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利 龍紅霞
【摘 要】目的:對脂肪肝患者血脂異常的生活方式治療及護理干預進行研究。方法:選取2016年6月-2017年2月我院檢查脂肪肝患者45例對其進行生活方式的指導治療并進行護理干預,比較護理前后患者飲食習慣、堅持運動與心理反應良好率的變化,對理干預前后患者的生活滿意程度、身體健康指數和情感指數進行對比評價。結果:護理后患者的健康飲食、堅持運動、心理反應良好率明顯高于護理前(P<0.05);護理干預前后患者的生活滿意程度、身體健康指數和情感指數均高于實行護理干預前(P<0.05)。結論:對脂肪肝患者實行護理干預,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對于脂肪肝的認知程度與治療主動性,使患者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和運動習慣,心理良好反應程度提高;護理干預后的患者對生活的滿意度、身體健康指數、情感指數均高于干預護理前。
【關鍵詞】脂肪肝;生活方式指導;護理干預;治療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23--02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以及人們日常生活方式的變化,脂肪肝在人群中的發病率逐年呈上升趨勢。根據全球的疾病統計數據發現,脂肪肝在成年人中的發病概率在16%-34%,有10%的初期肝炎患者在以后的9年內逐漸發展成為肝硬化[1]。護理干預是針對脂肪肝患者的主要治療手段,在脂肪肝初期一般不需要進行臨床治療,通過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飲食習慣以及保持適當的運動等方式來使脂肪肝病癥逐漸好轉甚至達到痊愈的效果。我們具有針對性的對脂肪肝患者進行護理干預,并對干預前后的治療效果進行對比,分析出護理干預對于脂肪肝的重要治療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我們從2016年6月-2017年2月在我院進行體檢的機關工作人員中選取脂肪肝患者45例,年齡在25-69歲,平均(47.9±2.92)歲,其中男性共41例,女性4例;體重在63-96kg,平均(77.67±3.8)kg;病齡在3-12年,平均(8.9±4.87)年,患者均知情同意進行本次研究,一般資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1.2.1 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針對單純性脂肪肝患者對其因不良生活習慣而導致的病癥后果進行講解,并且告訴患者脂肪肝患病的發展形勢,并基于此,告知患者控制脂肪肝進展的方法。積極鼓勵患者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擁有合理的飲食習慣并且經常進行體育鍛煉,以此保證身體的健康狀態。通過指導教育的方式使脂肪肝患者認識到疾病的發展嚴重性,并且通過保持合理的生活方式對疾病進行有效控制[2]。
1.2.2 飲食護理方面。肝臟是我們身體中最重要的消化腺,在我們體內發揮著對各物質代謝以及解毒的工作,優良的飲食習慣對于肝臟的代謝有顯著的好處,相反,營養過剩及過度飲酒會導致肝臟的負載能力達到上限,長期如此,會引發脂肪肝。對于患者飲食方案的定制可以通過對患者的身高、體重及具體的身體狀況進行科學性、合理性的制定,從而得出脂肪肝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每天攝取的總熱量,結合食品能量轉換表,對(下轉第頁)
(上接第頁)
患者的飲食方案進行合理定制。
1.2.3 對患者運動方式的指導。通過適當的運動可以對脂肪肝病癥的發生進行合理的預防。對于不同原因所引起的脂肪肝患者進行不同的運動方案的定制。將運動量安排在患者能夠接受的范圍內,并且根據實際身體情況來進行運動方式選擇,針對較年輕患者可以使其通過跑步、籃球、游泳等運動方式進行身體鍛煉;對于中老年患者可以使其通過慢跑、快走、廣場舞的方式來進行身體鍛煉。運動時間控制在每天40-60min,最好保持每天進行[3],以脈博的跳動次數,來判斷自己的運動強度。
1.3 觀察指標 分析比較護理干預前后患者飲食習慣、堅持運動、心理反應良好率的改善情況;應用SF-36表對進行護理干預前后患者的生活滿意程度、身體健康指數和情感指數進行對比評價。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應用SPSS18.0進行分析,其中計數進行X2(%)檢驗,計量進行t檢測()檢驗, P<0.05提示有顯著差異。
2 結果
護理后患者的健康飲食、堅持運動、心理反應良好率明顯高于護理前(P<0.05)
護理干預前后患者的生活滿意程度、身體健康指數和情感指數均高于實行護理干預前(P<0.05)
3 討論
脂肪肝的發病原因是體內的脂質代謝出現異常,過度的飲食與不良生活習慣是誘發的主要原因。但是單性脂肪肝具有可逆性,患者一般不需要直接進行臨床治療,在經醫院護理人員進行健康指導后,可以通過改良生活方式的來進行治療,根據分析可知,在進行護理干預前后的健康飲食、堅持運動以及心理反應良好率都有明顯的改善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生活方式改善具體分為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堅持鍛煉身體并且戒除不良癖好,例如吸煙、喝酒等?;颊咴谶x取食物時,盡量要挑選低熱量、低脂肪含量的食品[4];同時要提高身體素質進行合理的身體鍛煉活動,不同人群根據身體素質情況定制不同的運動方案,一般的有跑步、騎車等,以增強身體內熱量的散發,降低體內脂肪含量。另外,研究表明護理干預前后患者的生活滿意程度、身體健康指數和情感指數均高于實行護理干預前,護理干預前后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因此要注重對脂肪肝患者心理健康疏導。在患者得知自己患有脂肪肝病癥后,往往會出現緊張焦慮的心理現象,具體表現為脾氣暴躁、思想懈怠,針對這些不良情緒。相關的護理人員需要對患者進行更多的心理問題上的疏導,加強與患者的交流[5],向患者解釋脂肪肝相關病癥的發病原理及發展走向,并且告知患者病癥可以通過改良生活方式進行合理的治療。
綜上所述,護理人員需對患者提供心理上的支持與引導,并及時告知家屬做好疾病治療配合工作,耐心對患者進行生活方式指導工作,鼓勵患者積極通過樹立健康生活方式的方法進行治療,并且通過合理的護理干預工作使脂肪肝患者改善患病程度,通過運動、健康飲食等方式,來減少體內血脂含量、減少肝功能異常的情況,從而提升對脂肪肝的治療效果。
參考文獻
陳臘梅.脂肪肝患者生活方式的護理干預及效果評價[J].中外醫學研究, 2016,14(9):91-92.
鐘麗梅,李梅艷,楊驥.體檢人群脂肪肝患者生活方式治療及護理干預的效果觀察[J].養生保健指南,2016,13(42):144-144.
劉艷波.淺析脂肪肝患者生活方式的護理觀察[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6, 8(28):227-228.
張媛媛.肝病治療儀對脂肪肝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和護理干預[J].中國醫藥指南,2017,15(5):269-270.
王磊,馮亞楠.中西醫結合治療及護理干預在非酒精性脂肪肝臨床療效觀察分析[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7,5(28):189-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