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淑敏
數學概念的形成,是一個不斷建構與解構的反復過程。微課程教學法引導學生課前自主學習,課堂內化知識,不斷建構與解構數學概念。這種教學模式很適合數學學習,能夠很好地幫助學生理解概念并掌握概念的內涵與外延,達到概念教學的目標。以“認識平行四邊形”為例,分享實踐探索的成果。
一、問題引領過程,讓概念自主建構
1.學前調查,找準認知起點
數學是與生活緊密聯系的學科,在學生學習“認識平行四邊形”之前作了一項調查:
(1)你聽說過“平行四邊形”嗎?
(2)請你找出下面圖形中的平行四邊形
(3)平行四邊形有什么特點?
調查情況:100%的學生聽說過平行四邊形,并做出了正確選擇。反映學生有“平行四邊形”的知識經驗,能夠正確認識平行四邊形的表象。
2.目標管理,明確學習要求
基于上述調查分析,提煉出達成目標:
(1)理解平行四邊形的含義;
(2)掌握平行四邊形的特征,并會動手操作進行驗證;
(3)認識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并且能夠正確畫出底所對應的高;
(4)通過操作活動理解平行四邊形容易變形的特性。
3.問題導向,自主建構概念
基于課前調查和達成目標,設計如下問題,引領學生自主建構概念。
問題一:什么叫平行四邊形?
問題二:平行四邊形的邊有什么特征?平行四邊形的角有什么特征?你可以用什么方法驗證?
問題三:平行四邊形有什么特性?舉舉生活中利用平行四邊形這種特性的例子。
問題四:什么是平行四邊形的高?什么是平行四邊形的底?想一想,平行四邊形有多少條高?
二、錄制配套視頻,支撐概念自主建構
1.創設情境,借助生活體驗學習概念
視頻中,出示生活中有平行四邊形的圖片,如:防盜網、地板磚、竹籃、樓梯扶手、籬笆等,讓學生從圖中找出平行四邊形,感知平行四邊形的特征。結合生活實際和知識經驗逐步引入概念,符合小學生心理特點和認知規律,有利于抽象的數學概念具體化、形象化,便于學生理解,能激發學生思維和探索新知的欲望,調動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2.數數“邊”“角”,為掌握“特征”做鋪墊
視頻出示一個平行四邊形。在通過數“邊”“角”,很容易揭示什么是對邊,什么是對角,為認識平行四邊形的特征做好鋪墊,可謂一舉多得。
3.研究“邊”“角”特征,掌握研究方法
研究圖形的特征,一般都是從邊和角入手。屏幕出現平行四邊形的對邊無限延長,卻不相交,說明平行四邊形的對邊平行。平行四邊形的兩條邊移動完全重合,證明對邊相等。
4.示范操作,幫助認識底和高
通過文字和畫面同步出現的效果,說明平行四邊形底和高的概念。同時插入一段教師畫不同底邊上高的視頻,使學生對原有概念的理解更加深入,也容易學會畫高的技能。
5.擺小棒,了解平行四邊形的特性
用四根小棒可以擺不同的平行四邊形,再拉一拉平行四邊形框架,會發生形狀變化,幫助學生感悟“平行四邊形容易變形”的特性。
從完成自主學習任務單的情況來看,學生都能正確回答任務單中的問題,說明微視頻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建立平行四邊形的概念,也證明“問題引導+視頻支持”能有效地幫助不同的學生達成共同的學習目標。
三、依托動手操作,理解內化概念
1.在“做圖形”中解構概念
在課堂教學中,把“檢測”設計成“做圖形”的活動,通過在釘子板上圍一圍,方格紙上畫一畫,小棒擺一擺,幫助學生內化對平行四邊形概念的理解。在“做圖形”的過程中,提供給學生不同的學具,有小棒、釘子板、方格紙、三角尺等。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運用不同學具制作平行四邊形,每個學生都有觀察、操作、分析、思考的機會,使課堂成為自由的活動空間。
2.在驗證中重構概念
數學的學習要讓學生學會驗證的方法,因此,第二個環節是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來驗證平行四邊形邊的特征。驗證的過程,是學生重構平行四邊形概念的過程,又在分享展示過程中通過梳理強化對平行四邊形特征的理解,還掌握了研究的方法。
3.在想象中鞏固概念
經過前面的制作、驗證,學生對平行四邊形的認識越來越深入,此時可以挑戰更高難度。想象練習:在方格圖中出現三個頂點,讓學生移動第4個頂點,使四個頂點能構成一個平行四邊形。這需要想象,又在想象中鞏固對平行四邊形認識。
4.在游戲中發展概念
接下來的“我說你猜”,老師說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圖形的特征,讓學生猜測是什么圖形。在猜的過程中,學生發現平行四邊形的特征長方形和正方形都有,長方形和正方形其實是一種特殊的平行四邊形,這樣就加深了對它們之間的從屬關系的認識,鞏固了對平行四邊形特征的認識。
四、設計“微項目”,重視概念在生活中的應用
概念教學一般應遵循“從生活中來→抽象成數學模型→到生活中去”的過程,強調從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用數學的思維方式去觀察、分析問題,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并嘗試解決的過程。
結合當今社會停車難的問題,設計了改造停車場的模擬情境。通過微視頻介紹三種停車位及其設計標準:垂直式停車位、平行四邊形停車位和一字型停車位。要求各小組根據本組拿到的停車場的實際情況權衡利弊設計停車位。展示的時候,小組推薦的代表侃侃而談,介紹設計停車位的原因,展示設計成果。
實踐證明,微課程教學法倡導的翻轉課堂本土創新有利于建構數學概念。課前厘清概念,課堂上按照“最近發展區”步步深入,內化知識,并且把外部操作活動與內部智力活動緊密結合,順利完成數學概念建構,并且運用所學解決真實問題,有效提高數學綜合能力,發展數學核心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