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寶玉


[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2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DR)患者的球后動脈血流動力學改變情況和臨床意義。 方法 收集該院自2016年5月—2017年5月期間診斷為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患者共30例(40眼),采用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了解30例患者的視網膜中央動脈、眼動脈血管的最大收縮期血流速度(PSV)、舒張末期血流速度(EDV)、搏動指數(PI)和阻力指數(RI)與正常人30名進行對比的情況。 結果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非增值期(NPDR)和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增殖期(PDR)與正常人比較,視網膜中央動脈、眼動脈血管的最大收縮期血流速度(PSV)、舒張末期血流速度(EDV)、搏動指數(PI)和阻力指數(RI)均有改變,其結果之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2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球后動脈血流動力學均有明顯變化,應用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測可以協助早期發現變化,及時診治,對臨床預防和診治提供了可靠依據。
[關鍵詞] 2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球后動脈血流動力學;彩色多普勒超聲
[中圖分類號] R774.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7)08(b)-0161-02
糖尿病是臨床常見的內分泌系統疾病,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現糖尿病的患病率也逐漸升高,糖尿病疾病可以導致各種組織的病變,包括眼、腎、心臟、血管、神經等慢性損害,其中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是較為嚴重的并發癥,是糖尿病微血管病變最重要的表現,嚴重者可以致盲,使其患者的生活水平降低。該文收集該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2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30例與正常人的視網膜球后血管血流動力學比較,觀察期變化情況及臨床意義,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該院(內分泌和眼科住院)自診斷為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患者共30例(40眼),所有患者都行眼底熒光造影和直接眼鏡檢查,其中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非增值期(NPDR)14例(18眼),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增殖期(PDR)16例(22眼);男性18例,女性12例,右眼病變8例,左眼病變12例,雙眼病變10例,所有患者均沒有高血壓疾病,選取年齡、性別和病例組可以相一致的正常人30名(對照組),對照組都排除心臟病、高血壓、青光眼等眼部及其他疾病。
1.2 納入標準
糖尿病(DM)患者納入標準:根據1999年世界衛生組織(WHO)提出的DM診斷標準。DR診斷依據:根據2002年國際眼科協會公布實行的《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臨床分期標準》進行診斷和分期[1]。
1.3 方法
應用SEQUOTA512型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探頭的頻率是8~13 MHz[2],囑患者取仰臥位,將其放置患者的眼球后的三角區域,獲得視網膜中央動脈、眼動脈,記載網膜中央動脈、眼動脈的最大收縮期血流速度(PSV)、舒張末期血流速度(EDV)、總平均速度(Vm)搏動指數(PI)和阻力指數(RI),其中的搏動指數和阻力指數的計算方法是:PI=(PSV-EDV)/Vm,RI=(PSV-EDV)/PSV[3]。一般情況讀取6個波形后,求其平均值,所有的檢查都要由同一名醫生進行。
1.4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10.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兩樣本均數比較采用t檢驗,數據先做方差分析,方差不齊患者做數據變化后再行方差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研究組(2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的球動脈血流動力學),對照組(正常人球動脈血流動力學);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非增值期(NPDR)和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增殖期(PDR)與正常人比較,視網膜中央動脈、眼動脈血管的最大收縮期血流速度(PSV)、舒張末期血流速度(EDV)、搏動指數(PI)和阻力指數(RI)均有改變,其結果之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NPDR和PDR兩者之間比較視網膜中央動脈、眼動脈血管的最大收縮期血流速度(PSV)、舒張末期血流速度(EDV)、搏動指數(PI)和阻力指數(RI)也都有變化,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表2。
3 討論
糖尿病是由于遺傳和環境相互共同作用引起的一種慢性高血糖為共同特征的代謝性疾病。長期的高血糖并伴隨著蛋白質、脂肪代謝異常通常會引起心腦腎神經血管等組織結構和功能的異常,甚至造成器官功能衰竭而危及生命,國內將其和高血壓、高血脂統稱為“三高”,是需要進行慢性病健康管理的主要疾病之一。糖尿病的并發癥包括憂慮、自律神經失調、神經障礙(手腳麻痹、知覺麻痹)、腦血栓、腦梗塞、白內障、腎功能不健全、尿毒癥、心肌梗死等疾病,其中視網膜癥、腎病和神經障礙的發病率是最高的,被稱為糖尿病的三大并發癥,一旦控制不好會引起并發癥,導致腎、眼、足等部位的衰竭病變,且無法治愈。其中DR是糖尿病性微血管病變中的最重要的表現,是一種具有特異性改變的眼底病變是糖尿病的嚴重并發癥之一。臨床將其分為非增殖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和增殖性視網膜病變。臨床表現有視網膜水腫可引起光散射而使患者有眼前閃光感、黃斑水腫、缺血或滲出累及中心凹,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視力減退伴有大是、小視、色視、視無不清和變形等。
眼動脈檢查結果表明,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非增值期(NPDR)和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增殖期(PDR)與正常人比較,眼動脈血管的最大收縮期血流速度(PSV)、舒張末期血流速度(EDV)、搏動指數(PI)和阻力指數(RI)均有改變,其結果之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NPDR和PDR兩者之間眼動脈血管的PSV、EDV、PI和RI也都有變化,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DM病變可以影響血管病變,出現動脈粥樣硬化時導致血管的管徑的改變,進而引起血流動力學變化,彩色多普勒探頭檢測的結果采有意義。研究結果表明研究組的患者隨著疾病的發展,其眼動脈的血管管徑也逐漸變小,由于眼動脈是給脈絡膜在內的所有組織提供血流,而且脈絡膜的血供占據了眼部供血的65%~85%,還給視網膜外5層提供血流灌注[4],由此可看出,當眼動脈血管官腔變窄時可以影響眼部的供血情況,進而引起一系列的臨床表現。endprint
視網膜中央動脈檢測結果顯示,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非增值期(NPDR)和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增殖期(PDR)與正常人比較,視網膜中央動脈的最大收縮期血流速度(PSV)、舒張末期血流速度(EDV)、搏動指數(PI)和阻力指數(RI)均有改變,其結果之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NPDR和PDR兩者之間比較視網膜中央動脈最大收縮期血流速度(PSV)、舒張末期血流速度(EDV)、搏動指數(PI)和阻力指數(RI)也都有變化,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PSV的作用是表示血管充盈情況和血流供應強弱,官腔越細則血流供應強度越低,EDV的作用是表示給組織的血液供應情況的好壞,研究結果表明[5],隨著疾病的進展性加重,從正常人轉變到NPDR再到PDR的病變,其視網膜中央動脈血管官腔也是越來越細,導致低灌注狀態,低灌注引起缺氧也進行性加重,血流動力學表現為遞進性改變,血管管徑的狹窄最終導致視網膜血流灌注不良引起的缺血、缺氧的狀態。PDR期患者的毛細血管外周阻力增加,視網膜小動脈硬化加重,出現小動脈栓塞時,遠端組織形成沒有血液灌注,導致視網膜毛細血管閉塞,引起相應的臨床表現,若不及時診治,嚴重患者可以導致失明。
綜上所述,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隨著病情進展性加重,有正常人發展到NPDR再到PDR的病變的視網膜中央動脈、眼動脈的最大收縮期血流速度(PSV)、舒張末期血流速度(EDV)、搏動指數(PI)和阻力指數(RI)呈逐漸變化,彩色多普勒超聲可以很直觀的觀察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的球動脈血流動力學的變化情況,根據得出的不同結果可以表明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病情變化情況,病情進展嚴重程度,及時的了解患者視網膜乃至脈絡膜的病理生理等狀態,這對早期發現DR并且給予及時的預防和治療提供了重要的價值,血流動力學的研究能很好的幫助進一步研究糖尿病發病機制。
[參考文獻]
[1] 胡金寶.2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球后動脈血流動力學變化及臨床意義分析[J].山西醫藥雜志,2016,45(24):2916-2918.
[2] 高鑫,楊華,馬琳,等.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測糖尿病患者滑車上動脈及球后動脈的血流動力學改變[J].中華全科醫學, 2015,13(6):949-950.
[3] 張曉云,徐力,張小杉,等.早期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球后血流動力學改變的研究[J].內蒙古醫科大學學報,2015(2):102-107.
[4] 袁江峰,明敏.2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眼部血管血流動力學超聲檢測及其發生發展相關因素分析[J].國際眼科雜志, 2015(11):1938-1941.
[5] 王晶,韋旭.糖尿病患者不同時期球后血管血流動力學變化[J].醫學研究與教育,2015,32(2):35-3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