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洋
摘 要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網絡新聞傳播形成了自媒體環境,大大提升了新聞傳播的速度。但是,自媒體發展也遇到了一些新問題,影響著網絡新聞的健康發展,基于此筆者進行了專題分析,認為發展困境主要表現在規則不健全、存在信任危機、偏離正確價值取向以及運行模式不健全問題,針對此提出了加強監管、注重培訓以及創新模式的實踐路徑。
關鍵詞 自媒體;網絡新聞;困境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8)204-0128-02
隨著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互聯網+”的模式開始不斷出現,其中“互聯網+新聞”的出現就形成了一種新的新聞傳播媒介,即自媒體。自媒體環境下新聞傳播主要依托于網絡,通過網絡微博、微信、新聞客戶端等平臺,實現新聞的傳播與互動。自媒體時代下的網絡新聞傳播,新聞源由傳統的新聞出版機構拓展至網絡使用者,新聞傳播源增多,互動性加強,傳播速度更快??吹骄W絡新聞傳播優勢的同時,也應該看到其發展過程中存在的諸多挑戰,如網絡虛假新聞、低俗新聞、詐騙新聞等等,都對自媒體時代下的網絡新聞傳播健康發展帶來負面影響?;诖?,筆者嘗試對自媒體時代下的網絡新聞傳播困境及實踐路徑進行分析。
1 自媒體時代網絡新聞發展的困境
1.1 網絡新聞發展存在規則不健全問題
自媒體時代網絡新聞發展規則不健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新聞發布缺少“把關人”,沒有專業的人員對網絡新聞進行審核把關,導致一些低俗、謠言、虛假信息出現在網絡新聞中,給社會造成了負面影響。二是網絡新聞營銷監管制度不健全,網絡新聞營銷水分大,許多網絡新聞端通過刷點擊量等方式,提高某一新聞的社會關注熱點,以增強自己營銷力。許多網絡大V為了增加自己的關注度,通過購買方式增加粉絲數,等關注度提高再投入廣告等,這完全偏離了網絡新聞傳播的主流價值。三是網絡新聞發展沒有形成統一的行業規范,隨著網絡技術的創新發展,各種新問題不斷出現,缺乏統一規范引導,使得網絡新聞健康發展遇到一定阻礙。四是網絡新聞從業者管理規則不健全,許多網絡新聞從業者無論是新聞價值觀,還是新聞從業者基本素質,良莠不齊,這些新聞從業人員在沒有規范的管理制度規范下,人為的制造了許多“問題”新聞,給社會帶來了負面影響。
1.2 網絡新聞存在信任危機問題
自媒體時代,人人都可以把自己的想法、所見等通過網絡平臺發布的網絡上,人人都是新聞源。這種發布信息的權利極大調動了群眾發布信息的積極性,也增進了社會大眾以網絡信息進行互動的深度。但是,自媒體時代網絡新聞也容易造成新聞危機。像網絡新聞中經常出現的假信息、標題黨、雜亂信息等,使得新聞閱讀者經常受到負面影響。各類虛假信息、雜亂信息的出現,突出反映了目前網絡新聞從業者對新聞的把關不嚴,以及自身網絡新聞從業素質薄弱等問題。由于網絡新聞傳播發展速度快,許多人為了博取眼球、創造收益等,雇傭一批從業素質不高的人員從事“垃圾”新聞的生產,給社會造成了諸多問題。新聞的生命力在于新聞的真實性,而自媒體時代下的網絡新聞出現各種虛假、夸大、雜亂等信息,使得人們對網絡的真實性難以辨識,造成了一定的信任危機,影響了網絡新聞的發展。
1.3 網絡新聞存在偏離新聞價值取向問題
自媒體時代下的網絡新聞是現代新聞發展的重要形式,同時也肩負著網絡新聞報道的責任,具有引導社會價值取向、傳播正能量、解析事件真相等作用。其中追求新聞事件的真實性,以客觀的角度報道事件是新聞從業者的基本價值取向。但是,網絡新聞從業者素質層次不齊,并且許多人沒有從事新聞的基本條件,在從業職業價值上更談不上隊新聞價值的認同與追求。因此,在制作新聞時,就容易出現缺乏正確價值引導而造成的諸多問題。其中以博取眼球、吸引社會關注的虛假新聞、夸大新聞等就是缺少職業價值操守的直觀表現,此外也有新聞端多注重新聞娛樂化,將社會重點、熱點等主流新聞放在一邊,從新聞引導角度給新聞閱讀用于以錯誤的娛樂引導。自媒體時代網絡新聞從業者理應肩負起推動社會健康發展的新聞責任,但是缺乏規范約束的環境下,新聞從業者價值流失成為阻礙網絡新聞傳遞正能量,推動社會進步發展的重要問題。
1.4 自媒體平臺運營模式不健全問題
目前,自媒體運營模式還沒形成完善的體系,網絡新聞平臺的資源整理性還不高,平臺運行主要是依靠人脈支撐,而不是平臺自身的綜合實力。許多網絡新聞平臺運行資本主要是依靠軟文和廣告,而現有的運行模式并沒有健全,難以發揮有效作用,從業者只能依靠自己的人脈關系來尋找廣告、公關費等,以支撐網絡新聞生產的運行。這種不健全的運行模式直接影響著網絡新聞的可持續發展。
2 自媒體時代網絡新聞發展實踐路徑分析
自媒體是網絡新聞發展的新平臺,對于網絡新聞傳播中遇到的各種困境,也需要機遇自媒體特點進行路徑分析。
2.1 健全監管制度,完善監管機制
網絡新聞健康發展離不開有效監管。目前國家和地方為了規范互聯網發展,已經出臺了一系列政策,這對規范互聯網發展,特別是規范網絡新聞發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由于網絡新聞點多、面廣,在監管政策出臺上難免會出現“漏網”問題,而且許多政策側重點是宏觀層面,微觀操作層面的政策、法規還相對不足。因此,一方面要健全監管制度,特別是要從政策、法規的角度制定好具有可操作性的文件,以規范約束網絡新聞發布者,進一步明確新聞責任與義務,增強發布新聞的審核力度,通過實名制約束亂發新聞、制造新聞事件的問題。另一方面要加強監督,針對網絡新聞出現的各種虛假、夸大等新聞,要及時給予相應的責任人懲罰,加大懲罰力度,以營造積極健康的網絡新聞環境。同時,鼓勵社會群眾參與到網絡新聞監管工作中,鼓勵群眾舉報各類問題新聞,使社會群眾形成整合監管網,從而降低問題新聞的出現。
2.2 提升網絡新聞從業者素質
網絡新聞質量的高低與新聞從業者的素質有著直接的關系。針對目前網絡新聞從業者或者發布者素質層次不齊的問題,要加強素質培訓。一方面,要加強價值觀教育,政府部門要通過出臺政策、法規等形式,進一步明確網絡新聞的責任,新聞發布者的責任,使網絡新聞發布者從思想上認識網絡新聞的重要意義,以及各類虛假、夸大新聞的危害,同時正確認識新聞責任與商業行為的區別,以形成正確的新聞價值觀。另一方面要加強新聞發布者的基本素質培訓,要積極通過高校、在線教育等形式,對網絡新聞從業者進行新聞編輯等業務知識的培訓,提高從業者新聞收集力、辨別力以及推廣力,使從業者能夠在技術層面遏制問題新聞,生產高質量新聞,以提高網絡新聞質量。此外,網絡新聞經常會遇到侵犯版權問題,這一方面還需要加強網絡新聞從業者的法律知識教育,明確新聞信息侵權問題,從而避免此類問題的出現。
2.3 健全自媒體平臺運行模式
良好的運行模式是保障自媒體平臺健康發展的基礎。針對目前網絡新聞傳播運行模式不健全的問題,要著重從創新入手。一是要思想上創新,正確認識自媒體平臺的優勢,積極從優勢資源中挖掘有利資源,為平臺運行提供營銷點;同時要重視創新,敢于創新,積極創新,應用創新,以創新為抓手推動網絡新聞運行模式的完善升級。二是要業務上創新,網絡新聞盈利點多數在于廣告,而廣告的植入需要一定的點擊量或者關注度,如何提高新聞的關注度,就需要在新聞自身下手,要深度挖掘新聞業務熱點,從形式、內容、角度等方面入手,另辟蹊徑、深度剖析,以積極、健康的視角推銷新聞,以引起社會的關注,從而提升運行模式的資本支撐力。
參考文獻
[1]謝俊.自媒體時代高校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困境與創新[J].西南大學學報,2016,42(4):51-56.
[2]向長艷.自媒體意見表達與公民參與的關系建構[J].云南行政學院學報,2016(1):133-137.
[3]李妮.網絡新聞發展中的瓶頸與對策[J].新聞研究導刊,2016,7(1):34-35.
[4]廖雪琴.網絡新聞發展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新媒體研究,2016(9):12,1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