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韞志

[摘要] 目的 探討尿堿性磷酸酶(U-ALP)、γ-谷氨酰轉肽酶(U-GGT)聯合檢測在糖尿病腎病中的診斷應用價值。方法選取2016年1月—2017年5月該院收治的50例2型糖尿病腎病患者(研究組)以及同期來該院進行體檢的50名健康者(健康對照組)為研究對象,分析兩組患者U-ALP和U-GGT的檢測結果。結果 研究組其U-ALP和U-GGT的檢測結果分別為(12.30±4.18)U/L、(55.67±11.21)IU/L,相較于健康對照組,其含量明顯增高,數據對比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其中兩者聯合檢測的陽性率為66.00%,均高于單個檢測的陽性率(P<0.05)。結論 尿堿性磷酸酶和γ-谷氨酰轉肽酶均可用于2型糖尿病腎病的診斷中,但兩者聯合檢測更能提高臨床診斷的準確性,值得推廣和應用。
[關鍵詞] 尿堿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轉肽酶;糖尿病腎病
[中圖分類號] R587.2;R69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7)08(b)-0169-02
Application Value of Combined Test of Urine Alkaline Phosphatase and γ-glutamyltranspeptidase in Diagnosis of Diabetic Nephropathies
LUO Yun-zhi
Department of Clinical Laboratory, Changchun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hangchun, Jilin Province, 13003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combined test of urine alkaline phosphatase andγ-glutamyltranspeptidase in diagnosis of diabetic nephropathies. Methods 50 cases of type 2 diabetic nephropathies patients admitted and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6 to May 2017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group, 50 healthy people for physical examination in our hospital at the same period were selected as the healthy control group, and the test results of U-ALP and U-GGT of the two groups were analyzed. Results The test results of U-ALP and U-GGT were respectively(12.30±4.18)U/L and (55.67±11.21)IU/L, which were obviously improved compared with those in the healthy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and the positive rate of the combined test was 66.00%, which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single test(P<0.05). Conclusion Both urine alkaline phosphatase andγ-glutamyltranspeptidase can diagnose the diabetic nephropathies, but the combined test can better improve the clinical diagnosis accuracy, and it is worth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Urine alkaline phosphatase; γ-glutamyltranspeptidase; Diabetic nephropathies.
糖尿病腎病屬于糖尿病的常見并發癥之一,以蛋白尿、水腫以及腎功能不全為其主要臨床表現,是引起終末期腎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嚴重時可誘發腎衰竭,甚至危及患者生命[1]。目前隨著人口老齡化現象的加劇,糖尿病腎病的發病率也在明顯上升,嚴重影響我國人民的身體健康[2]。針對該疾病,早發現、早治療才能明顯改善預后,延緩糖尿病腎病發展至終末期, 降低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率和病死率。但由于其早期指征不明顯,需通過實驗室指標的檢測進行判斷。相關研究指出[3],多指標聯合檢測,更能提高臨床的準確性。因此該研究為了進一步探討尿堿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轉肽酶聯合檢測在糖尿病腎病中的診斷應用價值,選取2016年1月—2017年5月該院收治的50例2型糖尿病腎病患者(研究組)以及同期來該院進行體檢的50名健康者(健康對照組)為研究對象,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該院收治的50例2型糖尿病腎病患者(研究組)以及同期來該院進行體檢的50名健康者(健康對照組)為研究對象,糖尿病腎病的早期診斷標準[4]是持續性微量白蛋白尿(30~300 mg/24 h)。其中健康對照組男20名,女30名,平均年齡(60.7±10.5)歲,體質量(22.6±3.5)kg/m2,研究組男21例,女29例,平均年齡(61.1±10.2)歲,體質量(29.4±5.3)kg/m2,糖尿病病程為(12.0±8.8)年,兩組患者基線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該次研究經過該院倫理委員會的同意,且患者簽署知情同意書。endprint
1.2 方法
檢驗前清淡飲食,隔夜禁食大于8 h,取檢查者尿標本4 mL進行送檢,加樣前以離心半徑 8 cm,3 000 r/min 離心 5 min,取上清液待檢。U-GGT用酶法,采用日立 7600 全自動生化分析儀。U-ALP采用 NPP底物-AMP緩沖液法。U-ALP的半衰期為4 h,試驗需在3 h內完成。
1.3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15.0統計學軟件對該文所有數據進行分析和處理,U-ALP和U-GGT的檢測結果屬于計量資料,以(x±s)表示,使用t檢驗,陽性率為計數資料,用[n(%)]表示,進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研究組其U-ALP和U-GGT的檢測結果分別為(12.30±4.18)U/L、(55.67±11.21)IU/L,均高于健康對照組,數據對比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結果見表1。其中U-ALP和U-GGT的陽性檢出率分別為30.00%、50.00%,兩者聯合檢測的陽性率為66.00%,可見聯合檢測的陽性率高于單個檢測的陽性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32、5.10,P<0.05)。
3 討論
糖尿病腎病繼發于高血糖,隨著糖尿病病程的不斷延長,腎小球會逐漸出現硬化,腎血管會受損,從而導致糖尿病腎病發病風險增高。相關研究報道[5],在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腎病占20%~30%,嚴重影響了人們的身體健康。由于糖尿病腎病起病隱匿,早期癥狀和體征不明顯,臨床診斷較為困難,而尿堿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轉肽酶等尿酶作為腎小管損傷的高度敏感性指標,能夠反映腎小管早期損傷[6]。因此評估這些酶含量變化情況是檢測腎小管細胞完整性的一種有效方法。近些年來,隨著臨床檢驗醫學研究的不斷深入和科技水平的提高,傳統的單一指標檢測已經逐漸向多指標聯合檢測發展。為了探討糖尿病腎病的早期檢測手段,進一步完善糖尿病腎病腎功能的檢測,該研究以該院收治的50例2型糖尿病腎病患者(研究組)以及同期來該院進行體檢的50名健康者(健康對照組)為研究對象進行探討,取得了較為滿意的效果。
該次研究中,研究組其U-ALP和U-GGT的檢測結果分別為(12.30±4.18)U/L、(55.67±11.21)IU/L,對照組U-ALP和U-GGT的檢測結果分別為(8.20±4.45)U/L、(21.39±8.22)IU/L,研究組的檢測結果均高于健康對照組,數據對比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可見糖尿病腎病患者其U-ALP和U-GGT的含量顯著增加。其中U-ALP和U-GGT的陽性檢出率分別為30.00%、50.00%,兩者聯合檢測的陽性率為66.00%,可見聯合檢測的陽性率高于單個檢測的陽性率(P<0.05)。該次的研究結果與劉紅燕等[7]在《聯合檢測尿堿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轉肽酶在糖尿病腎病中的診斷價值》一文中的研究結果具有一致性。均可以說明聯合檢測更能提高臨床診斷的準確性,從而更加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預后,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
綜上所述,2型糖尿病腎病患者中尿堿性磷酸酶和γ-谷氨酰轉肽酶的含量明顯高于健康對照組,因此尿堿性磷酸酶和γ-谷氨酰轉肽酶均可用于2型糖尿病腎病的診斷中,但兩者聯合檢測更能提高臨床診斷的準確性,值得推廣和應用。
[參考文獻]
[1] 沈玉國,陳茜.金氏腎炎丸對2型糖尿病腎病患者γ-谷氨酰轉肽酶、同型半胱氨酸、轉化生長因子-β_1、胱抑素C水平的影響[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7,21(15):37-40.
[2] 趙婭,萬沁.γ-谷氨酰轉肽酶與代謝綜合征的研究進展[J]. 中國全科醫學,2017,20(17):2155-2158.
[3] 陳緒林,韓駿飛,張芳瓊,等.血清胱抑素C、β_2-微球蛋白和尿堿性磷酸酶在糖尿病腎病診斷中的臨床價值[J].中國衛生檢驗雜志,2017,27(7):971-972,975.
[4] 魏卓,劉雅文,程熠,等.血清γ-谷氨酰轉肽酶與2型糖尿病及并發糖尿病腎病的相關性研究[J].中國實驗診斷學,2017,21(1):66-69.
[5] 劉超.γ-谷氨酰轉肽酶與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關系及可能機制[D].太原:山西醫科大學,2014.
[6] 馬靜靜.2型糖尿病患者γ-谷氨酰轉肽酶與胰島素抵抗的相關性研究[D].濟南:山東大學,2012.
[7] 劉紅燕,王瑞,施菁玲.聯合檢測尿堿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轉肽酶在糖尿病腎病中的診斷價值[J].中國現代醫學雜志,2014,24(26):41-4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