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琴
摘要 頭孢菌素是一種臨床常見抗生素,具有療效顯著和不良反應小等特征,臨床獲得廣泛應用,但也導致大量細菌對頭孢菌素產生耐藥性,增高不良反應發生率。對此,應加強頭孢菌素類抗生素的合理應用,積極探討科學的應用方法,從而提升治療效果。
關鍵詞 頭孢菌素;抗生素;臨床應用
頭孢菌素類抗生素應用范圍和應用率的提升,再加上抗生素濫用問題的加劇,極大提升了細菌耐藥性,使用頭孢菌素類抗生素實施治療時的不良反應發生率也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因此,加強對頭孢菌素類抗生素的臨床合理應用是目前臨床工作的當務之急,也是提升治療效果的關鍵所在。
頭孢菌素類抗生素的臨床給藥方式
在選擇頭孢菌素類抗生素的給藥方式時需要將患者的病情作為根本性依據,結合患者的疾病類型和程度來選擇恰當的給藥方法,保障該抗生素的合理應用,提升治療效果。臨床給藥方式可以劃分成以下三個層次:①口服藥物。口服使用頭孢菌素類抗生素時一般需要在飯前的0.5~1h服用,也就是確保空腹服用,提升治療效果。如果餐后服用,會使得藥效大大降低,不能夠取得理想的治療效果。②肌內注射藥物。對于存在輕度感染的患者,可以對其實施肌內注射藥物的給藥方法,必須要恰當地控制用藥劑量,尤其是對存在尿道感染的患者更是要減少藥量,因為藥物在排泄時會在尿道積累。如果濃度過高的話會對尿路感染患者帶來明顯的不良反應,影響治療效果。③靜脈滴注藥物。靜脈滴注是一種臨床常用的頭孢菌素類抗生素的給藥方法,主要用于嚴重感染患者。采用靜脈滴注的方式能夠極大地提升抗生素的滲透力,藥物的吸收程度較好,能夠極大地縮短藥物進入體內和發揮作用的時間。需要注意的是,強酸強堿性的藥物不能夠和頭孢菌素類抗生素共同應用。
頭孢菌素類抗生素的臨床合理應用
為了確保將頭孢菌素類抗生素恰當、合理地應用到臨床治療當中,必須要把握藥物合理應用的方法以及技巧。在實際治療當中,將患者的病情以及疾病治療的需要作為根本依據,通過抗生素合理應用來確保治療效果,為患者帶來康復福音。此類抗生素的臨床合理應用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①頭孢菌素類抗生素治療由細菌感染的疾病具有明顯療效,而且只對細菌感染起作用。因此,在對這一抗生素進行實際應用時,必須要明確診斷患者的病情,也要準確判斷出患者感染的細菌類型,以便能夠對癥下藥,根據感染的細菌類型來恰當地選擇頭孢菌素類抗生素的應用類型。②在實際的用藥治療之前,首先需要通過綜合性的檢查手段來準確地確定患者感染病原菌種類,從而找準用藥的方向。其次要對患者實施過敏試驗,觀察患者對于這類抗生素的使用是否存在過敏反應。最后根據臨床診斷確定的病原菌種類以及藥敏結果來選擇能夠針對患者病情的頭孢菌素類抗生素藥物。③在用藥之前必須要保證選用的頭孢菌素類抗生素和患者的病情相適應,這樣才能夠保障用藥的合理性。對于病情輕的患者,可以口服抗生素,但是必須要確保飯前空腹服用,以便能夠保證藥效;對于細菌感染程度輕的患者,可以用肌內注射的方式給藥。需要判斷和了解的是患者是否存在尿路感染等相關疾病,如果確實存在的話則需要適當地減少藥量;對于細菌感染以及病情較為嚴重的患者,則需要立即實施靜脈滴注治療,藥量的搭配和藥品的配伍使用都需要依照病情來確定。
頭孢菌素類抗生素不良反應以及治療方法
頭孢菌素類抗生素在臨床應用當中雖然有著確切療效,而且不良反應的發生率較低,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良反應。針對這一問題,需要準確判斷患者不良反應的類型和原因,并恰當地給出不良反應的治療方案,以便能夠確保臨床治療效果,提高頭孢菌素類抗生素的臨床合理應用水平。下面將分別論述不同不良反應類型以及對應的治療方法:①過敏反應。過敏反應是應用頭孢菌素類抗生素進行疾病治療的一種常見不良反應類型,而且青霉素藥物過敏的情況較多。對此,在使用這類抗生素時首先需要對患者實施藥物敏感測試,如果患者對于青霉素有著嚴重的過敏反應則要避免運用頭孢菌素類抗生素治療,而輕度的過敏患者也需要謹慎用藥。②胃腸道反應。胃腸道不良反應主要體現為用藥后惡心嘔吐等癥狀,在治療當中,要加強對患者的臨床癥狀觀察,認真做好細菌培養、真菌檢測等相關工作。③肝毒性反應。肝毒性反應會對患者的肝臟帶來極大的負荷和不良影響,在對不良反應的治療當中需要密切監測和跟蹤患者的血藥濃度,尤其是要注意在治療存在嚴重肝病患者時減少藥量。④凝血功能障礙反應。部分頭孢菌素類抗生素藥物會抑制患者體內維生素K的合成,需要給患者及時補充維生素K,尤其是要實施大手術和會出現大量出血的患者,但是要確保維生素K的及時補充,避免凝血障礙。⑤腎毒性反應。第一代頭孢菌素類抗生素的腎毒性較大,在臨床應用當中就需要避免和其他治療腎毒性水平較強的藥物共同使用,以免加劇患者的腎臟負擔和帶來其他不良反應。
綜上所述,頭孢菌素類抗生素在細菌感染患者的疾病治療當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在實際應用當中抗菌譜廣,療效顯著,不良反應和副作用相對較少,因此有著非常廣泛的應用范圍。但是不可忽視的是頭孢菌素類抗生素耐藥性有著明顯升高的趨勢,這也加大了臨床用藥的難度,為患者的疾病治療帶來了巨大的挑戰。為了有效地解決這一問題,加強對這類抗生素的臨床合理應用是關鍵。對此,臨床上需要加強對頭孢菌素類抗生素藥物的研究,細致、全面地分析抗生素的藥理、適應證、禁忌證、給藥方法、不良反應應對策略、使用劑量控制等,以便在實際應用當中確保應用效果,在今后的臨床合理應用當中提升效果,為患者帶來更大的福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