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東省棗莊市第三中學)
作為把提高學生技術素養,豐富學生個性發展為主要目標的通用型、基礎型、時代型、特點鮮明的學科,通用技術在高中階段有效開展,在開發學生創造力、培養實踐能力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這門學科教學涉及到很多交叉的學科,在學習過程中,學生的人文素養、思想政治素養等也會得到教育和引導。所以,高中通用技術課程教學真正地、常態化地開展,就需要教師加強反思,不斷優化教學設計和精心組織教學過程。
通用技術課程面向的是高中學生,不過從這門課程要實現的教育教學目標的角度看,學生在通用技術基本素質方面層次不齊,這就需要教師有針對性地進行因材施教的教學安排。所以,如何做到因材施教呢?教師首先要分析學生的基本情況,分析學生在通用技術這一領域有哪些基礎能力,又有哪些需求?學生之間又有什么需求的差異性?是否可以把學生分為需求差異群組,這樣可以便于教師進行群組化的個性化教學。
當然,在分析完學生的基本學情之后,教師也要對所使用的教材進行透徹而專業的分析。教材是教師組織教學活動的基本依據和框架。教材的編寫特點,教材的基本結構,都可以給學生一定的自學指導。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能夠根據教材的具體安排,采取相似的教學順序。這樣,學生在課堂上聽課,記筆記的時候,也會更加容易。當然,最好讓學生提前預習,有了預習,聽課的效率會更高一些。
這門學科的教學目標可以從三個維度來加以細化。首先,就是基礎知識的維度,通過教學,讓學生掌握通用技術的基本概念和理論框架為他們的實踐學習和應用打下基礎。其次,是學生的技能為度,真正將知識轉化成技能,這是一種需要教師在教學中特別培養的能力,在這種能力的輔助下,學生對通用技術課程的核心就有了更加明確的掌握。最后,是情感維度,情緒情感維度,重點強調的是學生的興趣偏好,對通用技術課程產生喜愛的態度,增強他們的自主學習行為,這是一種非常強有力的動力,可以更好地促進學生對通用技術課程的學習。
一堂新的課程要有一個精彩的開始,讓一開始的精彩,一下子喚起學生的強烈注意,將學生原來的思維活躍起來,轉移他們的注意力,讓學生的求知欲變得更加強烈,在課堂中有一個更加積極主動的狀態。
一堂課的時間并不充裕,導入環節往往只需要短短的幾分鐘,在這幾分鐘里,教師如何將這門課程接下來要講的重點內容簡短的提示給學生,并且引起學生的強烈興趣呢?與其他學科相似,這門學科的教學導入也可以在引入已經學過的知識基礎上進行,通過視頻,通過故事等,都可以完成導入環節的要求。
現代化的技術手段,應用到很多學科的教學中,為學科教學的創新發展帶去了無限的活力,所以在現代信息技術的平臺下,通用技術課程也能夠有更多創新的時間和發現。課程當中所有的基本理論和概念,教師都可以同時用抽象的講授法和直觀的多媒體課件展示法來進行,加深學生的印象。讓學生的常識記憶系統中,既能夠得到抽象的語義編碼,也能夠得到直觀的表象編碼,這對于他們記憶的保持和以后的提取都是有積極作用的。
其實,通用技術這門課程的實踐性是非常強的,很多基礎的理論知識是為了實踐服務的。因此,課程教學的開展最好也是以實踐教學為主,讓學生能夠充分參與和體驗,在這樣的實踐過程中,熟練操作某些技術,將陳述性記憶和程序性記憶有效的轉化。在教材上有很多實踐教學的活動設計,教師要在實驗室和現實生活中給學生安排這樣的事件學習活動,教師要從小培養學生的科學研究習慣,培養他們的科學探究能力,在實驗過程中,讓他們認真記錄,并且提出自己的疑問和思考。為了真正落實這門學科的教學目標,體現出學科的特點,教師務必將實踐教學放在突出的位置上,讓學生在實踐中去探索理論,對理論進行研究,不斷深化思考,提高理論本身的指導意義。
總之,通過以上分析,作為一名教授通用技術課程的教師,越發感到自身任重道遠,這門課程承載著太多的責任,對于學生的畢生發展,意義重大。唯有將課程目標高效地實現,唯有不斷創新,突破原有的水平,才能真正發揮這門課程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