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天平
摘要:高中的漢語言文學教學也就是高中語文教學。在新時期下,高中語文作為一門重要課程,不管是對學生還是老師都提出了新要求。隨著教育體制改革的逐漸深入,對高中語文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時期要求學生的文化積累以及綜合能力的提升。那么,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怎樣來創新教學思路,豐富教學的形式是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這就對我們的高中語文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學校老師起著引導性的作用,只有教師們自覺根據時代要求培養自身素質與能力,才能夠更好地教書育人。本文具體闡述了新時期加強高中漢語言文學教學的具體策略。
關鍵詞:新時期;高中;漢語言文學教學
當今是一個快速發展,日新月異的世界,為了能夠適應社會對于人才的需求,我們應該順應時代的發展,培養具有創新,具有創造性思維的人才。當前的高中語文教學大綱也明確的指出了語文教學要重視對于學生們綜合素質的培養。而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成為課堂的主體,學生在填鴨式的教學模式中被動的學習與思考,這種單一的語文教學模式導致高中語文教學的實踐難以開展,學生的積極性也難以提高。所以,有必要對當前的高中漢語言文學教學進行重新思考,探索加強高中語文教學的新思路。
一、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要努力營造一個活躍、和諧的課堂學習的氛圍,使學生能夠情緒高漲,積極投入到課堂中,并且將思維活躍起來。這樣,學生才會勇于展示自我,敢于否定權威定論,提出新的獨到見解。要想營造能夠激發學生們創造性思維的氛圍,首先,可以根據課文上的內容,設計一些趣味性游戲,比如猜謎語、成語接龍、填字游戲等,可以活躍氣氛,使學生們在平時枯燥的學習中放松下來。其次,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積極主動發表自己的看法與見解,而不只是將課本上的知識一味傳授給學生。只有語文教師帶頭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學生們才會跟著老師,主動思考,主動探索新知識。最后,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應該尊重學生們的創新思維,對于在課上課下有創造性思維的學生應該積極的表揚并且給予鼓勵。例如,在講解古詩詞時,教師可以在講解完詩詞大意后,要求學生們根據課本注解來揣摩作者所描繪的景象,這時候學生們積極思考,可以用嘴描述,用手比劃,也可畫在紙上等,這些都是良好學習氛圍的體現。
二、以問題為導向進行教學
學生只有有疑問,才會有動力繼續學習下去,才能將自身的創造性思維調動起來。疑問可以使人主動去思考,它是創造性思維的前提。作為一名語文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應多些疑問。不論在學習古詩詞,文言文,還是現代散文時,只要有培養創新思維的因素,都可提出問題。學生們如果覺得高中語文課程無趣,自然也不能從中培養出創造性思維。而要避免或者改變這種不利于創新思維能力培養的消極情況,就要通過以問題為導向來使學生對于語文課程產生興趣,語文教師要通過問題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例如,在學習《赤壁賦》時,可以先對學生們進行提問,詢問他們這篇詩詞主要采用的文章形式是什么、反映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讓學生們帶著問題去閱讀詩詞,這樣閱讀起來更加有目的性,也能夠提高學生們閱讀的效率。在閱讀并思考完畢之后,讓學生們通過學習小組的形式來進行討論并發表自己的看法,從而提高學生們課堂參與的積極性。
三、信息技術與語文教學相結合
當前是信息化的時代,高中的漢語言文學教學同樣也離不開信息技術。作為高中語文教師應該改變傳統的語文授課方式,更多的利用計算機技術來完成教學。首先,在上課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通過幻燈片的形式來學習要講授的語文內容,這樣可以提高學生們學習語文的興趣與效率。其次,教師也可向學生們推薦一些語文學習的網站與交流平臺,鼓勵學生們自主去通過信息技術來獲取有用的知識,并且可以在論壇上通過交流來為自己答疑解惑。最后,在教師講解完學習的漢語言知識后,可以利用信息技術來加深對于文章或者詩詞的理解。例如,可以利用古文配音樂的形式,來拓展學生們的想象力,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深層次的理解。比如在學習《蜀道難》時,教師可以先讓同學們對照注釋自行學習,再由教師講授這首詩的大概意思,在講解完之后,學生對于文章也有了大概的理解。這時候利用多媒體播放琵琶音樂,來讓學生們聽著曲子感受一下作者當時的意境,最后再讓學生們根據自己的理解來相互交流。這種用信息技術來拓展學生思維的方式,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課本的理解,更是調動了學生們的積極性。
結語:
總之,在新時期高中漢語言文學教學中進行教學改革的方式有很多種,作為高中語文教師來說,在日常教學過程中,要摒棄以往教學模式單一、教學方式傳統的現狀,能夠從教材和學生的角度出發,因勢利導,通過多種方式來激發學生們的想象力、自主探索的能力以及創造性的思維,從而來提升課堂的學習效率與質量,培養適應社會發展的新一代年輕人。
參考文獻:
[1]張恒業.如何加強漢語言文學教學[J].新課程(中旬),2013 (11).
[2]姚錦蓮.面向新課改的漢語言文學教育專業課程改革之研究[D].南寧:廣西師范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