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鳴一
【摘 要】目的:探究組胚教學中實施翻轉課堂的可行性。方法:以臨床醫學學生100例為研究對象,時間為2017年3月-2017年7月,隨機分組,其中對照組以傳統實驗教學模式實施組胚教學,實驗組則以翻轉課堂模式實施組胚教學,分析2組教學的結果。結果:實驗組綜合考核成績優良率(84.00%)明顯高于對照組考核成績優良率(58.0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組胚教學中實施翻轉課堂干預,可促進學生多種能力以及學習興趣的提高,且可提高教學的質量,意義重大。
【關鍵詞】翻轉課堂;組胚教學;可行性
【中圖分類號】R32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22--01
組織胚胎學屬于醫學形態學課程,是臨床課程的橋梁。目前,醫學院校主要是采用傳統教學模式來進行組胚教學,雖然可取得一定的教學效果,但是對學生創新思維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實驗操作技能的培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1]。在網絡技術飛速發展的當今時代,源于美國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打破了傳統的教學理念,在國內大中小各級教育機構中掀起了一場教育改革新浪潮。本文從組織學與胚胎學的課程特點、學生素質、課程的傳統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翻轉課堂的優勢等方面進行分析,建議可在部分章節或實驗課內容嘗試采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翻轉課堂是全新教學模式的一種,經研究顯示,翻轉課堂在組胚教學中應用,可獲得較好的教學效果[2]。本研究主要對組胚教學中實施翻轉課堂的可行性作觀察:
1 資料與方法
1.1 資料 以臨床醫學學生100例為研究對象,時間為2017年3月-2017年7月,隨機分組。實驗組中,50例學生的年齡范圍為20歲-22歲,年齡均值為(21.02±0.33)歲,男女之比為29/21。對照組中,50例學生的年齡范圍為20歲-23歲,年齡均值為(21.33±0.28)歲,男女之比為30/20。
2組臨床醫學學生資料對比,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以傳統實驗教學模式實施組胚教學,即教師進行講解,之后學生實施實驗操作,最后學生上交實驗報告。
實驗組則以翻轉課堂模式實施組胚教學,具體為:
1.2.1 課前 在組胚教學前1周,教師即通過微視頻上傳至教學平臺的方式,來通知學生對微視頻的內容學習,并將相關的作業完成,對文獻查閱,提出相關的問題。
1.2.2課中
教師首先進行8min-10min的翻轉課堂干預,對學生存在的問題進行解答和討論,之后對學生的實驗進行觀察,若患者存在困難的情況,則進行相應的引導,在學生對實驗完成后,進行點評。引導學生對討論參與,盡量獨立完成實驗,之后將結果交由教師進行檢查。
1.2.3 課后 學生對實驗報告上交,通過教學平臺與教師進行交流,對實驗的失敗進行總結,拓展閱讀,教師對實驗報告批改,在教學平臺上對學生存在的疑問解答,總結實驗的優缺點,并對課堂設計優化。
1.3 觀察指標 對2組綜合考核成績(總分為100分90分及以上為優秀,70分-89分為良好,60分-69分為及格,60分以下為不及格)作觀察分析。
1.4 數據處理 數據通過SPSS21.0軟件,作統計學處理,其中綜合考核成績優良率等計數資料通過卡方檢驗。若P<0.05,則為統計學有意義。
2 結果
實驗組臨床醫學學生的綜合考核成績優良率(84.00%)明顯高于對照組考核成績優良率(58.0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1:
3 討論
翻轉課堂是教師根據組織胚胎教學的內容來對相關視頻創建,學生在課前對視頻學習,課堂上學生與教師之間進行交流和討論,共同對作業完成的一種教學模式[3]。目前,經教學實踐證實,翻轉課堂的實施,能夠使得學生通過直觀可視化的教學視頻進行學習,在組織胚胎教學中實施翻轉課堂干預,可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組織胚胎教學的內容主要為組織切片觀察,不同組織切片,其均存在相應的體征和獨立性,翻轉課堂可將其制作成微視頻。翻轉課堂對先學后教主張,通過知識傳遞,使得學生在課外完成作業,其可根據自身的能力來對學習的強度和能力把握。翻轉課堂可對學生主體地位突出,教師與學生之間共同討論、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夠促進其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且可提高其問題分析和解決的能力[4]。
雖然翻轉課堂在組胚教學中可取得較好的效果,但是其對于教學條件、學生和教師的要求較高。教師不僅應具有較好的專業知識水平,且要具有微視頻制作的能力,更好對網絡教學資源利用。學生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多數對相互交流意愿以及獨立思考能力缺乏,因此,學生應積極對學習方式轉變。同時,高校中應對投影儀、網絡教學平臺、多媒體進行設置,從而為翻轉課堂的實施奠定基礎。
綜上所述,翻轉課堂應用于組胚教學中,有著較高的價值,可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語言表達能力,使其更好對問題分析和解決,從而提高其綜合考核的成績,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張金萍.微課支撐下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組織學與胚胎學》教學中的應用[J].解剖學雜志,2015,38(2):243-245.
郎尉雅,孫麗慧,張海燕等.翻轉課堂教學法在《組織學與胚胎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衛生產業,2016,13(23):120-122.
王忠華,丁曉慧,蘇秋香等.翻轉課堂與理實一體化相結合教學模式在組胚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下旬刊),2018,12(3):135-136.
張筱敏,趙敏,馮翠屏等.以微課程為基礎的翻轉課堂在生理學課程教學中的應用探索[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5,30(9):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