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東省膠州市廣州路小學)
近年來,在小學英語的教學研究中,英語寫作已成為其中必不可少的研究對象之一。它要求學生有扎實的語言基本功,具備一定的審題能力、想象能力、表達能力等。學生必須能在教師的指導下,圍繞一個主題自覺運用所學的單詞、句型和語法起草一篇短小的習作或一兩段話,初步能注意英漢的差異,能使用正確的英語表達法。教師只有在平時的教學中有意識地系統訓練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學生才能在考試和測驗中,信心十足,游刃有余。
讓學生有連句成文、出口成章的能力就要看其英語閱讀的能力。鼓勵學生廣泛閱讀,通過各種渠道,積極利用周圍有用的資源,如課外閱讀本,英語報,電視新聞及網上資源,是提高英語寫作能力的主要手段和途徑。長期堅持下去,不但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動力,滿足他們學習英語的成就感,還可以培養學生用英語交際的能力和寫作能力。在課堂上或課外,我們都讓學生自覺養成閱讀課文和報物的習慣。有時采用快讀,有時采用細讀,讓學生有一定的語感。在寫作的過程中,有相當的文法基礎,能組織句子,就算有小的錯誤,那都一般出現在時態上。這時候,該讓學生利用不同的時態寫三到五個句子。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結合所學的時態及人稱、數的變化,多寫多練,全面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
在小學階段,學生的主要知識來源于課本,課本是學生學習的根本。課本給學生提供了基本的句型、語法知識、詞匯等。所以,對于課本中的內容,教師可適當要求學生背誦。小學生善于模仿,通過背誦課文,一些句子就會在學生心中生根發芽,學生就會有意無意地模仿這樣的句子進行寫作。記憶中的課文是學生寫作時句子處理的依據。憑語感和課文結構,利用個人的智慧和對作文題目及要求的理解,學生會寫出語法正確、句意通順、結構嚴謹規范的作文。
這個環節要突出學生主體,關注語言學習者的不同特點和個體差異。《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提出,堅持英語教學的實踐性原則,改變過分重視語法和詞匯知識的講解與傳授的傾向。為他們成功地建構意義提供“支架”,用他們“最近發展區”之內的語言進行互動,促進他們積極思考、充分發揮他們的潛力。那么,針對五年級下學期的學生,教師可以通過學生書寫練習啟發學生觀察、分析每節課出現的不同動詞ing形式,接著由學生自己總結、歸納現在分詞的用法。這完全符合小學英語語法教學原則,學生樂于接受,掌握良好。在布置家庭作業時,可以讓學生自由選擇以下作業中的一項,第一級,動物運動會開始了,請你猜猜動物們都在做什么?第二級,學校體育藝術周即將開始,調查一下你的同學們都在做什么呢?這兩項作業的布置,符合當今“人本教育”的個性化、人性化的要求,體現了英語作業布置層次性、趣味性、針對性和實踐性,使得程度好的學生“小坡度,不余力”;中間的學生“挖潛能,上臺階”;后面的學生“吃得飽,不掉隊”。學生從簡單的單詞書寫到句型書寫,最后到英語作文的聯系,體現了英語書寫教學的逐層遞進性、英語書寫的層次性。
單詞拼寫是寫作最基本的要素之一,過分強調它是不妥的,但忽視單詞拼寫教學的后果是嚴重的。如果學生在初學英語時形成了不注意拼寫的習慣,會導致英語寫作中單詞錯誤百出。
在新授單詞時,教師可以采取演繹法,即單詞出現后就講解一些發音、拼讀規則,再讓學生依此類推;在復習單詞時采用歸納法,復習了一些單詞后引導學生歸納總結一些字母和字母組合的發音規律。掌握了正確的單詞拼寫規律,識記單詞于學生而言將是一件十分輕松而有趣的任務。許多學生看到新單詞,不用查字典就能根據規律正確朗讀出該單詞;反之,聽到一個新單詞,他們也可以根據讀音正確拼寫出該單詞。
另外,適當地教學一些教材以外的常用的簡單詞句,有意識幫助學生擴大詞匯量,這對寫作是非常有益的。小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培養難度是比較大。為此,教師要首先著手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品嘗到積累詞匯的樂趣。可以利用早讀課的機會開展一些活動,如詞匯接力賽、單詞串句游戲等,并每次都累計比賽積分,以每月底在班上評出兩個“Smart pupils”。這樣,學生學習的熱情被激發了,擴大了詞匯量,許多問題便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