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夢佳
語言作為交流和實踐的重要工具,對推動個人的社會實踐有著關鍵的作用。在語言學習的過程中,學習者必須要注重與他人之間的交流和互動,通過獨立思考和互相學習來真正地掌握語言學習的精髓和內涵。因此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要將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相結合,通過不斷的交流來真正地提高學生的語言綜合應用能力。
一、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現狀分析
我國素質教育提出學生是學習過程中的主體,老師則是課堂的引導者和組織者,老師需要積極地創造各種互動的機會,鼓勵和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和實踐,不斷地提高互動活動的數量和質量,保證英語教學的效果和水平。但是從目前來看,許多老師在教學實踐中還沒有樹立良好的互動意識,從而導致學生對老師的依賴性比較強,往往只能在老師灌輸知識的情況下被動學習,這一點不僅不符合我國新課程標準的實質要求,還難以讓學生在實踐和感悟中領會英語學習的概念和核心要求。
二、加強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有效互動的措施
1.加強師生互動,調動學生參與積極性
結合相關的實踐調查可以看出,許多小學英語老師在實踐教學的過程之中直接忽略了學生的參與權,導致實際的學生互動程度相對比較低。為了能夠積極地突破這一不足,老師需要以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為切入點,不斷地擴大互動的廣度和深度,充分考慮每一個學生的參與需求,積極地設置不同的挑戰任務和挑戰目標,鼓勵和引導學生在語言運用的過程中提高個人的邏輯思維能力。當然小學生個人的自我控制意識相對比較差,缺乏自律的能力,對此,老師需要將有趣且富有一定挑戰性的活動融入現有的英語課堂教學之中,保證教學活動和教學內容的設置能夠在第一時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在主動參與的過程中提高個人的實踐動手水平。在完成前期的主體學習任務之后,老師需要將不同的教學環節相融合,以多媒體教學、情境教學、小組互動教學為切入點,為學生提供鍛煉的機會,保證學生在主動分析和實踐時掌握英語學習的精髓和內涵,更好地尋求老師的幫助,學會在生活實踐時與他人用英語進行溝通。
2.提升互動效率,科學互動
互動教學不僅符合我國素質教育的實質要求,還體現了教育教學的規律和內涵,老師需要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分析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和水平,采取有效互動措施,對學生進行科學的引導,只有這樣才能夠保證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的有效性和合理性。在實踐運作時老師首先需要根據學習情況選擇合理的互動形式和內容?;颖容^復雜,老師需要以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為前提,明確教學內容和教學的操作要求。另外,如果老師忽略了對學生學習情況的分析,那么就會制約學生的主動參與。當然,學習情況的分析和了解需要以師生之間的良好互動為切入點,如果所設置的互動內容難度較高,那么就會導致學生缺乏一定的參與積極性,同時在理解和實踐上存在諸多的困難以及障礙,老師需要循序漸進,選擇一些互動規律比較強的內容,按照學生目前的認知規律進行合理的選擇,從整體上促進教學質量。
其次,老師需要保障指令和示范的清晰度和有效性,實現學生之間的良性互動,為了能夠營造一個和諧的互動氛圍。老師應該站在學生的角度,明確前期的制度和規范,采取前期示范的形式來引導學生,保證學生能夠朝著正確的方向進行自主學習和互動學習。另外老師還可以積極引導學生關注重點內容,在吸引學生注意力之后發出清晰的指令,在反復鍛煉的過程中更好地實現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
3.營造自由輕松的學習氛圍和情境
要想保證學生真正將個人的主觀能動性融入小學英語學習之中,老師首先需要注重營造民主寬松的課堂教學氛圍,為學生在課堂之中的互動提供更多的依據和保障。但是長期的應試教育導致許多老師已經習慣了個人對學生的主導和控制,學生只能夠執行老師的命令,被動接受老師的引導和灌輸,這種忽略學生主體性的教學模式不僅不符合素質教育的實質要求,同時還難以真正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現在有的課堂教學過于流于形式,難以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對此,老師需要注重角色的互換,在與學生進行互動和溝通的過程中主動為學生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實現互動形式的多樣化。
總之,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有效互動符合我國素質教育的實質要求,能夠更好地提高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和表達能力,在教學實踐時老師需要立足于目前學生英語學習的實際情況,采取恰當的策略和手段,積極營造良好的互動氛圍。
參考文獻:
[1]黃碧華.如何促進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有效互動[J]. 基礎外語教育,2011,13(2):73-77.
[2]楊麗鳳.用互動點亮英語課堂:淺談如何促進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有效互動[J].英語畫刊(高級版),20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