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會
摘 要:物理學科知識和我們的日常生活和社會發展有著很大的關聯,因此,學校教學需要重視對物理課程的教育,并且注重對學生物理學習能力的培養。初中物理作為物理知識學習的初級階段,對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學校教育需要牢牢抓住這個關鍵階段,加強對初中物理知識的教育。本文就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展開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初中物理教學 培養 學習興趣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8)12-0-01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注重對學生興趣的培養,從而激發學生對物理學科的探索和研究,不斷完善自己的物理知識,并且將學到的內容有效的運用到生活中。因此,教師需要轉變傳統的教學模式,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來增強學生對物理學習的興趣和喜愛。本文就物理學習興趣的培養,展開了研究,希望可供學校的物理教學參考。
一、學生興趣的培養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重要意義
物理課程是一門艱澀難懂、并且乏味抽象的學科,因此,在教學時,需要注重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促使他們在自主學習和研究的過程中,取得理想的成績,并且獲得精神上的滿足。同時,培養他們對物理學習的興趣,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學生的聽課效率,促使他們聚焦注意力,加強對問題的思考和分析。此外,培養學生的物理學習興趣,也有助于加強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因為物理知識來源于生活,又運用于生活中,具有一定的實踐性,因此,學生對物理知識的興趣,會促使他們根據所學的內容加以動手實踐,并且將它們合理的運用到生活實際中,從而提高教學效率。最后,學生在掌握了一定的物理知識之后,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可以激發他們運用所學的物理知識,來解釋生活中的物理現象,并且有助于對他們自主研究和創造能力的培養,從而極大的提高他們對物理知識的應用能力。
二、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1.利用物理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物理教學的過程中,為了活躍課堂氣氛,提升教學效果,教師可以創造一個物理情境,引發學生的思考和探索,從而促使他們在尋找答案的過程中,獲得一定的物理知識。而且運用情境教學的方式,也可以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加快他們對物理知識的消化和理解。教師根據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物理現象,在物理教學過程中,綜合分析教學進程和教學目標,從而提出一些有趣味性、知識性的物理課題,然后創建一個輕松的物理情境,促進教師和學生的學習和交流。如:在講解和壓強有關的知識時,發給每個學生一盒火柴,讓學生取出一根使勁按壓,這時候可以問他們:“你們有什么感覺?”同學們會異口同聲的回答感覺很疼,這時,再讓他們同時取出六根火柴進行同樣的動作,再一次問他們的感受,“你們這次有什么感覺?”,同學會回答有點疼,但是沒有之前厲害,然后再增加火柴的數量,詢問他們的感受。最后,向他們講解原因,并且讓他們意識到壓強和壓力與受力面積的關系,從而增加他們和壓強有關的知識。
2.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開展物理教學
初中物理知識由于其學科性質,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理論性,因此,僅僅依靠對課本知識的講解,無法確保學生對所學的物理概念有一個明確的了解。所以,在物理教學的過程中,需要根據學生的日常生活,將抽象的物理學科知識,貫穿到其中,從而逐漸加深學生對物理學科的認識,并且進一步提高他們學習物理的興趣。例如,在生活中我們騎自行車時經常會遇到這種情況,在騎行一段時間過后,我們已經不再蹬腳踏了,但是車子還是會再往前走一段時間才停止,這是什么原理呢?這時候,老師就可以引入“慣性”的概念,并且展開對“慣性定律”的教學,向學生解釋車子之所以在停止騎行之后,還會再往前行駛一段距離,就是因為受到慣性的作用,從而加深學生對慣性相關知識的理解和分析,并且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促使他們對物理現象進行探索和實踐。
3.借助物理實驗,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對物理學科進行講解和教學的過程中,將物理實驗有效的引入到課堂教學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通過演示實驗現象,來加深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并且借助直觀的、可觀看的物理實驗,來詮釋抽象難懂的物理知識,可以極大的激發學生對物理的學習興趣和好奇心,從而促使他們聚集注意力,提高課堂聽講的效率。而且,物理學科本身就是以實驗為基礎的,因此,將物理實驗有效的運用到物理課堂上來,可以充分利用實驗條件,加深對學生物理知識的講解,具有重要意義。例如:教師在課堂上可以演示“瓶吞雞蛋”的實驗,首先將一個浸泡過酒精的棉花團放入瓶子中,然后再取出一個煮熟了的雞蛋,將其剝皮,放在瓶口處,這時候引導學生觀察雞蛋的變化,并且向他們提出問題“雞蛋會不會被瓶子吞入其中”,有的學生覺得瓶口的內徑太小,雞蛋不會被吸進去,也有少部分同學覺得雞蛋可能會被吸入進去,但他們卻不明白其中的物理知識。最后,在棉花燃燒完之后,大家可以看到雞蛋被吸入到了瓶子中,這時,教師就可以向他們講解,這是由于蘸取了酒精的棉花在瓶子里燃燒時,逐漸將瓶中的氧氣吸收消耗,最終導致瓶內壓強降低,外界壓強較大,然后瓶口的雞蛋就被外界的壓強壓入瓶內。通過這樣的實驗,可以有助于活躍課堂的教學氛圍,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索興趣,促使他們根據實驗現象,掌握一定的物理知識,并且增加他們的求知欲望和動手能力,促使他們在親自演示和操作實驗的基礎上,獲得相關的物理知識,并且加深了他們對相應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總之,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注重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有助于激發學生對物理學科的喜愛,并且極大的的提高物理成績。因此,教師在物理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從學生的基本情況出發,不斷創新新的教學方式,并且將物理實驗和理論知識有效的結合在一起,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思考能力。最后,教師還要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素質和教學水平,從而促使教學質量得到改善和提高。
參考文獻
[1]刑立娟. 初中物理教學中怎樣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J]. 生物技術世界, 2015(2):139-139.
[2]馬龍財. 初中物理教學中怎樣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J]. 好家長, 2017(25):194-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