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濤
摘要:新時代如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成為各級黨委和政府的重要工作議題。景德鎮市委、市政府為助推農村集體經濟改革,加速鄉村振興發展步伐,提出了“三權分享、三股分紅、三手合力”的“三個三”模式,加以推行應用,取得一定成效。以“三個三”模式有力推進農村集體經濟改革,加速鄉村振興發展步伐,須加強組織、物質、方法、項目和制度五大保障。
關鍵詞:農村集體經濟;鄉村振興;“三個三”模式;景德鎮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出了“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保障農民財產權益,壯大集體經濟”的重要任務。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對城鄉融合發展、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土地制度、集體產權制度、產業生產經營體系以及鄉村治理體系等方面的改革與發展做出了宏觀規劃,全面擘畫了中國鄉村發展的美好未來。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劃定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時間表、路線圖,明確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目標任務。如何把鄉村振興戰略落到實處,成為各級黨委和政府的重要議題。發展農村集體經濟是實施鄉村振興的重要路徑,是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重要保障。
一、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現狀和存在的問題
(一)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現狀。
據調研統計,景德鎮市近郊村大多數都有村級集體經濟,但主要來源單一,且村級集體經濟總量不大,“造血”功能不強。地方偏遠、資源欠缺的農村集體經濟基本是空殼,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滯后,有待深化改革促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較好的村,農業農村現代化加速推進,農村環境面貌大為改觀,農民生活幸福指數與日俱增,農村公共基礎設施日益完善,鄉風文明程度顯著提升,社會保障體系不斷健全,鄉村治理體系更加完善,鄉村振興戰略落實有效推動。而村級集體經濟發展不好的村、空殼村,鄉村振興戰略實施起來較難,需花大力氣改革創新發展模式,助推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加速鄉村振興步伐。
(二)存在的問題。
一是有的“兩委”班子成員和村民對發展農村集體經濟、振興鄉村的認識有偏差、意識不夠強。有人認為現在發展農村集體經濟不合時宜,只要發展個體私營經濟就可以。二是農村管理水平滯后和農業技能不強。農村基層組織是農村集體經濟公共財富的管理和支配機構,由于缺乏管理經驗,駕馭市場的能力不足,在發展農村集體經濟上裹足不前,導致有資源條件不會用,有了農村集體經濟也不會管。農業技能缺乏,導致在產業種植和養殖業發展上,沒有能力發展高附加值的養殖和種植企業。三是地理條件限制及可利用資源欠缺。有些農村偏僻,交通不便、資源較少、農村基礎設施和農業技術落后,嚴重限制了農村集體經濟發展和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四是人才極度缺乏。農村懂經濟、有頭腦、有知識、有技術、有闖勁的青壯年人紛紛外出,留守村里的絕大多數是老人和孩子。另外,村委干部存在“風險大、困難多、責任重、薪酬少”的問題,年輕又具有專業管理經驗的人才難以呆得住、留得下。五是缺乏“造血型”經濟發展模式。目前農村集體經濟收入來源單一,“三個三”模式(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三權分享、資源股、資金股、技術股三股分紅、政府有形之手、市場無形之手、百姓勤勞之手三手合力,簡稱“三個三”模式)、資源開發型、產業帶動型、旅游引領型等具有強大發展潛力的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模式,仍處于探索階段,進度落后。六是政策寬度不夠。農村集體經濟在土地使用及融資方面發展空間仍不夠,金融機構貸款控制嚴格,一些農村沒有可抵押的資產,造成資金短缺,制約了農村集體經濟發展。
二、景德鎮市以“三個三”模式助推農村集體經濟改革、加速鄉村振興步伐的實踐探索
景德鎮市委書記鐘志生在市委十一屆四次全會上提出了“三個三”模式,即是“三權分享、三股分紅、三手合力”。其中的“三權”是指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三股”是指資源股、資金股、技術股;“三手”是指政府有形之手、市場無形之手、百姓勤勞之手。這為景德鎮市助推農村集體經濟改革、加速鄉村振興指明了努力方向。
以“三個三”模式助推農村集體經濟改革、加速鄉村振興步伐為指引,有助于鞏固農村基層政權、增強基層黨組織凝聚力和號召力的物質基礎,有助于激發農村各類要素的潛能和各類主體的活力,不斷為農業農村農民發展注入新動能,充分調動各方力量,讓農民手中的土地、社會上資金及技術等資源轉變成資本、股本,幫助農民盡快富裕,推進農村集體經濟改革,壯大發展農村集體經濟,加速鄉村振興步伐,努力實現建設“富裕美麗幸福現代化江西”鄉村振興的景德鎮樣板。
2018年1月6日,景德鎮市委書記鐘志生在馬鞍嶺調研時,結合馬鞍嶺村實際,深入分析了如何將“三個三”模式在馬鞍嶺村落地生根推行。通過將資金、管理、技術、村集體和村民的山林房屋資源、勞動力整合起來,讓村民搖身一變成為“股東”,在對市場調研的情況下,由經營團隊進行統一的整體規劃,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從而實現農村美起來、農村集體經濟活起來、村民富裕起來。
“三個三”模式在馬鞍嶺村具體落實,引起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變革。當地政府對馬鞍嶺村的民居、道路、管網、水系等進行改造優化,公共基礎設施大為改觀。現在馬鞍嶺村環境幽雅、公共設施完善、業態多元,越來越多的人慕名到馬鞍嶺參觀考察、旅游觀光、創新創業。
為充分發揮馬鞍嶺村的陶瓷文化和生態人文優勢,景德鎮市珠山區成立了閑云澗文化產業公司,并與馬鞍嶺農村合作社、蝸牛(北京)景區管理公司三方合作,通過閑云澗文化產業公司來經營村莊,從瓷文化、茶文化、飲食文化、休閑農場等方面入手,規劃開發打造集陶瓷文化、山水、人居休閑、創客于一體的鄉村振興示范點,以“陶瓷+農業+旅游”為抓手,建造鎮窯、恢復水碓、打造大師工作室;在村屋的基礎上進行設計,建立集鄉村與陶瓷元素于一體的特色民宿。以系列活動帶動人氣;以陶瓷文化及農業體驗、旅游觀光休閑,促進餐飲、住宿業發展,形成產業鏈。入股的村民不僅可以參與分紅,還能實現在本地就業。如村民周愛蘭,她以前在市區的酒店打工,沒法照顧孩子。現在周愛蘭在家門口的閑云澗文化產業公司從事保潔工作,每月工資2000多元,加上利用下班時間打掃附近陶藝大師工作室的報酬,她每個月有近4000元收入。
“三個三”模式在馬鞍嶺的推行應用,促使馬鞍嶺村發生了巨變,正在向外界展示著無窮的魅力。馬鞍嶺村環境優化、交通便利、陶藝氛圍更濃厚,村民充分就業創業,收入上升,生活改善,經濟活躍,農村集體經濟不斷發展壯大,鄉村振興步伐提速。
三、以“三個三”模式助推農村集體經濟改革、加速鄉村振興步伐的對策探討
(一)優化村委班子。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辦好農村的事,要靠好的帶頭人,靠一個好的基層黨組織。以“三個三”模式助推農村集體經濟改革、加速鄉村振興步伐,需要有一個好的村委班子,需要有高素質的帶頭人。一是要選優配強村委班子。注重把政治素質好、懂經營、善管理作為選拔黨組織書記的重要標準,選拔任用那些政治堅定、思想解放、事業心強、素質極好、樂于奉獻的“能人”“好人”擔任村干部,使村干部更加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二是要加強教育培訓。加大對村委干部的培訓力度,讓他們深刻領會掌握“三個三”模式要旨,學習科學知識和提升技能,提高管理水平,增強高效辦事能力和駕馭市場經濟的能力。三是要完善激勵機制。把助推農村集體經濟改革、加速鄉村振興步伐納入村干部考核的重要內容,實行助推農村集體經濟改革、加速鄉村振興步伐業績與村干部的收益、任用掛鉤的激勵機制,增加村干部助推農村集體經濟改革、加速鄉村振興步伐的內在動力。
(二)加大扶持力度。
以“三個三”模式助推農村集體經濟改革、加速鄉村振興步伐,需要加大政府和社會力量的扶持,創造良好的環境。一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各級政府需制定更多的優惠政策,從人財物等方面進行幫扶資助,加強村委班子的隊伍建設,加大對農村轉移支付力度,維護和穩定農村基層政權建設,確保農村基層組織正常運轉。二是加大社會扶持力度。完善落實各部門單位幫扶農村制度,把助推農村集體經濟改革、加速鄉村振興步伐作為扶持的重點。農村基層組織要用好管好社會各類幫扶資金,發揮其最大功效。
(三)盤活用好資源。
農村基層組織要對村集體資產資源進行全面清理、造冊登記,統籌管理,通過盤活閑置或低效使用的山塘、水庫、集體房屋建筑、生產加工場地等各類集體存量資產資源,采取村級自主經營、租賃承包等方式實現村集體資產資源利用效率最大化,增加農村集體經濟收入,促進鄉村振興。另外,要做好農村土地資源文章,通過“三個三”等模式多途徑、多渠道、多舉措充分開發利用村集體土地資源。村集體要進行土地整理復墾,開發新增耕地,統一歸村集體管理使用。鼓勵村級組織將合法的存量非農建設用地,以使用權入股、租賃等形式與其他所有制經濟合作社依法興辦第二、第三產業,獲得較好的土地收益,推進農村集體經濟發展,加速鄉村振興。
(四)拓寬開發渠道。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在發展多種形式的股份合作上多想辦法。我們要拓寬開發渠道,探索項目經營之路。每個農村都有其獨特的一面,區位不同、資源不樣,我們在探索以“三個三”模式助推農村集體經濟改革、加速鄉村振興步伐的路徑時應因地制宜、切合實際,做到一村一品。如缺乏開發渠道和發展項目,可加大農村宣傳力度,積極對外招商引資,拓寬開發渠道,盤活資源優勢,大力引進符合科學發展、綠色崛起的項目,有條件的可充分運用推行“三個三”模式,助推農村集體經濟發展,加速鄉村振興步伐。如創辦服務實體,發展農產品電商,修建休閑農莊、農業主題公園和鄉村民宿等,充分利用農村天然的綠色美麗環境轉化為可觀的綠色經濟。
(五)健全管理機制。
農村基層組織要高度重視管理工作,發揮農民監督作用,有效維護村集體和農民的利益。一是要健全財務管理機制。二是要加強民主監督。完善事務公開、民主理財、民主決策等制度,主動接受廣大群眾監督,讓村民參與到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的重大事項決策中來。三是要規范農村集體資產管理。集體資產保值增值要與制度創新相結合,推行“三個三”模式,發揮農村集體資產的最好效益。
(作者單位:江西省中共景德鎮市委黨校)
責任編輯:凌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