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宏 戴益雷 宋笑天
【摘 要】目的:通過開展調查,了解本社區中老年人群糖尿病患病情況及影響因素,為評價該地區糖尿病流行現狀及采取相關干預措施提供依據。方法:采取隨機整群抽樣的方法,選取本社區2015年的中老年居民400例 40 歲以上居民,進行糖尿病問卷調查、體格檢查和血生化檢測,用SPSS21.0統計軟件分析糖尿病的患病率和影響因素。結果:本社區中老年居民糖尿病患病率為20%,其中知曉率10.0%,治療率9%。糖尿病的患病率隨年齡增長呈明顯上升趨勢,且與職業、文化程度、體重指數、飲食習慣、運動習慣有關。文化程度越低,體重指數越大,進食甜食越多,勞動強度越小的患者患病率越高。結論:本地區社區中老年居民糖尿病患病率高,知曉率低,治療率,應對我市居民加強糖尿病科普知識宣傳,減少糖尿病的發病率,提高糖尿病治療水平,對居民的生活方式、膳食結構等采取積極地干預措施。
【關鍵詞】 中老年;糖尿病;流行病學;危險因素
【中圖分類號】R587.1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24-199-01
糖尿病是由遺傳和環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一組以慢性高血糖為共同特征的代謝異常綜合征,目前還沒有找到根治的方法,只能將病情加以控制以延緩病情的進一步惡化[1]。根據WHO 報告,全世界約有1.35億1型和2型糖尿病患者[2]。隨著病程延長可出現多系統損害,導致眼、腎、神經、心臟、血管等組織的慢性進行性病變,導致其功能缺陷及衰竭[3]。中老年居民,作為中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開拓者和引領者,在我們國家的困難時期做出了很多貢獻,然而由于其結構和生理特征隨年齡的改變,針對社區中老年居民這一特殊群體的糖尿病流行病學特征也成為我們研究和關注的熱點話題[4-5]。因此了解本社區中老年人群糖尿病患病情況及影響因素就顯得尤為重要了。提早發現疾病,及時治療,減少并發癥發生,提高全民生活質量,減少我國醫療負擔,成為全國糖尿病治療關注的重點,也是未來學科發展的趨勢[6-7]。本文通過開展調查,采取隨機整群抽樣的方法,選取本社區2014年的中老年居民400例 40 歲以上居民,探索本社區中老年人群糖尿病患病情況及影響因素,為評價該地區糖尿病流行現狀及采取相關干預措施提供借鑒。
1 資料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采取隨機整群抽樣的方法,選取本社區2015年的中老年居民400例 40 歲以上居民,進行糖尿病問卷調查、體格檢查和血生化檢測,用SPSS21.0統計軟件分析糖尿病的患病率和影響因素。均獲得知情同意書。
1.2 調查方法 ①問卷調查: 使用統一制定的調查問卷,由培訓合格的醫務人員詢問和填寫調查問卷,調查問卷的項目包括絕經史、年齡、慢性疾病史等。
②體格檢查: 包括體重、身高、體重指數( BMI) 。
1.3 診斷標準及定義 糖尿病按照1999 年WHO的糖尿病診斷標準[8],職業、文化程度、體重指數、飲食習慣、運動習慣等以被調查者填寫問卷內容為準。
1.4 數據的整理及統計分析 所有數據均雙人雙遍錄入建立數據庫,應用SPSS21.0進行統計分析,率的比較采用x2 檢驗。以P < 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 1 人口學特征 共計完成調查400份,有效調查400份,其中男185份, 女215份。平均年齡(52.34 土12.45)歲。共計確診糖尿病患者80人, 患病率20%,糖尿病知曉率為10.0%, 治療率為9%。
2.2 文化程度 不同文化程度人群患病率有差別,以文盲最高,為30%,大學最低,為15%,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3 婚姻狀況 不同婚姻狀況人群糖尿病患病率不同,已婚人群為22%,其它婚姻狀況人群為18%,兩者沒有統計學差異。(P < 0.05)(見表1)
2.4 收入水平 不同收入水平人群患病率有較大差異,隨收入水平增高,人群糖尿病患病率呈上升趨勢,兩者有統計學差異。(P < 0.05)(見表1)
3 討論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對于糖類的攝入愈加不規范,由此造成的患病也是逐年增加,胰島素缺乏為其首要致病因素。確診糖尿病患者80人, 患病率20%,明顯高于本市地區40 歲以上人群糖尿病的患病率(5.86%),其原因可能與調查對象不同,本調查對象為市區居民而非地級市城鄉居民。糖尿病知曉率為10.0%, 治療率為9%。說明90% 的城市糖尿病病人不知道自己患有糖尿病,這對于我們醫務工作者來說是可怕的,這也突出強調了糖尿病科普知識宣傳的重要性[9]。本次調查結果表明文化程度越低、體重指數越大、進食甜食越多、勞動強度越小的患者患病率越高。表明我們理應加強糖尿病知識宣傳教育,讓社區居民知曉糖尿病的病因與危險因素、臨床表現與防治方法,要對社區糖尿病患者建立個人健康檔案,定期隨訪,指導醫療用藥,積極促進康復,預防出現并發癥;對于高危人群,也要建立健康檔案,培訓預防知識,組織定期體檢,及時發現病人;針對不同人群尤其是中老年人的患病特點,采取相應措施,預防和減少糖尿病的發病[10];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利用各種干預手段提高社區居民的糖尿病防治知識水平和自我保健意識,并轉化為良好的行為,齊心協力,大醫精誠,讓患者家屬感受到了我們工作的熱情和真誠,為全社會防治糖尿病工作做出貢獻,以有效的減少糖尿病的發生。
4 結論
本地區社區中老年居民糖尿病患病率高,知曉率低,治療率低。故而我們應對我市居民加強糖尿病科普知識宣傳,提高糖尿病治療水平,減少糖尿病的發病率,對居民的生活方式、膳食結構等采取積極地干預措施。
參考文獻
[1] 許培培,楊帆,張琳,王春,向全永.我國職業人群糖尿病流行病學研究進展[J].職業與健康,2018,34(15):2152-2154+2160.
[2] 王鏡伊.老年糖尿病的流行病學研究進展[J].中國衛生產業,2018,15(17):187-188.
[3] 牟嚴艷,葉中慧,林梅珍,李宗健,朱芳慧.廣西梧州市萬秀區城鄉居民糖尿病流行病學調查[J].糖尿病新世界,2018,21(14):1-2+5.
[4] 張軍,單金英.社區人群糖尿病及代謝綜合征的流行病學分析探討[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8,5(27):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