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娜 趙洋
【摘 要】目的:探究術后強化護理在急性心肌梗死行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患者中的應用價值。方法:將2015年10月~2018年04月因急性心肌梗死在我院行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治療的85例患者作為觀察對象,依據患者術后護理方案的不同將其分為常規護理組(對照組)42例和強化護理組(觀察組)43例,比較兩組患者術后護理干預效果。結果:進行術后強化護理干預的觀察組患者術后24h內焦慮、抑郁評分分別為(37.42±3.48)分和(35.46±3.44)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術后自我護理能力測定量表各因素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進行術后強化護理干預的觀察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為9.30%,對照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為28.57%,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5.1629,P=0.0231),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分別為93.02%和76.19%,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4.6470,P=0.0311)。結論:對急性心肌梗死行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患者進行術后強化護理能夠有效緩解患者不良情緒,通過患者術后自我護理能力,降低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提升患者護理滿意度。
【關鍵詞】術后強化護理;急性心肌梗死;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應用價值評價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22--01
急性心肌梗死是(AMI)是冠心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PCI)是治療急性心肌梗死的常用方法之一,通過快速疏通梗死的冠狀動脈來恢復其血供功能,是一種恢復冠脈血流最直接、最有效的再灌注療法之一,具有創傷小、恢復快、治療效果好等優點,但患者術后會不可避免的發生各種并發癥,若處理不當會造成嚴重后果,影響患者的手術效果及預后[1],此次研究我院對探究術后強化護理在急性心肌梗死行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患者中的應用價值展開探究,現總結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 1 臨床資料
選取2015年10月~2018年04月因急性心肌梗死在我院行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治療的85例患者作為觀察對象,依據患者術后護理方案的不同將其分為常規護理組(對照組)42例和強化護理組(觀察組)43例,對照組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8例,平均年齡(63.18±3.29)歲;觀察組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18例,平均年齡(62.73±3.76)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及病情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措施
對照組患者PCI術后進行常規護理干預[2],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患者的基礎上進行強化護理干預,具體操作如下:
①術后生命體征監測:術后持續監測患者心率、血壓、心律等生命體征的變化情況,注意觀察患者神志、面色及伴隨癥狀,若患者出現氣促、心前區疼痛等癥狀立即報告醫生進行處理,觀察患者心電圖ST-T的變化情況,對于存在血壓下降、心絞痛、心律失常等患者適當延長監測時間。拔管前準備好相應藥物,給予足夠血容量,拔鞘管前后密切監測患者血壓,注意觀察患者面色及表情,若患者出現惡心嘔吐、血壓下降、心率減慢等癥狀及時進行處理。
②術后臥床指導:囑患者平臥,右下肢伸直,制動,鼓勵患者多飲水促進造影劑的排出,加強病房巡視的頻率,注意觀察患者病情變化,有無藥物副作用及并發癥發生,做好患者日常生活管理,讓患者平穩度過急性起病和術后臥床期。
③心理護理:出于對手術治療效果的期望及擔心,加上疼痛的影響術后患者常伴有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護理人員主動與患者進行交流,安撫患者的情緒,同時分散患者注意力,緩解患者的不良情緒,了解患者不良情緒產生原因,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幫助患者樹立康復的信心。做好患者術后體位護理,為患者創造一個安靜、整潔的病房環境,提高患者的舒適度,保證患者能夠得到充足的休息及睡眠,焦慮嚴重患者遵醫囑給予鎮靜劑[3]。
④健康宣教: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向患者普及術后注意事項,囑患者注意臥床休息減輕心臟負荷,根據患者基礎疾病及術后恢復情況指導并鼓勵患者進行適當的活動,糾正患者以往不良的生活方式,指導患者正確服藥,提高患者服藥依從性。
⑤并發癥防治:PCI患者術后最常見的出血為穿刺部位滲血及術后應激造成的胃潰瘍出血,術后注意保護好患者動脈管鞘,防止管鞘脫出造成大出血,管鞘拔出后加壓包扎4~6h,患肢制動24h[4]。觀察患者切口敷料有無滲血,咳嗽或排便時按住穿刺部位,防止局部張力過高導致出血。拔出管鞘后患者可能出現低血壓癥狀,因此應提前備好急救用品做好搶救準備。避免患者穿刺部位壓迫時間或患肢制動時間過長,預防血栓的形成,術后1年內患者要維持抗凝治療,告知患者堅持服藥的重要性,囑患者按時服藥,定期檢查。術前可對患者進行床上臥位大小便訓練,鼓勵患者多飲水,預防尿潴留的發生,無法自行排尿的患者可給予導尿并留置導尿管,囑患者多食富含維生素、纖維素的食物促進胃腸蠕動,還可通過腹部按摩輔助腸蠕動,促進患者排便,嚴重者遵醫囑給予患者開塞露。
1.3 觀察指標
觀察比較兩組患者行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后24h內焦慮、抑郁評分,使用自我護理能力測定量表(exercise of self-care agency scale, ESCA)對兩組患者術后自我護理能力進行評估,主要包括四個維度:自我概念、健康知識認知、自我護理責任感和自我護理技能。對比分析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及護理滿意度。
1.4 數據處理
通過SPSS21.0版統計軟件對患者基線資料及實驗數據進行統計學處理,以95%為置信區間,患者焦慮、抑郁及ESCA評分使用( )表示,t檢驗分析,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及護理滿意度(%)進行檢驗分析,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表示為P<0.05。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術后24h內焦慮、抑郁評分比較
進行術后強化護理干預的觀察組患者術后24h內焦慮、抑郁評分分別為(37.42±3.48)分和(35.46±3.44)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數據見表1:
2.2 兩組患者術后ESCA評分比較
觀察組患者術后自我護理能力測定量表各因素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數據見表2:
2.3 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及護理滿意度比較
進行術后強化護理干預的觀察組患者術后出現血栓1例,尿潴留1例,低血壓2例,并發癥發生率為9.30%(4/43),對照組患者術后出現血栓1例,低血壓4例,體溫升高2例,尿潴留2例,便秘3例,并發癥發生率為28.57%(12/42),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5.1629,P=0.0231)。
進行術后強化護理干預的觀察組患者患者護理滿意度為93.02%(40/43),對照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為76.19%(32/42),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4.6470,P=0.0311)。
3 討論
急性心肌梗死行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治療能夠及時有效開通患者相關梗死血管,挽救患者缺血、缺氧的心肌,改善患者心室功能,降低患者死亡率,創傷小,恢復快且手術成功率高,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獲得早期再灌注的首選治療措施[5]。但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較高。
此次研究我院對PCI患者進行術后強化護理干預,通過加強患者術后心電監護、臥床護理、心理護理、健康教育并發癥預防及護理等措施,有目的、有計劃的幫助患者提高對自身疾病及PCI是認識,消除或緩解患者不良情緒,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幫助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患者自我護理能力,減少患者術后并發癥的發生,促進患者術后康復[6],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綜上所述:對急性心肌梗死行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患者進行術后強化護理能夠有效緩解患者不良情緒,通過患者術后自我護理能力,降低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促進患者術后康復,使患者盡快回歸家庭和社會,提升患者護理滿意度,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值得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李冰.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診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的臨床效果分析[J]. 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7,5(25):45-46.
顧淑芳,孫娜,連圍. 急性心肌梗死急診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患者術后早期康復治療的研究進展[J]. 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6,32(11):872-875.
范春艷. 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診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后的早期康復護理[J]. 中國心血管病研究,2014,12(11):979-982.
王簫. 系統護理干預措施對急性心肌梗死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術后康復的影響[J]. 內蒙古中醫藥,2017,36(13):178-178.
傅陽陽,高春紅. 系統心臟康復護理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術后心功能及預后的影響[J]. 中西醫結合護理(中英文),2017,3(11):24-27.
李春華,徐萍. 行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圍術期護理[J]. 中國醫科大學學報,2017,46(2):181-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