:船舶抵押權的創制可謂在金融與航運領域的一大創舉,一方面為金融機構提供了大量的有一定保障的投資機會,另一方面又為航運企業解決了資金籌措的難題,可謂是一舉兩得。但這種抵押權相比其他不動產抵押權所面臨的風險更大,由于船舶實際屬于動產,這種特殊的動產抵押可能會給抵押權人的利益帶來一定的損害,因此我們有必要提高對船舶抵押權的保護,穩定市場的交易安全。本文就以此為目的,提出了一些自己的想法,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啟發。
關鍵詞:船舶抵押權;保護;提高
雖然目前國家航運市場經歷過金融危機后還處在平穩的恢復期,想要恢復到金融危機之前的繁榮景象還需要一定的時間,但我們不得不承認,航運市場還蘊含著巨大的潛力,特別是在船舶的融資領域,對于經濟處于高速發展的中國來說,船舶抵押權作為一種有效的融資方式,其前景是不可估量的,因此我們應給予更多的重視。但我們應該看到,由于立法和缺乏實踐等因素的影響,致使我國關于船舶抵押權的保護體制還不夠完善,因此,就這一問題,我想提一些自己的看法和建議。
首先,我們要明確抵押權人的責任范圍。從原則上說,抵押權人對抵押人在船舶運營中由于疏忽而對第三人所造成的損害不承擔任何的責任,這是因為抵押權人不是船東也沒有過錯,因此不需要承擔責任。但如果這種侵權責任是抵押權人占有船舶或行使權利時發生,抵押權人就應當承擔一定的責任,這里我們可以概括為看抵押權人“是否占有”和“是否有過錯”。另外,我們還必須認清由于抵押權人不是船舶的經營人,因此對于與船員之間產生的雇傭合同糾紛和與托運人之間產生的運輸合同糾紛不應當承擔責任,這里的原因很簡單,因為抵押權人不是這些合同的當事人,由于合同具有相對的特性,不能夠在未經第三人同意的前提下給第三人設定義務,在發生糾紛時,不能夠找抵押權人履行抵押人未履行的義務。但抵押權人應對為其利益或行使權利之方便向抵押船舶提供服務所產生的任何費用負責。我們首先明確抵押權人的責任范圍的目的就是更好地保護雙方由于抵押所產生的權利與義務,這對于雙方劃清自己的責任限制,確保交易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其次,關于船舶抵押權登記效力的爭論。目前我國關于船舶抵押權登記效力采取的是登記對抗主義,但有的學者指出登記對抗主義也暴露出了很多的缺陷,他們的理由主要有以下幾點:“第一,船舶登記抵押對抗主義缺乏公示的作用,由于僅僅靠雙方當事人的合意便可以產生物權的變動,很容易給第三人造成損害,在這一點上,與登記生效主義相比,不利于維護雙方的交易安全。第二,從我國船舶登記機關的行政效率和我國關于船舶登記行政制度的完善程度看,已經具備了實行登記生效制的條件,實現登記生效制并不會增加登記機關的工作負擔。第三,實行登記生效制雖可能會增加當事人及整個社會的交易成本,但從我國目前實行的登記管理規則看,因船舶交易和設定、轉移抵押權而產生的費用并不甚高,相比船舶買賣或融資抵押合同項下所涉及的資金總額而言,船舶登記費用更是微乎其微,因此當事人一般不會吝惜此項小費用,相反更愿意付出小的代價以換取交易安全大的保障。”①因此,很多人,贊成取消登記對抗制,而改為登記生效制。
依個人的觀點來看,目前改變這一制度可能過于極端,畢竟登記對抗主義有其存在的合理性,關鍵是我們該去完善這一制度。由于本身是登記對抗主義,這就存在了雙方當事人達成抵押的合意后,抵押人不去行使登記的義務,從而給抵押權人造成潛在損害的危險。雖然《海商法》第13條規定:“設立船舶抵押權,由抵押權人和抵押人共同向船舶登記機關辦理抵押權登記。”②但這不可避免的出現抵押人怠于履行的情況,鑒于此,有必要賦予抵押權人一項船舶登記請求權,這項請求權在雙方達成抵押合意后,可以由抵押權人向人民法院請求抵押人進行抵押登記,產生對抗第三人的效力,從而保護抵押權人的利益不受侵害。而且還需要說明的是,這項登記請求權不僅應發生在抵押權的設定時,在抵押權的變更和消滅時,也應賦予抵押權人相應的權利,以此維護自身的權益。可見,增加這項登記請求權制度,不僅不會破壞登記對抗制度這一體系,也增加了抵押權的公示作用,對于維護抵押權人和第三人的利益都具有不可估量的意義。
最后,我們不得不說的是船舶抵押權作為一項特殊的抵押權是有一定的風險的,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船舶是動產,而作為船舶經營人的抵押人在經營過程中,如果出現了抵押物滅失的情況該如何保障抵押權人的利益不受侵害,需要我們的重視。《海商法》第15條進行了規定,“除合同另有約定外,抵押人應當對被抵押船舶進行保險;未保險的,抵押權人有權對該船舶進行保險,保險費由抵押人負擔。”③我們從這條法條本身來看似乎合情合理,規定了必須要強制對作為抵押物的船舶進行保險,費用由抵押人承擔,但我們細細追究就會發現這條法條并沒有未區分海上保險合同中的投保人和被保險人,使其第15條實施時抵押權人在保險合同中的地位存在一定的問題。這樣的情況可能就會出現抵押人刻意規避的情況,將保險合同中的被保險人設定為自己,而在抵押權人不知情的情況下,發生保險合同規定的事由時,由自己享受保險合同所規定的賠償金額。因此,我們需要對其進行更加具體的規定,明確在保險合同中雙方的地位,抵押人作為投保人,而抵押權人作為被投保人,保障雙方的交易安全和市場運作的穩定進行。
船舶抵押制度作為一項非常有生命力和活力的制度已經吸引越來越多的人來關注,它在船舶融資和資本運作中有其獨特的優越性,因此必定會進一步的發展和完善。但從現階段的立法和規定來看,船舶抵押制度還存在很多的弊端,特別是船舶本身作為動產而設定抵押權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風險性,這對于維護雙方的利益,特別是抵押權人的利益是極為不利的,因此我們有必要提出自己的意見,來進行進一步的完善。首先,我們要明確抵押權人的責任范圍,由于抵押權人不是船舶經營人,因此在運營中所產生的費用及損害賠償不負責任,并且也不負擔相關雇傭合同等合同中的責任,但需負擔為自己利益之實現所產生的費用。其次,我們還要賦予抵押權人申請登記請求權,由于現階段從根本上變更登記對抗主義制度所付出的代價過于龐大,因此我們所提到的登記請求權,這樣既可以保護彌補登記對抗所產生的公示力較弱的問題,也可以保障抵押權人和善意第三人的利益不受侵害。最后,我們也提到了保險制度,雖然我國《海商法》進行了規定,當事人雙方必須進行保險且費用由抵押人承擔,但并沒有明確在保險合同中雙方的地位,這就給予了抵押人的可趁之機,對抵押權人造成了潛在的損害,因此,我們有必要在《海商法》中進一步明確當事人在保險合同中的地位,保護抵押權人的利益。當然,對提高抵押權的保護的方案和建議還有很多,在此只能說一下自己的看法和建議,目的是希望通過我們發現問題和改正問題促進抵押權的進一步完善,為市場經濟發揮出更大的作用,實現其制度本身的意義。
注釋:
①《船舶抵押權登記制度的規范與完善》,楊運福著,摘自《中國海商法年刊》2004年版,第4頁。
②《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商法》第13條。
③《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商法》第15條。
參考文獻:
[1]楊曉華著.大連海運學院國際海事法律系編.我國船舶抵押權制度的實施構想[C].海商法論文集,1989,10(1).
[2]楊運福著.船舶抵押權登記制度的規范與完善[J].中國海商法年刊,2004.
[3]司玉琢,胡正良,傅廷中,李海,朱清,汪鵬南著.新編海商法學[M].大連海事出版社,1999,4(1).
(作者單位:華東交通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