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小萍
英語教學的終極目標是用英語進行口語交際,而聽、說、讀、寫是英語的四項基本技能,這四項是互相促進、相輔相成的。而其中聽是基礎,具有吸收性,是獲取信息領會的過程。所以說聽是人們語言交流和表達的重要手段,在實踐中培養運用語言的能力。聽還是學生英語學習的有效途徑之一。當前英語聽力測試是英語教學中一個重要的考查環節,這不是應試教育的產物,而是學習語言的規律,也是英語課程標準提出的要求,更是社會對英語需求發展的需要。因此,要開展好初中生的英語聽力教學,徹底提高每一位學生的聽力水平是擺在我們每一位英語教師面前的一個重要的、亟須破解的課題。作為一名長期從事一線英語教學的英語教師,我知道當前擺在我們面前的難題,也就是影響學生聽力的主要因素,如語言知識障礙,缺乏必要的語言文化背景知識,漢語的干擾影響,學生的心理障礙因素,嚴重地制約和影響著部分學生,他們提起聽力就頭疼,甚至于望而生畏。所以,針對以上學習英語聽力的癥結,分析現狀,對癥下藥的教學策略是改變初中生英語聽力現狀的主要途徑。
一、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具有強大的內驅力,能夠推動學生的學習。著名心理學之父皮亞杰說:“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賴于興趣。”的確,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而學生對于英語聽力的興趣主要是由學習英語的目的、學習的任務以及英語活動本身決定的。有經驗的英語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會有意識地調動學生的觸覺、視覺、聽覺,多種感官參與的方式給學生創設妙趣橫生的學習機會,從而培養學生持久的學習興趣,并通過多元化的評價策略,不斷鼓勵學生,激勵學生保持最佳的學習狀態,使他們樂于學習英語聽力,掌握技能策略,善學、會學,從而樂此不疲,忘我地學習。
1.以游戲和競賽為載體,激發學生的興趣
游戲和比賽是一種簡單易行的教學活動,特別在英語聽力教學活動中深受學生的喜歡,不僅能讓學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在極高的興趣中,學生思維敏捷、注意力集中,性格活躍,這樣最大限度地訓練了孩子的聽說能力,培養了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
2.創建和諧的師生關系
語言教學方法強調教師的表率作用和師生之間愉悅的交流關系,這就要求教師在授課時貫穿思想教育,在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道德情感以及對學習的熱情。努力營造和諧、寬松的課堂氛圍,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多給予學生表揚、鼓勵,少批評,激發學生的積極性。
二、培養聽力技巧,養成良好的習慣
聽的能力具體指學生吸收和理解言語材料所承載的信息能力。在聽力教學實踐中,教師要特別注重學生聽力技巧的訓練,只有掌握了聽力技巧,才能提高初中生英語聽力水平和理解水平。教師在課前要精心備課,廣泛地挖掘聽力教材資料,并進行有效拓展,涉獵多種聽力技巧,由簡到難,有梯度地整合課程資源。在聽力訓練時,教師應明確地告訴學生聽力訓練不是被動地聽語言材料,而是主動吸取信息,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在聽力訓練中都能獲得成功的體驗,使他們樹立自信心,克服心理障礙,在積極主動的思考過程中,教師有針對性地、耐心地幫助部分有困難的學生糾正錯誤,改變不良的聽力習慣。教會學生聯系上下文,根據談話場景和環境,揣測說話意圖,理解講話人的思路,捕捉關鍵詞語,并且在做到聽、記相結合,強化重點記憶,記錄時要有針對性,要有重點、有技巧、有意識地采取一定的策略,從而提升學習效果。
三、重視語言知識的傳授
初中教師應該特別重視音標教學,無論是聽還是說都離不開語音,語音是聽的基礎,而語音與詞匯、語法都有著密切的聯系。發音的正確與否直接影響著詞義和句意。因此,標準的讀音能促進學生語言表達能力,而且有助于英語聽力的提高。所以在教學中教師應該加強語音教學和語言基礎知識的教學,為學生語言習得打下良好基礎,促進其聽說讀寫綜合能力的提高。
四、開辟課外練習聽力的天地
為學生開辟良好的語言環境。良好的語言環境是練習聽力的基本保證,有趣的各種活動是訓練學生英語聽力的根本保障。舉辦豐富多彩的第二課堂活動,作為重要的教學輔助手段,有利于激發興趣,開闊視野,發展智力和個性,培養聽說能力。在校園里開辟英語角,英語角是一種最具群眾性的活動形式,其目的是為全校學生提供一個課外提高英語交際能力的場所和條件,彌補課堂教學的不足,促進學生知識向技能轉化。在英語角活動中,強化了學生的聽說能力。舉辦故事會時教師選擇不同層次的有趣的故事,教師堅持上課之前給學生讀英語故事,學生只需認真地聽故事。這樣學生通常希望聽到日常生活故事,因為會產生像看電視連續劇時所產生的興奮。除此之外,還有其他的活動,如“英語口語大賽”“英語朗讀比賽”“英語演講大賽”等活動來訓練學生的聽力,逐漸養成聽力習慣,提高學生的聽力水平。
總之,聽力教學作為語言教學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應該注重實踐,在實踐中去聽,在實踐中掌握技巧、策略,在實踐中不斷提升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