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徽
[摘要]目的探究臨床護理路徑在白內障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和預后分析。方法將本院2014年1月~2015年8月收治的200例白內障患者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100例。對照組采用常規白內障患者護理,實驗組采用臨床護理路徑,對比實驗組和對照組白內障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主要指標和術后情況。結果對照組滿意度為68%,實驗組滿意度為97%,兩組的護理滿意度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采用臨床護理路徑較常規護理能降低住院費用,縮短住院時間,兩組的主要指標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健康知識掌握為99%,對照組為71%;實驗組并發癥發生率為22%,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為8%,兩組健康知識掌握率及并發癥發生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臨床護理路徑在白內障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明顯,且預后良好,促進了護患關系的和諧發展。
[關鍵詞]白內障;臨床護理路徑;應用效果;預后
[中圖分類號]R473.7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0616(2017)17-159-03
白內障是臨床上常見的眼科疾病,發病后會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甚至可能會導致失明。臨床護理路徑以患者為中心,根據疾病的具體情況制定科學合理的護理模式,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嚴格規范護理過程,護理人員自覺按各項規定執行,主動參與到護理工作中,護理人員本身的綜合素質將得到很大提高,也使工作計劃更加科學嚴謹。目前在臨床上已經被廣泛應用。本院將臨床護理路徑運用于白內障患者護理中,綜合分析其應用效果及預后,旨在提高護理質量,培養良好的醫患關系。目前已經取得一定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4年1月-2015年8月收治的200例白內障患者,男112例,女88例。納入標準:入選患者均符合白內障臨床診斷標準;自主意識清晰,能夠正常交流,且能與醫務人員有效溝通;無重大疾病及基礎疾病病史,無糖尿??;排除標準:患有先天性白內障、既往葡萄膜炎、虹膜粘連、高度近視、晶體脫位、即有眼外傷病史者;伴有嚴重基礎性病、神經及精神病史者。隨機將患者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100例。實驗組男55例,女45例,平均年齡59.5歲。對照組男57例,女43例,平均年齡61歲。兩組患者基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所有入選者均自主履行醫院相關知情同意手續,且研究者資料均經相關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1.2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白內障患者護理;實驗組在常規白內障護理的基礎上,綜合分析影響白內障患者護理質量的各方面因素,針對影響因素實施應對措施,采用臨床護理路徑。對比兩組白內障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主要指標和術后情況。
1.3觀察指標
健康教育掌握:結合相關資料文獻及醫院實時情況,制定白內障健康知識問卷調查表,由護士發放并由患者自行填寫,其內容包括基本知識、手術過程、注意事項、術后恢復、并發癥等多個方面,滿分100分,60分以上為掌握,60分以下為未掌握。心理狀態:采用抑郁自評量表(SDS)及焦慮自評量表(SAS)評測患者焦慮及抑郁程度。
1.4統計學方法
為保證本研究數據科學性及準確,實驗中所得數據均就錄入電腦后再取三次以上基于SPSS21.0統計學軟件計算所得的平均值,相關運算應用描述性分析(x±s)及推斷性分析。組間對比行x2與t檢驗(方差不齊采用秩和檢驗)。結果數值以P差異判據,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白內障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比較
對照組滿意度為68%,實驗組為97%,采用臨床護理路徑能夠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兩組的護理滿意度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兩組主要指標比較
實驗組住院費用和住院天數較對照組都明顯降低,故采用臨床護理路徑較常規護理能降低住院費用,縮短住院時間,兩組的主要指標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兩組術后情況比較
實驗組患者健康知識掌握率為99%,顯著優于對照組的71%;實驗組并發癥發生率為22%,對照組為8%,實驗組并發癥發生率降低,預后良好,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討論
臨床護理路徑是醫護人員根據患者具體的疾病特征和臨床表現等進行綜合分析,有針對性的適用于患者實際情況的一種護理方式。臨床護理路徑,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護理人員自覺按各項規定執行,主動參與到護理工作中,護理人員本身的綜合素質將得到很大提高,也使工作計劃科學嚴謹,能夠避免因為護理人員素質差異而影響護理質量。另一方面,臨床護理路徑統一協調醫護人員的工作,能夠更好的協調醫生與護士的工作,縮短患者住院時間,降低住院費用,避免了醫療過程中不必要的浪費。白內障是眼科常見疾病,對患者的日常工作、生活影響很大,容易導致患者產生各種不良情緒。不良情緒會影響患者的預后,在臨床上很可能會引發嚴重的醫患糾紛。將臨床護理路徑運用于白內障患者的護理,能夠提高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促進護患關系的和諧發展。
護理人員在患者入院時,向患者介紹醫院環境,醫院相關器械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等。指導患者家屬辦理入院相關手續。注意保持病房環境整潔,清楚病房內雜物,防止絆倒患者。定期對病房進行通風和消毒,病房保持適宜的溫度、濕度。告知患者沒有醫生允許不能擅自離開醫院。根據患者的教育背景、個人素質、患兒病情、心理狀態等方面,以通俗易懂的語言耐心細致的向患者說明病因,談話過程中應該避免出現難懂的醫學專業詞匯而使患者更加煩躁,防止患者由于對自身病情不了解而影響心理狀態。
在手術前告知常規術前檢查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項,并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向患者耐心介紹手術過程、麻醉方式、手術時間等。根據患者的心理狀態護理人員積極與患者交流,在尊重個人隱私的前提下,了解患者實際需求,進行心理疏導,幫助患者樹立信心,克服對手術的恐懼心理,減輕患者心理負擔,能夠以最佳狀態面對即將到來的手術。家屬由于過于擔心患者,或者由于對白內障醫療知識的匱乏,不能正確合理的照顧患者,應及時指導家屬掌握正確的護理操作。護理人員與患者及家屬的交流能夠幫助提高患者及對醫護人員的信任感,使患者及家屬對白內障有更加充分的了解。消除患者及家屬的心理負擔,有利于患者樹立信心,積極配合治療工作,也有助于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
手術當天詢問患者身體情況,告知患者手術的安全程度,改善患者的焦慮情緒。手術過程中協助醫生做好護理工作,密切注意患者體溫、脈搏、血壓、心率和呼吸等生命體征的變化,注意患者是否出現頭痛、眼痛等情況。術后將患者送回病房,檢測生命體征,注意是否出現滲血等情況,指導患者正確使用眼藥水。指導患者合理飲食,多食用易消化的水果蔬菜。護理人員及時與患者交流,了解其生理狀況,若出現特殊情況立刻向醫生報告。
出院時,護理人員再次強調健康教育,指導患者出院后規律作息,保證充足的休息,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增強體質提高自身抗感染能力,如出現不適情況應立刻復診。健康教育能夠向患者和家屬傳播健康知識,正確認識白內障,幫助患者出院后盡快恢復健康,而且能夠幫助家屬更好的照顧患者。
本院將臨床護理路徑運用于白內障患者護理中,綜合分析其應用效果及預后,實驗組采用臨床護理路徑能夠明顯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結果顯示出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差異明顯。而兩組患者就健康教育知識掌握程度以及患者心理(焦慮、抑郁)方面也存在很大差異性,提示實驗組臨床護理路徑實施后對患者健康知識掌握及患者心理狀態的調整具有積極的影響;而實驗組較常規護理的對照組就住院費用,住院時間,并發癥發生率等方面均存在顯著差異性,充分提示臨床護理路徑就患者住院治療、恢復及預后期間主要指標均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綜上所述,臨床護理路徑在白內障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明顯,且有利于患者預后情況,提高護理質量,促進護患關系的和諧發展。因而臨床護理路徑在白內障患者護理中的應用具有重大意義,值得大力推廣和應用。
(收稿日期:2017-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