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學生發展核心素養,主要指學生應具備的,能夠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在核心素養培養過程中,讓他們體會到成功的樂趣,有成就感,這樣就可以調動他們學習音樂的積極性。在以后的音樂學習與創作中充分發揮自己最大的能力,這樣音樂教學與學習才能順利進行。因此,培養學生音樂核心素養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中學音樂;核心素養;研究
1.前言
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指學生應具備的,能夠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是關于學生知識、技能、情感、態度、價值觀等多方面要求的綜合表現為9大素養,具體為社會責任、國家認同、國際理解;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審美情趣;身心健康、學會學習、實踐創新。
核心素養,一方面可通過引領和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改變當前存在的“學科本位”和“知識本位”現象,一方面可幫助學生明確未來的發展方向,激勵學生朝著這一目標不斷努力。
2.核心素養的解讀
在日常教學中,用一句話說,就是站在新的高度,這個新的高度主要指的是什么呢?第一;站在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高度。那么老師們也注意到了,當前核心素養是一個熱詞,教育部也組織很多專家在研究這個問題,現在研究的結果也出來了。
第一,是健康的身心,身體要健康,心里要健康,謂之于育體。身心健康對于社會中的人來說相當重要。
第二是良好的品格,謂之于育德。當前我們特別要注意,我們要走什么路,國家要走什么路,我們要培養什么樣的接班人,這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非常重要的問題,為什么?有前車之鑒,有蘇聯社會主義的解體,美國的下一個目標是中國,他希望中國改變顏色,所以,大德是什么?我們要培養能夠繼續把社會主義大旗扛下去的接班人和建設者。小德是什么?改革開放以來,這個問題很嚴重!金錢至上,道德缺失。所以李克強總理在教育報告中說:“我們的教育走得太快,請等一下落下的靈魂。”什么意思啊,教育走得太快了,我們只抓一些技術層面的東西,丟掉了一些靈魂。他講的靈魂是愛、善和智慧,這是我們教育丟了的三樣東西。我們的大方向要把握住,就是培養能夠把社會主義道路走到底的這樣的接班人和建設者,培養有優良品格的人。
第三,關鍵的能力,謂之于育智。健康的身心,良好的品格,關鍵的能力,合起來我認為就是一個人的核心素養。
當前教學方式與學習方式存在的突出問題是,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相對單一,比較陳舊,學生學習往往是被動學習,不利于學生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以及探究能力的提升,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需要倡導啟發式、探究式、討論式、參與式教學,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營造獨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創新的良好環境,讓學生學會發現學習、合作學習、自主學習。
3.中學音樂教學核心素養的培養重要性
時下,核心素養躍升為我國基礎教育界的新熱點,成為大家眼中借以深化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落實素質教育目標的關鍵要素。
音樂能使我們充實、愉快,輕松,音樂具有它獨特的功能,即能調節人的心情,陶冶人的情操,錘煉人的意志,培養人的個性,也能在此基礎上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審美觀。音樂的核心素養不單純是要有基礎的、最一般的音樂知識與實踐能力,還要有對于音樂較高的認知能力與審美能力,提高音樂素養,可以加強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對外部事物較深層的感悟能力。
音樂學科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從音樂課程改革及新課標中也體現了素質教育之觀念,突出了以音樂審美為中心,提倡師生互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精神,重視音樂實踐和音樂創造,強調音樂于文化的關聯和多學科綜合,注意完善評價機制。作為一名小學音樂教師必須更新觀念,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改革和探索。
在音樂學習中實踐創新也是非常重要的,但小學生沒有足夠的知識和能力進行大型的創造,但教師在音樂教學中可以引導學生進行一些比較小的音樂創造,激發小學生學習音樂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在音樂教學中,節拍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每一片音樂作品都會有不同音高的幾個音,教師可以出一道音樂題,然后教師引導學生根據不同的音樂節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導性,創作編輯幾個小節的音樂旋律,這對于小學生在音樂方面的創造性思維有著重要的意義。
4.中學音樂教學核心素養的培養方法
4.1提高小學生音樂核心素養需轉變傳統落后的教學觀念
由于之前不少人對于音樂教育認識片面,認為音樂課就是唱歌課,所以在小學的教育中,音樂課是不被重視。可是隨著時代的發展,隨著新課程標準對于學生提出的新的要求,我們應當轉變傳統的音樂教育的觀念,提高音樂教學的質量。
4.2提高小學生音樂核心素養需培養學生的音樂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有好的學習音樂的興趣,才會有一個愉快的學習音樂的過程。往往老師在教學中采用機械的教育方式,經常會打擊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不喜歡學生音樂課上的活潑勁,以為這是在擾亂課堂,嚴令大家做好,只注重書本的知識,而缺少對歌曲的深入的挖掘,導致小學生對音樂課的反感,更不會產生良好的學習音樂的興趣了,所以在教學中要注意發現學生學習的音樂的興趣,并善于保護和培養。
4.3提高小學生音樂核心素養需注意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
《音樂課程標準》明確指出“音樂教育以審美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音樂基礎知識和基礎技能的學習,應有機地滲透在音樂藝術”可見開展審美教育的重要性。所以在音樂教學中要注意審美的教育,激發學生審美的情趣,從而提高學生的音樂的素質。
4.4提高小學生音樂核心素養需積極倡導“研究式學習”
音樂課的教學過程就是音樂藝術的實踐過程,應當積極引導學生參與各項音樂活動,并設定生動有趣的創造活動的內容、形式和情景,發展學生的想象力,增強學生的創造意識,鼓勵學生進行“研究式學習”。
5.小結
音樂學科的特點決定了教師不能簡單采用傳統的教學形式,在課堂教學中應當確立核心素質教育的理念,體現新課標的精神,并和其它學科有機的結合起來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作者簡介:矯燕(1983.10.26)出生于吉林省通化市,碩士研究生,一級教師,工作于北京師范大學大連普蘭店區附屬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