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斯琳
摘 要:《機械制圖》作為一門專業基礎課,對中職生今后的工作和專業發展有一定的影響。本文以北部灣職業技術學校為例,以當前存在的問題為出發點,從教學理念、教學方法、教材編排等方面,對中職《機械制圖》課程改革與實踐進行探究,從而提升教學質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關鍵詞:中職;機械制圖;課程改革
《機械制圖》作為一門專業基礎課,是很多工科類專業的必修課之一。在中職學校,《機械制圖》通常是一年級學生的專業基礎課,主要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力,掌握繪制和識讀機械圖樣的方法,其對后續其他專業課程也起到啟下的作用。但是中職學生的質素良莠不齊,絕大多數學生基礎薄弱、學習能力不高、空間想象能力弱,這就給教師的教學制造了一定的難度。
一、中職《機械制圖》課程教學現狀
教學模式方面,就本校而言,機械制圖主要以課堂教學為主,運用課本配套的教學模型、多媒體動畫演示,配以尺規手繪練習,讓學生能夠從認識圖紙,掌握制圖標準、作圖規則,到能夠獨立手繪零件圖、裝配圖,由淺入深,循序漸進。但是近年來中職學校生源的綜合素質參差不齊,基礎相差甚遠,傳統的教學模式不能顧及到每一個人,也就不能讓每個層次的學生都有所進步。長此以往,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積極性就會降低,不再對學習有所探索。
教材方面,本校工科類專業均開設有《機械制圖》課程,每年涉及學生約千人。主要采用人郵版、江蘇教育出版社等一年制教材。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需要通過大量的零件認知、結構分析,才能培養識讀和繪制圖紙的能力。現有教材中,理論部分比重很大,體現的是通用規則,對不同專業側重點不明顯。
教學活動方面,除了課堂及課后的手繪圖紙、期中和期末考試之外,本校每年還會開展教學活動周,讓學生主動報名參加制圖比賽。但是學生在課程鉆研方面還是比較少,有部分學生還未意識到這門課程的重要性,缺乏學習熱情,得過且過。
教學實踐方面,我校由于環境制約,機械制圖的教學只能在教室進行,不能保證每個學生都有繪圖板。而且學生均在固定的練習冊上練習,沒有實際的零件測繪,以至于學生不清楚自己的作圖能力達到什么樣的水平;理論聯系不上實際,學生不懂得零件為什么要這樣設計,再加上很多教師都是從高等院校又直接到了中職學校任教,沒有工廠實際工作經驗,這對教學質量也是個很重要的影響因素。
二、中職《機械制圖》課程改革
為適應時代發展對中等職業教育課程改革提出的新要求,近幾年,本校開展了“三七”教學管理,為課程教學改革提供了良好環境,相關專業教師對課程標準、考核方案進行進一步研究,從任務教學法等新的教學法嘗試,建立教學課程包,編寫適合學生的校本教材,力求將機械制圖打造成體系性精品課程。對于機械制圖課程改革,筆者認為有以下幾方面。
(一)分層教學,兼顧各層次學生
中職學生個體差異比較大,同一個班中,分布著不同層次的學生,基礎能力相差甚遠,在學習中表現出來的理解能力和掌握程度也各有不同。那么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就不能按照基礎教育的一視同仁,把知識講完就完成了。教師在制定教學目標時,可以具體一些,比如本次課目標是使得80%的學生掌握知識點。教學內容方面,教師可以以中等水平學生為標準來進行安排,兼顧基礎好的和基礎差的學生。練習方面,針對不同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難易適中。統一的教學內容,分層的練習要求,讓每個層次的學生都能看到自己的進步。比如:在三視圖章節,掌握較好的同學可以根據軸測圖,1:1繪制其三視圖;對于中等水平的同學可以降低一些要求,根據已有的2個視圖,補畫第3視圖;對于基礎較差的同學,再降低要求,補畫三視圖所缺圖線。這樣階梯型的安排,讓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能力水平,選擇適合自己的練習進行能力訓練,學生看到了自己的進步,才會建立學習信心,后續的學習才更有動力。
(二)善用多種教學媒介,注重培養學生創新思維
中職機械制圖課程需要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力,這種能力需通過反復練習,循序漸進,讓學生的構形能夠從立體到平面,再從平面到立體,相互轉化。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要充分發揮教學媒介的作用,比如教學模型、零件實物、3D效果圖等,讓學生對物體有個直觀的認知,此時再跟學生講解立體到平面圖的轉換方法,學生更易上手。同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鼓勵學生自己動手,善于問為什么。比如在講授基本體的三視圖時,教師可以通過一組相同的教學模型,擺放不同的位置,讓同學們觀察之后,要求學生根據自己看到的角度畫出三視圖,教師再挑選不同的三視圖給同學們展示,由學生探討每一種畫法是否正確。整個教學過程,師生之間有互動,學生之間也有交流,激發學生的思維,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
任何理論知識的學習過程,都會很枯燥,像中職學生本來基礎比較薄弱,厭學的幾率比較高,新奇的實物更能吸引他們的注意力。而要學好機械制圖,打好扎實的基礎,并非一朝一夕就能達到。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迎合學生的興趣愛好,積極主動地營造活躍的課堂氣氛。比如,在講投影的知識點時,可以引入生活中的例子,如小時候玩的手影、燈光下的人影、陽光下的樹影等等,它們的影子都會隨著光源位置的不同而不同,學生通過這種生活中經常能接觸到的現象,更好地理解理論知識。
(四)做好示范教學,從細節抓起
都說言傳身教,教師的一舉一動很容易影響學生。機械制圖是門嚴謹的課程,繪制的圖樣是要用到生產中的,這關乎企業的利益和消費者的安全,任何細節都馬虎不得。在機械制圖的授課過程中,要讓學生提高意識,那么教師就必須在教學時做好示范教學,專業精準,科學嚴謹。比如在教學生作圖時,要反復跟學生強調,不管徒手畫圖水平有多高,都已經要尺規作圖;教會學生,三角板、圓規、直尺、鉛筆如何正確使用才能做好每一根線。學生對越熟悉的東西越容易掉以輕心,越容易犯一些很常見的錯誤,教師在此過程中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專業素養和嚴謹的態度。
(五)組織編寫適合學生的教學校本教材
校本教材是學校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而制定的教學與學習材料,就本校而言,在知識體系要求內,我們通過對課程標準的研究,編排在夠用的基礎上弱化理論要求,刪除過多的理論講解,多些直觀現象表述,同時側重看圖實操訓練的課程,以適合學校少學時教學實際,達到適應企業要求的目標。相配套的,我們還要建立《機械識圖》教學課程包,包括授課計劃、教案、課件、試題庫、視頻等,幫助授課教師按標準規范教學。另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教材,采用任務導向法來對學生進行繪圖訓練,即教師根據學情確定任務,讓學生通過完成任務的過程,掌握相關知識點,增強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結語
綜上所述,中職《機械制圖》是非常重要的專業基礎課程,既要求學生掌握扎實的理論基礎,又要求學生能具備過硬的制圖能力。作為教師,我們需要結合實際情況,重視教學方法的創新,敢于打破常規,更新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方法,善于運用各種媒介,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培養學生科學嚴謹的工作態度,提高學生動手實踐能力,能夠在理解的基礎上加入自己的創新思維,讓學生在日益高標準高要求的社會中,具有更強的適應能力和競爭力!
參考文獻:
[1]劉一達,楊俊哲.《機械制圖》課程教學改革研究[J].智能城市,2017.3(02):147.
[2]黃愛強.中職機械制圖教學創新拾遺黃愛強[J].中華少年,2017(第08期).
[3]陳婷.中職“機械制圖”課程改革與實踐探索——以福建工業學校為例[J].西部素質教育,2017,3(01):122+124.
[4]李婷.中職學校機械制圖教材編寫探析[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14.35(01):140-14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