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瑾 郝永華

摘要 打造自媒體生態成為當前各主要內容分發平臺的重要戰略。在眾多體制內自媒體中,“Y車評”具有較強代表性。“Y車評”內容產品定位于汽車這一垂直消費領域,且具有專業化和高品質的特性,并以此確立了自身的品牌價值,“Y車評”的盈利模式目前以原生廣告為主,并積極培育粉絲經濟,以實現盈利渠道的多樣化。
關鍵詞 自媒體;品牌;盈利模式;Y車評
“Y車評”是湖北日報新媒體集團控股的全國性專業汽車自媒體,最初由兩人創建,2013年開始發布內容產品,目前已成功實現社會融資并實行公司化運作。“Y車評”的團隊規模穩定在13人左右,微信公眾號的粉絲量達10萬以上,優酷視頻粉絲量達8.5萬以上。作為傳統媒體體制內的自媒體,“Y車評”是極少數擁有新聞采訪資質的專業車評類自媒體,寬松的創業環境是其不斷發展的重要條件。作為武漢新聞媒體與社會資本成功合作的典型案例,對“Y車評”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
1“Y車評”的內容產品
在形態上,“Y車評”的內容產品以視頻和圖文為主。由于成本低,且表現力較好,圖文形式更被看重。如表1所示,在“Y車評”微信號欄目中,“多車導購”“行業分析”“單車解析”“技術解讀”“連載文章”5個欄目在產品形態上都以圖文為主,而試駕欄目則采用視頻形式,以直觀呈現汽車的外觀和性能。
“Y車評”設置了“試車視頻”“車友服務”和“推薦閱讀”的三大欄目:“試車視頻”向用戶提供“Y車評”的獨家試駕視頻;“車友服務”一欄包括“多車導購”“違章查詢”兩個子欄目,向用戶提供汽車導購及違章查詢服務;“推薦閱讀”則包括新車介紹、用戶問題解答及選車知識等方面的內容。“推薦閱讀”欄目下設置了5個子欄目,分別是“行業分析”“單車解析”“技術解讀”“連載文章”以及“用車相關”(見表1),每一個欄目下的汽車知識都分門別類。其中,“單車解析”以圖文形式介紹新車,“連載文章”針對復雜問題進行分篇解讀,全面解決用戶的疑惑點。“Y車評”的內容產品能夠滿足用戶全方位、多元化、個性化的需求。
“Y車評”采取跨平臺內容分發戰略,且重視平臺的選擇,追求自身品牌定位與平臺用戶的匹配度。目前,“Y車評”的內容投放平臺有優酷視頻、汽車之家網站、愛奇藝、微博、微信等。此外,在愛奇藝網站節目的下方設“Y車評”的二維碼,通過掃二維碼贈送禮物的形式鼓勵用戶關注其微博和微信。在“汽車之家”平臺上,受眾主要是有購車意愿人群或資深車迷,“Y車評”便在這些平臺投放汽車試駕視頻,致力于鎖定這一用戶群體。雖然可選的平臺眾多,但“Y車評”并不盲目追求“全平臺”,而是基于其自身的品牌定位審慎選擇。
“Y車評”給用戶提供的不僅是資訊,還有交流和分享的平臺。“Y車評”為了活躍評論區,積極回復用戶留言,使用戶更有參與感和歸屬感。如文章《國產汽車真的需要自主研發嗎?》分析了國產汽車自主研發的利弊,并設置投票環節,以有償獎勵的方式鼓勵用戶分享自己的看法和意見。
2“Y車評”的自媒體品牌建設
品牌是企業至關重要的無形資產。清晰的品牌形象需要有目的、有計劃地品牌建設。“Y車評”內容產品定位于汽車消費這一垂直領域,依靠微信等多個平臺培育關鍵用戶,并主要從品牌價值與品牌形象兩方面進行品牌建設。
2.1以高品質內容確立品牌價值
“Y車評”以團隊的專業化保證其內容的高品質,其在人才選擇方面標準較高。首先,講解汽車知識的視頻主持人胡鎮濤,畢業于英國文垂大學汽車工程系,參加過車型研發工作,資質深厚且能夠撰寫原創文章。其次,“Y車評”內容呈現形式的專業性是拉升其品牌價值的重要因素。“Y車評”的視頻制作具有專業性,視頻畫面清晰,鏡頭穩定,且富有創意。“Y車評”視頻的背景音樂選擇和音效處理恰到好處,如汽車馬達發動音和車子變速音變化的處理,能夠使用戶產生身臨其境之感。這與“Y車評”創始人之一任大鵬曾是傳統媒體人,在視頻制作方面有較高造詣不無關系。此外,“Y車評”的約稿作者均為業內專業人士。
“Y車評”致力于提供高品質的原創內容,并重視精準傳播。“Y車評”致力于內容原創性,傳遞第一手汽車資訊,閱讀量穩步上升。如在試車欄目,撰稿人用通俗化語言表達專業性較強的汽車術語,而且在語態上銳意創新,使之讀起來趣味盎然。“Y車評”不做“標題黨”,但又通過擬定精致的標題,引導用戶閱讀。如《快上車,老司機帶你漲姿勢》,該標題使用網絡流行詞匯,能夠更好地吸引用戶,且該文附小視頻直觀講述汽車技術和汽車文化。“Y車評”正是通過實用、有趣的高品質內容留住用戶。
2.2塑造風格化的品牌形象
當前,微信自媒體內容同質化問題嚴重,獨特性便成為成就品牌的關鍵。“Y車評”專注于品牌識別度和內容風格,力圖塑造風格化的品牌形象。
首先,視頻講解凸顯個人風格,“Y車評”創始人之一李揚同時也是視頻講解的主持人,其語言幽默,有獨特的個人風格,深受年輕人喜愛。而且,李揚站在用戶角度講解用車,試駕后的點評客觀,褒貶有度,令人信服。在“試車視頻”一欄中,乏味的汽車知識講解長達半個小時,但由于解說風格輕松,觀眾并不會關掉視頻,而是饒有興趣的看下去。
其次,“Y車評”由創始人李揚的“揚”字取其首字母“Y”命名,并采用字母“Y”作為自媒體的關鍵標識,以彰顯其品牌的獨特性。“Y”諧音“歪”,與輕松的視頻風格一致。而且,“Y車評”的Logo展示以動態形式由遠及近地進入視野,醒目而有震撼力,使其在受眾心中留下深刻印象。
3“Y車評”的盈利模式
目前,“Y車評”的盈利方式以原生廣告為主,平臺的流量分成比例非常小。由于用戶定位精準,“Y車評”正努力培育粉絲社群,以實現盈利渠道的多樣化。
3.1創作有內容價值的原生廣告
目前,“Y車評”生產和發布有內容價值的原生廣告是其盈利的主要渠道。原生廣告有如下3個特點。
第一,原生廣告使廣告和內容融在一起,為受眾提供有價值的內容,并借助新媒體形式展開互動。
第二,內容的原生性,內容的植入和呈現不破壞文章整體的和諧。
第三,用戶的主動性,用戶樂于參與廣告活動之中,自主進行二次傳播。
“Y車評”的許多文章或視頻以介紹新車的性能、特點為主要內容,這些內容既能夠滿足受眾信息需求又能為商家做品牌推廣。如文章《里約再見,一塊奧運金牌可以買啥車》向受眾講解20萬預算可以選購的車型以及這些車的優勢。從謀篇上看,汽車知識是這篇文章的主要內容,在講解知識的同時也給汽車廠家做了廣告,且不破壞文章整體的和諧性。由于“Y車評”的原生廣告也是具有實用性的有價值內容,用戶有較強的分享意愿,能夠產生較強的擴散效力,廣告效果也較好。
3.2積極培育粉絲經濟
“粉絲經濟”是由社群生態延伸而來的一種模式,泛指架構在粉絲和被關注者關系之上的經營性創收行為。粉絲經濟已成為自媒體盈利模式創新的主要方式之一。“Y車評”口碑效應的重要基礎是為用戶提供貼心、極致的服務。“Y車評”用好的內容吸引粉絲,用貼心服務留住用戶,通過互動和各種活動黏住粉絲,從而提升粉絲數量和粉絲活躍度,如舉辦的宜昌自駕游活動可以增進與粉絲的交流,同時提升自身的粉絲量與知名度。
在盈利方面,“Y車評”通過提高自身公信力和粉絲忠誠度,形成粉絲對其品牌的信任,且與車企合作提供精準營銷,達到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平衡。“Y車評”作為體制內自媒體并不急功近利而是充分保證自身的公信力,表現出較高責任意識。如文章《視頻|秀外慧中 試駕全新東風標致308》不僅介紹全新標致308的優點也向受眾指明該車缺點,做到自身利益與社會責任的平衡。這種公正負責的態度有助于實現粉絲忠誠度的提升。在大多數情況下,粉絲經濟以粉絲投入度為基礎。當“Y車評”忠實用戶對其有更多的情感投入后,“Y車評”能更好的培育粉絲經濟,如在2017年2月“Y車評”開通了付費問答功能。在不久的將來,“Y車評”可發展“內容+電商”模式,打造新的盈利點。
4結束語
對于自媒體來說,內容產品是一切業務的起點。專業化、服務性的內容產品是“Y車評”吸引粉絲的關鍵,激發用戶參與并提升忠誠度以構建粉絲社群亦是其成功之處。總體來講,處于傳統媒體體制內的“Y車評”走出了一條值得借鑒的自媒體發展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