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娟 田艾令
(山東省臨沂市蒙陰縣八一希望小學)
體育課堂是教授同學們體育知識的重要課堂,在課堂上不僅能夠使同學們掌握到基礎的運動知識以及訓練技能,還能夠使他們的綜合素質得到有效改善。因此,體育教師應根據同學們的實際情況選擇最有效的體育知識教學方式,消除同學們的畏課心理,使同學們提高對體育課程的學習興趣,從而使他們的身體素質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給以后的身體健康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
1.多樣性。小學學生的年齡較小,還處于愛動愛玩的階段,因此,在體育活動中會對很多方面產生興趣,如好奇興趣、運動興趣、模仿興趣以及冒險興趣,等等。因此,體育教師們應當抓住小學生這一特點,以此來提升同學們對體育課程的喜愛,從而提高小學體育的教學質量。
2.普遍性。體育興趣的普遍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不論是成績好的學生還是成績差的學生,他們都具有較強的興趣心理;二是他們的興趣心理不僅是在課堂上表現出來的,很大一部分都是課堂以及學校外部表現出來的。
3.選擇性。生理方面的成熟會使同學們對體育課程的學習興趣發生非常大的變化,男同學會很大程度的加大自身的活動量,愛好靈活、敏捷以及競技類的活動,如籃球、足球、跑步等。而女同學則更加愛好姿勢美觀、好看的運動項目,比如跳繩、踢毽子以及羽毛球等。
4.不穩定性。小學學生的年齡比較小,因此,他們對體育課程的興趣容易被激發,也容易被磨滅或被其他事物所代替。在優良的體育活動環境下,大部分的同學還是比較喜歡體育訓練的,不過仍然有一些同學會對體育訓練產生排斥心理。比如,愛美的女生們會對那些又臟又累的體育項目極為反感。
小學生們的年齡都比較小,都處于愛玩、愛動、對新鮮事物充滿好奇心的階段,對新型的體育活動會產生很大的興趣,不過卻難以長期保持這種興趣的不變。大多數人都會認為小孩子對每一樣東西都有興趣,認為他們對體育訓練的興趣不用被激發,就會有很大的興趣。其實完全不是這樣,通過對小學學生的生活規律以及興趣愛好進行詳細的調查與分析發現:很多小學學生都會對體育運動產生一定的興趣,但是卻不會長時間的保持對單一體育項目的興趣,他們會對新型的運動方式、體育活動以及訓練設施產生興趣。由此可見,小學學生由于年齡較小,在興趣選擇方面存在著很大的盲目因素,長期處于這樣的狀態非常不利于他們的健康成長。因此,小學體育教師需要做好對他們的興趣引導工作,將他們的目光吸引到體育活動中,提高他們對體育活動的愛好。讓他們在課下也能夠自主的進行體育鍛煉,確保每一位同學都能夠接受的高質量的體質教育,使他們都能夠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
1.不斷地激發與培養同學們的學習興趣是小學體育教師的首要任務。知名教育家第斯多德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不好的教師是傳授真理,好的教師是叫學生去發現真理。”。由此可見,教師們不應研究怎樣去教學生,而應研究怎樣讓學生去學。體育教師在體育課堂上起著代表性作用,教師的個人素質、言談舉止以及道德修養都會被同學們所模仿,直接影響著同學們對體育課程的學習興趣。因此,在對同學們進行體育教學的過程中,需要特別注意自身的形象,時刻保持教師責任感。在體育訓練教學中以優美、熟練的引導動作來提高同學們的學習興趣,給他們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此外,體育教師還需要注意自身的穿著,杜絕衣冠不整的穿衣行為,保持衣著整潔干凈,保持良好的形象氣質。在體育課堂中,教師還需要營造一個活躍的課堂氣氛,使同學們能夠保持愉快的心情去學習體育知識,從而提高他們對體育課程的學習興趣。
2.體育環境的好壞也直接影響著同學們的學習興趣。體育環境主要分為兩種類,一種是場地環境,一種是同學們的心理環境。場地的環境主要有場地內的體育設施、場地大小、場地顏色以及周邊綠化等。因此,在場地建設階段,需要根據小學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對場地進行設計,確保其能夠調動同學們的體育興趣。心理環境就是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同學們的心理情況,心理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同學們對體育訓練的興趣。因此,在體育課堂上,教師應當營造一個良好的課堂氛圍,使他們在學習體育知識的時候能夠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情。在進行體育教學之前,教師還需要根據同學們的心理情況制定一套完善的教學方案,摒棄傳統的體育教學方式,采用生動、有趣的教學方式,如游戲教學、競技教學等。使用游戲教學方式能夠使同學們在玩耍的過程中學習到體育知識,有效提高同學們對體育課程的學習興趣。使用競技教學方式能夠激發同學們的爭強好勝心理,在與同學們比賽的過程中體驗到競技的樂趣,不斷提高對自我的要求,從而使體育教學的質量得到大幅提升。
為了使小學體育教育達到我國素質教育的標準,學校應當重視對體育場地以及體育教學制度的建設,對同學們的興趣方向進行調查與研究,根據研究的結果來對自身體育教學方式進行更改,使體育課程往同學們的興趣方向發展,不斷地提高他們對體育知識的學習興趣,從而使他們的身體素質得到有效的提高。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著力于同學們的綜合素質培養,使他們能夠自主、積極的學習體育知識并加強體育鍛煉。在教學的過程中還需要進行角色轉換,給他們留出充足的自我表現時間。讓他們學會對自我進行評價,這樣能夠使他們充分的認識到自身的不足之處,并提高對自己的要求,從而使他們的體育動作與各項技能都得到大幅提升。比如,在組織進行跳遠游戲比賽的時候,教師將全班同學分為四個小組,并排列為整齊的四個隊伍。游戲開始的時候,各組的第一名成員開始起跳,根據他們所取得的成績評判出四人中的第一名,然后進行各組第二名成員的起跳,依然根據他們的成績評判出第一名。就這樣依次進行,直到全部跳完為止,最后看哪一組中的第一名最多,第一名最多的小組獲勝。這樣能夠有效提高他們的團隊精神,每一位參與競賽的同學都會具有很大的責任感,從而激發他們的身體潛能,提高他們對體育課程的學習興趣。
教師的主導作用體現在能為學生創造最佳的學習環境,在這個環境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而不是消極被動的承受者,讓他們在學會基礎訓練技能的同時,能夠看到自己的進步,體驗成功的喜悅,讓“叫我學”改變成“我要學”,用主動學習來代替被動學習。教師的主導作用,還在于教師善于選擇合適的教法手段和教學步驟,合適的教學手段與教學步驟能夠讓教者得心應手,讓學者心情愉快,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上好體育課的關鍵。只要我們結合教學內容,采取有效的方法和手段,以學生為中心,滿足他們的各方面需求,就能夠使他們的學習興趣得到大幅提高,使得他們將要我學變為我要學,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得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陳鳳祥.如何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體育興趣[J].學周刊,2012,(16) :90.
[2]包玉書.試論如何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興趣[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2,(10) :148-149.
[3]王立軍.探究如何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J].中國校外教育,2017,(25) :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