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現代教育信息技術的日新月異,經濟全球化的進程高速發展,全社會對教師、教育的期望空前提高。教師職業備受關注。新時代下如何對教師做出客觀、科學的評價,是關系到基礎教育、教學發展及學校和諧穩定的根本。只有構建科學合理的評價機制,才能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
關鍵詞:內涵;廣泛性;可操作性;專業化發展
一、專業化和教師專業化發展的內涵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為教師的專業化發展搭建了一個堅實的平臺,那么,什么樣的教師才是適應新時代教育教學的專業化的教師呢?說起教師這個職業,人們總是對她充滿許許多多的贊美,好像披著光環一般。古人云:“傳道、授業、解惑”,教師職責第一位的就應該是“傳道”。分別從扎實學識和仁愛之心方面講述怎樣才能成為一個好老師。鑒于此,我們對教師專業化發展的理解有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教師主觀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的“傳道”的專業成長過程,這就要求教師不僅僅只把教育當做一份職業,當做一份謀生的職業,而是作為自己人生的一項事業。只有當你把教育職業當作事業來做,才真正能做到愛崗敬業,關愛學生。這樣的教師肯定是優秀的教師。另一方面是客觀的、外在的能夠促使教師專業成長的過程和評價職能,這是教育行政部門、學校為了提升教師扎實學識而開展的為給學生“授業、解惑”的各種專業的交流,教學技能競賽、公開課觀摩、優質課評選,還有促使教師達到教師專業標準,促進教師的專業化發展的培訓、學習。因此,學校應該探索建立以促進教師個性特色和創新能力的持續性發展,形成具有個性化的教學特色為目標的評價制度,成為學校工作的當務之急。教師要分析自身的現狀、優勢和趨勢,在評價的主體上、評價的內容和評價的方式等方面進行全方位的思考,建構科學的、發展的評價制度體系,促進教師向著專業化發展。
二、對教師專業化發展評價的主題要有廣泛性
首先,學校的領導、管理者應首當其沖、身體力行,幫助被評價教師樹立發展的信心,明確發展的方向,優化發展對策,從而促進和帶動教師的專業化達到新的更高的發展目標。領導評價可通過制定教師考核方案、平時表現、教學常規檢查記錄等方式進行。可用評課、面談、座談或教師述職的交流方式,領導評價時要實事求是,領導的認可是教師自信心產生的動力,可以很好地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
其次,同事互評。俗話說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同事佩服是教師教學激情、教學自我成就感產生、獲得自我認可的原因之一。但是這種評價更多的是一種口頭的評價。對于被評價教師認識自己工作態度、能力比較主觀,比較隨意。當然,學校組織的通過公開課觀摩研討、民主測評表、年度述職工作測評,還有教研組、年級組、同科教師開展的交流等等?;ピu可以形成相互學習和借鑒,同時增進教師之間的信任、了解和感情,團結協作。促進教師共同進步、專業化發展。
再次,要鼓勵被評價者積極進行自我評價。教師是被評價者,同時也是評價者,在教育教學評價中,應強化教師的主體地位,教師要善于個人自我反思,發揮教師的自我評價作用??山Y合學校階段性考試深入地分析領導、同事的評價意見,結合學校年度考核調整自我發展的目標,實現可持續、專業化發展。
最后,家長和學生對教師的評價。學生滿意喜歡,家長認可,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學生是教師服務的對象,是教師工作結果的直接體現,因此家長、學生對被評價教師的評價更具有直接性和現實意義,在實施教學評價工作中,開展“以學論教”的課堂評價。一方面彰顯教師的專業素質。另一方面注重尊重學生、家長評價權利,讓學生、家長敢說,提供學生、家長評價的機會;評價方式包括學生評教活動,問卷調查,學校把家長、學生評價所反映出來的問題作為改進教師課堂教學方法的重要依據。
三、教師專業化發展評價方式要有可操作性
發展性評價體系要求對教師評價的主題要有廣泛性,更應該做到對教師評價的可操作性。評價是面向一所學校全體教師的。
教師專業化發展評價方式要從評價道德規范、教學常規、研究與提高、教育教學成果、專業知識、學歷提高、業務能力、工作量、特色工作、其他等方面進行。學校量化考核是一種常見的評價方式。一般從“德、能、勤、績”幾個方面進行。在“德”方面如果在年度中沒有大的違紀違規、工作失誤就可以是滿分,而出現工作失誤則有嚴格的扣分標準。如關心學生、熱愛學生,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如出現體罰現象,造成家長上訪或到校取鬧,有記載,有扣分。再比如,在“績”方面。發表一篇國家級、省級、市級論文有嚴格的區分標準,上公開課、參加課堂評優、教研工作交流,都有具體的可行性,可操作性,而且這個操作是公開的、透明的。這樣才能充分調動被評價教師的積極性,并在評價過程中獲得相應的提高,從而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
總之,教師的專業化已經是新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教師職業從經驗化到專業化,經歷了一個發展漸進的過程,每個教師在這個發展過程中要認真學習,更新觀念,努力探索,大膽實踐,提高教育教學質量,聯系學生實際和地域特色情況向著科學化、全面化、綜合化、多樣化改進,以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
作者簡介:王盛基(1977—);男;籍貫:甘肅涼州區;民族:漢;學歷:本科;職稱:中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初中教育;單位: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新華鎮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