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波
(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江蘇 南京 210023)
20 世紀末以來,國內外高等教育界逐漸提出應用型人才培養為重點的新趨勢。高職院校作為承擔我國應用型人才培養的主體,正逐步形成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產教融合的現代教育體系。高職院校要服務地方經濟與行業,以培養解決生產實際問題、適應社會多樣化需求的應用型實踐創新人才為目標。然而,現階段高職院校因缺乏與企業溝通,校企合作開展不深入,培養的畢業生與企業崗位的實際需要有不小的差距。如何提高學生的職業核心能力是提高就業競爭力的關鍵。2017 年12 月19 日,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產教融合的若干意見》提出了深化職業教育改革的決策部署。高職院校如何基于產教融合視角,打破常規,去掉束縛,針對提升學生職業核心能力的目標實施教育教學改革,是當前高職教育發展的重要抓手。
從產教融合的角度看,關注學生的職業核心能力培養具體還是要落實到人才培養方案上。傳統的培養方案制訂過程是先根據調研構建專業課程體系,再基于課程要求確定畢業要求最終形成學生的培養目標。這種正向設計的方法對社會、行業企業的人才需求只能達到適應,不能精準對接。而成果導向教育(OutcomeBasedEducation,簡稱OBE)是一種以學生的學習成果(Learning outcomes)為導向的教育理念,采用的是一種有悖于傳統的一種反向設計方法。根據需求確定培養目標,再到畢業要求,再到課程體系,能夠最大限度滿足用人單位對人才的需求。OBE是上世紀末美國人Spady 等首先提出。該理念要求在課程教學實施過程中應根據對象不同設定教學目標,設計教學過程,進行教學評價,最終培養對象漸次達到培養目標,以保證其教學質量的提高。當今社會隨著產教融合的深入,人才培養質量是當前高職院校生存發展的生命線,人才培養方案的質量關系到學生職業核心能力培養的達成度。
目前我院電子商務專業的培養目標是培養與我國現代產業發展要求相適應的,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的,具備掌握現代信息技術、經濟管理理論與方法、商貿理論與實務、網絡貿易、網絡營銷的理論與知識;掌握電子商務的應用技能;具有高度的競爭意識、創新能力和職業生涯可持續發展基礎的,在網絡客服、網絡營銷、網絡貿易及電子商務平臺的策劃、運營、優化和推廣等第一線工作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據此設置的課程體系見表1 和表2,由職業素質顯性課程、崗位能力課程、專業知識課程三部分構成,通過專業調研和分析,主要存在以下問題。基礎課薄弱,實踐環節有待加強;學生選修課比例過低;學分要求過高。

表1 職業素質顯性課程- 通用職業能力要素對應表
在修訂本次人才培養方案之前,我們根據學院的培養目標和畢業要求制定了專業學生培養目標和畢業要求初稿,在麥可思教學質量管理平臺設置問卷,向核心雇主、行業專家、應屆校友、校友、全體專業教師五類利益相關方發放問卷,收集問卷,計算統計,確定權重。根據調研數據匯總分析確定了專業培養目標及畢業要求并召開專業咨詢會研討定稿。組織核心能力指標定稿會議,討論確定專業核心能力指標及權重。經過調研和多次研討確定了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思路,強化學生的公民意識和規范意識,要求學生具備責任意識和創新思維,突出專業能力與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設置學生活動課程,是對專業人才培養知識體系的補充,將學生活動計入學分,豐富內容,如創新創業、專業技能競賽等。加強實踐環節的教學,激發學生的自主實踐和創新能力。學生活動課程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崗位道德與職業素質,增強社會責任感和團隊協作意識,能培養學生積極健康的心態和良好的心理素質。電子商務專業培養目標:培養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有社會責任感和敬業精神、規范意識和創新思維、進取意愿和合作能力,勝任電子商務領域相關崗位的復合型人才。制訂的人才培養方案主要內容見表3-表5。

表2 電子商務專業主干課程- 職業能力對應表

表3 電子商務專業核心能力及能力指標表

續表3

表4 活動類課程組成和要求

表5 課程與核心能力對應表

續表5
在OBE 理念和國際工程質量認證體系指導下的基于產教融合的人才培養方案突出學生職業核心能力的培養。新的培養方案體現了國家要求+公民準則+職場需求+學校定位+行業特色+人才類型,以學習成果(培養目標和核心能力)統領教育教學活動,形成合力,加強了學生在實踐環節的培養,著實為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