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軍霞
摘要 目的:分析阿奇霉素聯合保婦康栓治療非淋菌性宮頸炎的效果。方法:收治非淋菌性宮頸炎患者100例,平分兩組。單一組給予阿奇霉素,聯合組給予阿奇霉素聯合保婦康栓,比較并分析兩組患者經治療后的病原菌轉陰比例與總有效率。結果:經治療,聯合組的病原菌轉陰比例與總有效率都比單一組明顯增加(P<0.05)。結論:應用阿奇霉素聯合保婦康栓治療非淋菌性宮頸炎的效果優異,能有效地殺病原菌,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關鍵詞 阿奇霉素;病原菌轉陰;保婦康栓;非淋菌性宮頸炎
非淋菌性宮頸炎是指患者的子宮頸由于受病原菌感染而形成的婦科炎性反應。近年來,由于耐藥菌數量的增加,該病的發生率不斷升高,嚴重影響女性的生活質量。另外,該病還具有一定傳染性,降低妊娠與分娩的成功率。因此,為了分析應用阿奇霉素聯合保婦康栓治療非淋菌性宮頸炎的效果,2015年2月-2016年10月收治非淋菌性宮頸炎患者100例,對其展開臨床研究,詳情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2015年2月-2016年10月收治非淋菌性宮頸炎患者100例,全部患者都經實驗室檢測確診屬于非淋菌性宮頸炎且在半個月時間內沒有應用抗生素,對研究用藥沒有過敏反應,排除存在各臟腑嚴重疾病者以及正處于哺乳期與妊娠期的患者。將其平均地劃分成單一組與聯合組。在單一組中,患者的年齡24~50歲,平均(36.48±3.12)歲;其中共有未婚18例(均已有性生活史),已婚32例;混合病原菌感染7例,支原體26例,衣原體17例。在聯合組中,患者的年齡25~49歲,平均(36.34±3.09)歲;其中未婚17例(均已有性生活史),已婚33例;混合病原菌感染9例,支原體25例,衣原體16例。兩組一般情況差異沒有統計學意義(P>0.05)。
方法:單一組的患者給予阿奇霉素,用量0.5g/次,口服,1次/d;聯合組的患者給予阿奇霉素聯合保婦康栓,栓劑在每日臨睡之前安放在患者的陰道中,用量1粒/d,阿奇霉素的用量同單一組,兩組都治療半個月。兩組治療均在經后3d開始用藥。比較并分析兩組患者經治療后的病原菌轉陰比例與總有效率狀況。
療效評價標準:①治愈:患者治療后的癥狀與體征完全恢復,病原菌檢測均呈陰性;②顯著改善:患者治療后的癥狀與體征大多數恢復,病原菌檢測均呈陰性;③改善:患者治療后的癥狀與體征改善,病原菌檢測呈陽性;④無效:患者治療后的癥狀與體征沒有改變,病原菌檢測均呈陽性。
統計學方法:試驗數據都經軟件SPSS22.0展開統計與分析,對于總有效率等計數資料用率(%)的形式進行呈現,實施x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統計學意義。
結果
經治療,聯合組的病原菌轉陰比例與總有效率都比單一組明顯增加,兩組比較,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討論
非淋菌性宮頸炎屬于臨床中一類特殊的慢性傳染性疾病。在傳統的治療中多選用單一藥物進行治療,但是療效一般。在本研究中,應用保婦康栓聯合阿奇霉素進行治療,結果,經治療聯合組患者的病原菌轉陰比例與總有效率都比單一組的患者明顯增加,兩組比較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知應用阿奇霉素聯合保婦康栓在治療非淋菌性宮頸炎中的效果優異,能有效地殺滅機體中的病原菌。其中,阿奇霉素屬于臨床常用的抗生素類藥物,該藥物能夠作用于全身任何發生炎性感染的病灶區域。該藥雖然能夠有效地殺滅病原菌,但是作用于子宮頸部位的血藥濃度較低,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療效的發揮。而保婦康栓能夠迅速地作用于子宮頸與尿道等病灶區域,起效時間較短,由于直接作用于患者的病灶區域,因此能夠保證病灶部位的藥物濃度,治療效果較佳,可有效地修復病變組織,加速病變細胞的壞死與脫離,減少治愈用時。
綜上所述,在臨床中應用阿奇霉素聯合保婦康栓在治療非淋菌性宮頸炎中的效果優異,能有效地殺滅機體中的病原菌,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