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桂芳


[摘要] 目的 分析412例糖尿病患者心電圖T波改變特點。方法 選取該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間收治的412例2型糖尿病患者,收集3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并進行回顧性分析。按照T波改變程度將資料分為3組,A組無改變組(n=102)、B組輕中度改變(n=231)、C組重度改變組(n=79),對比3組患者的T波改變特點。 結果 3組患者臨床資料與檢查資料對比,A組均低于B組和C組(P<0.05);B、C兩組患者心電圖資料對比,心電圖異常率和T波改變率,A組均低于B組和C組(P<0.05)。 結論 2型糖尿病患者隨著病情的逐漸加重,T波改變率逐漸上升,改變程度逐漸增加,中后期可以成為心臟損害檢查的重要依據,但是臨床診斷不可以單純的T波改變診斷心肌缺血、冠心病等實質性心臟疾病。
[關鍵詞] 糖尿??;心電圖;T波改變特點
[中圖分類號] R587.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7)08(b)-0013-02
Analysis of Changes Features of Electrocardiogram T Wave of 412 Cases of Diabetes Patients
JIANG Gui-fang
Electrocardiogram Room, Anyue Peoples Hospital, Anyue, Sichuan Province, 64235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changes features of Electrocardiogram T wave of 412 cases of diabetes patients. Methods 412 cases of type II diabetes patients admitted and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5 to December 2016 were selected and the general data of the three groups were reviewed, and the data were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change degrees of T wave, including the group A (no change group, 102 cases), the group B (mild-moderate changes, 231 cases) and the group C (severe change, 79 cases), and the T wave changes features of the three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clinical data and examination data in the group A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group B and the group C(P<0.05), and the electrocardiogram abnormal rate and T wave change rate in the group A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group B and in the group C(P<0.05). Conclusion With the disease ingravescence, the T wave change rate gradually increases, and the indicator in the moderate and advanced stages can be an important basis of cardiac injury examination, however, only the T wave changes can not diagnose the parenchymal heart disease such as ischemia myocardial and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n clinical diagnosis.
[Key words] Diabetes; Electrocardiogram; T wave changes features
2016年世界衛生日WTO首次發布了《全球糖尿病報告》,報告顯示我國糖尿病患者為1.29億,患病率已高達9.4%,高于世界平均水平8.5%,且患者死因構成主要為中心血管疾病約占45%[1]。心臟作為糖尿病大血管病變的首要靶器官,心電圖又是反應心臟疾病的重要手段,因此心電圖也就成為了檢查糖尿病患者的必檢項目之一。臨床檢查發現,糖尿病患者T波異常情況顯著,該研究對該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間收治的412例糖尿病患者的心電圖T波改變情況進行了研究,分析了ST-T波改變特點,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該院收治的412例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男231例,女181例,年齡32~78(56.32±19.23)歲,病程4~17(9.53±3.21)年。排除I型糖尿病、繼發性糖尿病、高血壓型糖尿病,以及高血壓、電解質紊亂、左心室肥大,以及可能存在其他疾病會導致T波改變的患者。
1.2 方法
收集3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年齡、性別、病程)、臨床檢查資料(甘油三酯、總膽固醇)和心電圖檢查資料,對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按照T波改變程度將資料分為3組,A組無改變組(n=102)、B組輕中度改變(n=231)、C組重度改變組(n=79),對比3組患者的T波改變特點。改變程度標準:輕中度改變:相鄰的兩個或者以上以R波為主的導聯中T波倒置≤0.2 V;重度改變:相鄰的兩個或者以上以R波為主的導聯中T波倒置>0.2 V。endprint
1.3 統計方法
應用SPSS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資料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臨床資料與檢查資料對比
3組患者臨床資料與檢查資料對比,在年齡、病程、甘油三酯、總膽固醇A組均低于B組和C組(P<0.05),見表1。
2.2 心電圖資料對比
B、C兩組患者心電圖資料對比,心電圖異常率和T波改變率:A組均低于B組和C組(P<0.05),兩組患者的T波異常改變率(T波改變數/心電圖異常數×100.00%)均高達90%以上,表明T波改變是心電圖異常的主要形式,見表2。
3 討論
隨著糖尿病病程的進展,必然會引起患者的心血管損傷,且80%以上的患者會死于心血管疾病,臨床統計顯示大約60%左右的患者直接死于冠心病[2]。該文研究顯示412例2型糖尿病患者A組T波無改變組有102例,可見T波改變不能成為診斷糖尿病的唯一標準。但臨床報道顯示[3],在糖尿病患者中T波的異常改變較多,且以倒置、低平、平坦最為常見,約占有心電圖異常90%。患者T波改變表示出現了心肌缺血,除糖尿病外,其他原因也會導致心肌缺血。
T波改變可分為異常改變與功能性改變,功能性改變多見于運動員、生理期女性等人群,而異常改變則主要有疾病引起,如:心肌炎、顱內缺血、心肌肥厚、低鉀血癥等。由于T波異常改變是由于多種因素引起,因此T波改變在診斷中多起輔助作用,如患者胸痛時T波改變多為心肌缺血,而T波伴ST段持續改變多數則不是冠心病或心肌缺血引發。QT期間是否存在延遲對于診斷T波低平的原因也具有指導意義,如存在顯著延長則多為鉀血癥,輕度延長多為心肌缺血、心肌炎等癥狀引起,而無延遲則表明為正常變異[4]。2型糖尿病患者的年齡、病程、甘油三酯、總膽固醇均與T波改變存在顯著關系,該文研究結果表明,2型糖尿病屬于進程性疾病,隨著進程的進展,病情逐漸加重,T波改變為其進程中后期的表現,且T波改變是心電圖異常的主要形式。
盡量T波改變與糖尿病心臟病具有較高的指征性,但是由于心電圖T波改變的影響因素既有心源性也有非心源性,因素眾多,且心電圖又無特征性表現[5]。因此,臨床診斷不可以單純的T波改變診斷心肌缺血、冠心病等實質性心臟疾病,在診斷過程中要密切結合患者一般資料,以及其他的臨床指征對患者進行綜合判斷。必要時應進行造影檢查,以對患者進行精確確診。
綜上所述,2型糖尿病患者隨著病情的逐漸加重,T波改變率逐漸上升,改變程度逐漸增加,中后期可以成為心臟損害檢查的重要依據,但是臨床診斷不可以單純的T波改變診斷心肌缺血、冠心病等實質性心臟疾病。
[參考文獻]
[1] 孟素芳,李芳,秦紅云.2型糖尿病患者心電圖ST—T波改變臨床分析[J].中國醫學創新,2011,8(1):138-139.
[2] 王守環.2型糖尿病患者心電圖ST-T波改變的臨床分析[J].健康必讀旬刊,2013,12(9):88-89.
[3] 張曉梅,鄭奕,吳寧,等.小兒動態心電圖T波改變特點及臨床分析[J].臨床心血管病雜志,2007,23(6):475.
[4] 孫光,王宇.北京海淀地區部分健康農民心電圖ST段或T波改變相關特點分析[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1,20(32):4111.
[5] 張倩.健康體檢人群心電圖ST段和T波改變調查分析[J].新疆醫學,2013,43(10):36-3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