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書法是中國特有的一種傳統藝術,不僅僅是一種技能的教習,也是一種文化修煉,精神的陶冶。我國高校目前書法教育現狀不容樂觀,本文論述了在高校開展書法教育的意義和重要性。
關鍵詞:高校;書法教育;意義和重要性
1.前言
伴隨著社會“書法熱潮”的興起,伴隨素質教育的深化,書法教育以一個重要的角色立足于大學講堂已不再是可望而不可求。書法作為民族文化的精萃,在書法教育現狀不容樂觀的情況下大力開展書法教育,既是精神文明建設的需要,也是培養書法專業人才的需要,更是普及推廣、提高全民素質的需要。做為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大學生更應該注重陶冶自己的情操,培養各方面的才能,構建自身的綜合素質,為中國書法教育的發展添枝加葉。
2.書法教育
書法是中國特有的一種傳統藝術。中國漢字是勞動人民創造的,開始以圖畫記事,經過幾千年的發展,演變成了當今的文字,又因祖先發明了用毛筆書寫,便產生了書法,古往今來,均以毛筆書寫漢字為主,至于其他書寫形式,如硬筆、指書等,其書寫規律與毛筆書寫規律相比,并非迥然不同,而是基本相通。
書法教育,于中國人而言,不僅僅是一種技能的教習,也是一種文化修煉,精神的陶冶。幾千年來,從識字伊始,即以此導引蒙童學子,九宮格、米字格、雙鉤描紅、臨書仿寫……,在書法的習練之中去體驗、去踐行、去感悟——將規矩、內修、審美、養性、怡情融為一體,可謂是中國傳統“蒙學”中也最為精彩的一種文化和精神組合。書法教育現分為兩類——專業性書法教育和普及型書法教育。前者主要體現為各藝術類高校舉辦的本科、碩士、博士課程和師范院校、書法家協會舉辦的“書法研究班”,以及書法藝術家個人舉辦的書法藝術學習班。后者為中小學生書法教育、師范院校文科專業的書法選修輔修課程。
3.高校書法教育現狀
在部分大學里,書法已不在必修科目之列,而成為任意選修課,加之書法教師水平普遍較低,指導不了學生提高書法,這在一定程度上澆滅了大學生學習書法的熱情,從而導致大學生淡化了提高書法之理念;設立了大學生書畫協會的大學很多,但能真正幫助提高會員的書法水平,指導其參加正式書法大賽的卻屈指可數;很多大學都在創辦各式各樣的刊物,而書法專刊卻很少,書法在他們所謂的刊物中充其量不過是一幅插圖、一個背景而已;不少學校每年度都會舉行書畫展,而在作品展示會上,繪畫作品前,參觀者蜂擁不已,而在書法作品前,參觀者卻寥寥無幾。究其原因,還在于大學生淡化了書法理念,缺乏書法欣賞水平,加之抵御不了繪畫作品對他們的視覺沖擊,于是在類似的書畫展中,這種“一家歡樂一家憂”的情況已經司空見慣。
綜上所述,可知我國目前書法教育現狀不容樂觀,這并非杞人憂天。我國本是書法發祥地,然而,書法教學卻落后于外國,尤其是日本,雖然其由于文字障礙,書法的風格、書法的層次、書體的種類等尚不如中國,但書法教育的普及面遠在中國之上,大有爭奪書法霸主之勢。為改變當今書法教育現狀,大力宣傳書法的重要性、提高大學生對書法的認識勢在必行。
4.高校進行書法教育的重要性
4.1書法對人的個性塑造及審美能力有重要作用
漢代的楊雄曾說過:“字為心畫”,即書法是表現一個人的內心世界的。美的書法能通過形象而又抽象的線條使欣賞者獲得美的享受,并能夠陶冶人的人格和性情。練習書法實際上是習字者用眼睛感受美,用練習探求美,用心領悟美,用手創造美的過程。魯迅先生說:“我國的書法藝術是東方的明珠瑰寶,它不是詩卻有詩的韻味,它不是畫卻有畫的美感,它不是舞卻有舞的節奏,它不是歌卻有歌的旋律。”還說:“我國文字有三美,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
學習書法是美育的有效手段。俗話說“愛美之心,人皆有之。”面容美丑是先天的,但字寫得美卻可以靠后天努力而獲得,字是人的另一個儀表。而且,隨著社會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更加追求高質量的生活,許多人喜歡在家中掛一幅書畫作品以增加點書香,這不僅是裝飾,也體現個人的品味,同時更是一種美的享受。對于大學生來說,把他們帶到書法美的意境中去,讓他們耳濡目染,深受熏陶,則必定會有全新的發現,久而久之,也就會有閃光的自我。
4.2練習書法可以使學生進入相對靜止狀態,調節心理素質、規范行為,
目前,中國的家庭多為獨生子女,他們中的一部分生活自理能力差,性格比較孤僻。現在的大學生不是不聰明,而是浮躁,不認真,不專心。而練字必須全身心的投入,必須心靜氣和,端正姿勢,持之以恒,久而久之就可養成嚴謹認真的好習慣。同時,大學階段,是最缺少的韌勁與耐力,也恰好可通過一筆一畫的書寫練習來獲得,糾正草草了事、粗枝大葉、馬虎的毛病,從而養成鍥而不舍、精力專注、耐心細致、不怕困難的好習慣。事實證明,接受書法教育的大學生能獲得一種極強的協調和自控能力,為學習其他學科,培養其他技能打下一個良好基礎。
4.3開設書法課對于傳承我國傳統文化具有重要作用
中國的文化廣博而精深,書法無疑是中國文化里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種。因為書法的表現對象是漢字,而漢字是文化的重要載體。書法文化包含了漢字演變文化、書寫工具(筆墨紙硯)文化、詩詞文化等等各類文化,它與我國的傳統文化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通過練習書法,我們可以知道漢字的演變過程,了解筆墨紙硯的發展歷史,了解一些書法名人及其故事,了解書法作品中所描述的重要歷史事件。所以,在高校開設書法課,飽覽名家名帖的同時,還能夠了解這些經典名帖所蘊含的文化,在潛移默化中感受祖國的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有利于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激發他們熱愛祖國文化,繼承祖國文化,從而學好書法的熱情,這與我們當今的教育理念是相符的。
5.小結
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傳承和發揚中華優秀文化的大背景下,讓書法走進課堂,通過書法教育對大學生進行書寫基本技能的培養,進行書法藝術欣賞,對培養大學生良好的品德和堅強的意志,促進大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發揚我國的傳統文化具有重要意義。
作者簡介:宋顯文(1973.7—)男,遼寧省大連市人,碩士研究生學歷,助理研究員;單位:遼寧師范大學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