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朔雯 周家地
摘 要:本文分析了大學生創新創業的現狀,指出了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中存在的問題:大學生創新意識薄弱、師資力量單薄、不能抓住創新創業教育的重點、醫學生普遍功課重,沒有時間參與了解前沿技術等,提出了解決路徑:加強創新意識的培養、多參加各類創新創業大賽、結合社會實踐以及實習等活動、關注行業的發展、了解前沿技術為創新創業打下基礎。
關鍵詞:創新;解決路徑;前沿技術
在李克強總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號召下,創新創業已然成為一股熱潮,創新創業日益成為提升綜合國力的重要手段。大學生作為最具創業活力和潛力的群體,必當響應總理的號召,在努力學習專業知識的同時,積極投身創新創業活動。
當前,我國高校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方式仍存在一些問題,學校各種創新創業比賽很多,有的學生熱衷于參加,但似乎忘了初衷,為得到獎項而比賽。學生的創新能力培養并不理想,思維活躍,但缺少一定的創新性;有靈感,但缺少創新能力 等。因此,分析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現狀,尋找大學 生創新能力培養的路徑,有比較積極的意義。
一、大學生創新創業分析
(一)創新的價值。創新是社會進步及人類發展的不竭動力,創新的實踐中,創新意識具有先導作用,沒有了創新意識,創新活動就是無本之木,無水之源。正是有了創新意識的指導,從古至今,人類都在進行著自覺或不自覺地創新,自上世紀中葉,才對創新有了系統性的認識,創新被付諸于成果進一步應用于世界的各個領域,有力的推動著整個世界的發展。時代的飛度發展,國與國的競爭進一步的加強,各個國家都認識到了國與國的競爭就是人才的競爭,人才的競爭就是人的創新能力的競爭,要培養較高的創新才能的基礎是要有高度的創新意識,一個社會,只有具備了高度的創新意識,才能充分發揮創新理念的作用,不斷取得進步和發展。[1]
(二)大學生創新創業的現狀
創新是第一動力,要勇于投身創新創造。創業是一種理念和精神,敢于創新,勇于接受挑戰,能創造性的把握機會來創造價值的認識。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意義本身影響是深遠的。由教育部主辦的“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團中央主辦的“創青春”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教育部與團中央聯合主辦的“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和創業計劃大賽是我國目前針對高校大學生開展的三大創新創業品牌大賽。獲獎作品和概念均能獲得風投公司的投資或者中大型企業的青睞。大學生活躍在創新創業的第一線,為社會注入了活力,驅動經濟的發展。[2]
二、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中存在的問題
(一)大學生創新意識薄弱
大學生創新意識薄弱,缺乏自主創業觀念。在中國傳統教育教學模式 影響下,很多學生更習慣于“老師教、學生學”的學習方式,缺乏自主創新精神,不能對某件事物提出 新鮮的想法。對于學校開設的創新創業指導相關課程,。甚至有一部分學生錯誤地將創新創業理解為,不能將創新創業擺在一個正確的位置,沒有意識到它 的真正意義。盡管學校定期開展大學生創新創業競賽以及相關活動,但多數在校生依然表現出事不關己 的態度。? [3]
(二)師資力量單薄
高校普遍存在師資力量單薄,不具備專業的創新創業教育團隊。大部分高校缺乏從事創新創業教育的專職教師,所以授課老師多是由其他學科領頭 人或班級輔導員擔任。授課教師沒有強大的專業知識做基礎,容易造成學生所接受的創新創業知識不全 面,學生無法理解創新創業的重要性也是理所當然之事。即使授課教師擁有足夠的專業知識,但是本身 缺乏創業經驗,上課完全引用案例而沒有實際創業過程,不具有說服性,不足以獲得學生的信任。[3]
(三)不能抓住創新創業教育的重點
調查發現不同年級和專業的學生其創業意愿有所 區別,因此學校應針對性地開展創業教育。低年級學 生對創新創業整體認知不高,教育重點應該放在創新 創業認識上,進行理論教育,讓學生系統地理解創新 創業基礎知識,樹立正確創業觀,在實踐上可以要求 低年級學生參與創新創業實踐;而對于高年級的學生 因基本知識結構逐漸完整,自我認知不斷增強,可安 排其創新創業項目,突出創業實踐。? [4]
(四)醫學生普遍功課重,沒有時間參與了解前沿技術
現代醫學越來越強調成果的創新和轉化,電子信息技術與臨床醫學結合、交叉學科的發展已經成為電子科學技術向深度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醫學發展的未來,沒有信息技術,一個現代化醫院連常規工作的開展都寸步難行。醫學生普遍功課重,沒有時間參與了解前沿技術。應該培養基礎知識厚、專業能力強、綜合素質高、具有國際視野、社會責任感和健全人格的“高精尖”復合型醫學人才作為自己的目標。
三、醫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途徑
(一)加強創新意識的培養
提升大學生對創新的認知,大力開展創業教育。隨著“雙創”的興起,,學生對創業有一定的認知,但沒有進行系統的創業教育,學生缺乏系統理論知識。需要加強創新理論教育,在學生的課程體系里面融入創新知識的課程,針對所有大學生進行系統的創新教育。加強創業實踐落實,通過學生社團、學生會和創業教育機構等組織,推進和開展形式多樣的創業實踐,大范圍推動和重點組織學生參與創業實踐。 [4]
(二)多參加各類創新創業大賽
當前比較受人關注的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有互聯網+,
挑戰杯、大學生大槍大賽等。
同學們可以組隊參賽,經過從校級到省級最終到國家級競賽的層層篩選,過關斬將,參賽者可以不斷磨煉和提升自身的創新技能和開拓創新思維,在不同的平臺上與創新型人才充分交流。各類競賽旨在提供我國高校育人成果展示平臺,激發廣大大學生崇尚科學、銳意創新、迎接挑戰、磨煉自我,培養當今社會所需的創新型人才[1]
(三)結合社會實踐以及實習等活動,關注行業的發展
目前醫療與信息的結合是一個趨勢,如浙江大學校長的研究方向就是腦機結合,浙大的學生可以利用時間去浙大腦機接口實驗室參觀。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充分利用信息化技術,大力推進醫療機構“最多跑一次”改革,形成了“掛號靠預約、就診準點到、繳費全自助、復診在線看、藥品送到家、手續一站式”的全新就醫格局,在全省乃至全國都具有開創性意義。這是醫院在推進數字化醫療的基礎上,對“互聯網+醫療”的積極探索實踐,引領了互聯網醫院標準建設的風向標。
(四)了解前沿技術,為創新創業打下基礎
電子信息技術的高度發達,大數據、互聯網、人工智能等等一個一個的新一代信息技術與醫學的交叉滲透使得人類有可能把傳統醫學與現代醫學整合起來出現一個全新的新醫科的時候了,也就是人類可能會開始去迎接所謂的醫學的第三個階段的到來了。
移動醫療也是蓬勃發展,有各種平臺如:春雨醫生,平安好大夫,丁香園等。平安好醫生的未來模式:讓平安好醫生連接用戶、醫生、保險公司、醫保、醫院、診所、檢驗檢測機構、新興智能設備及各類健康服務提供商,構建互聯網健康管理+醫療生態圈,打通疾病預防、疾病醫療、疾病支付、病后療養的各個環節,由此拓寬移動醫療領域的服務場景和收入來源。
這些相關技術的了解與探索非常亦必要,甚至比一些傳統的醫學課程更重要,因為一個嶄新的時代已經到來。
參考文獻:
[1]林佳,林曉明.基于“挑戰杯”競賽培養大學生創新能力的探索[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8-09.
[2]謝川,紅帆 .高校培養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策略的思考 [J]現代商貿工業. 2018.32 ,95-96.
[3]陳燕媚,黃鎖義.“互聯網+”背景下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研究[J] 微量元素與健康研究.2018.10.
[4]楊樂寧、鄭貴軍.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調查分析及建議[J]教育教學論壇.20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