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昭君
摘 要:精準扶貧是習近平總書記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體現,是新時期黨和國家扶貧工作的精髓和亮點,農村電商物流是精準扶貧的重要載體。正是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提出了在農村電商物流人才方面解決農村貧困人員脫貧致富、共同奔小康的目標。農村電商物流加快了農產品的流通,促進了農產品貿易,可以實現“按需定制”,給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供了途徑。本文從南充農村貧困的基本情況,南充農村電商物流人才培養的重要性,南充農村電商物流人才的現狀和瓶頸以及南充農村電商物流人才培養模式的措施與對策等方面進行分析研究。
關鍵詞:精準扶貧;農村;電商物流;南充
精準扶貧是新時期黨和國家扶貧工作的精髓和亮點,農村電商物流是精準扶貧的重要手段。農村電商物流的快速發展,為農村貧困人口在電商物流方面脫貧致富提供了方向、途徑。農村電商物流是指基于互聯網條件下,服務于廣大農村電子商務的各項各類物流活動的總稱。
一、南充農村貧困的基本情況
南充位于四川省的東北部,人口760萬,是四川省第二人口大市,是成渝經濟區北部中心城市、川東北中心城市,是四川省的農業大市。但是,南充也是革命老區、貧困地區,是一個貧困人口多的城市,有國貧縣4個、省貧縣3個。截至2014年底還有貧困村1290個,貧困人口54.89萬人,貧困人口數量約占全省貧困人口的十分之一、全市戶籍農業人口的十分之一。
在《中共南充市委關于全力以赴打贏扶貧開發攻堅戰確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意見》提出:按照“四年攻堅、一年鞏固、一年提升”的要求,以“2018年基本脫貧、2019年鞏固提升、2020年全面小康”為工作目標,確保全市每年減少農村貧困人口14萬人左右,到2018年基本消除絕對貧困現象,全市54.89萬貧困人口、1290個貧困村脫貧,4個國家扶貧工作重點縣全部“摘帽”。通過精準扶貧,2015年,南充12.65萬人脫貧;2016年,南部、蓬安脫貧摘帽成功通過省級驗收,南充326個貧困村成功退出、13.84萬貧困人口成功脫貧;2017年底,南部縣、蓬安縣已正式退出貧困縣序列,嘉陵區、儀隴縣和高坪區“摘帽”工作已通過省級驗收。閬中市、營山縣計劃2018年“摘帽”。南充794個貧困村成功退出、49萬貧困人口成功脫貧,貧困發生率由2014年的10%下降至1.5%。南充的精準扶貧措施,得到了國務院的肯定,能夠在規定的時間內脫貧致富。
二、南充農村電商物流人才培養的重要性
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的發布,繼續關注“三農”,農村電商物流迎來了快速發展的時期,一方面是國家政策支持,企業大舉布局,另一方面是農村電商物流人才的極其匱乏。因此,加強南充農村電商物流人才的培養顯得尤為重要。
1.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為農村電商物流人才的培養提供了保障
2017年的中央一號文件中提出:推進農村電商發展,開發農村人力資源等。2018年的中央一號文件中提出:深入實施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加快推進農村流通現代化;大力培育新型職業農民;加強農村專業人才隊伍建設等。2015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促進農村電子商務加快發展的指導意見》中提出:大力培養農村電商人才,加快完善農村物流體系。2016年商務部印發了《2016年電子商務和信息化工作要點》中提出:要加大對農村電子商務創新創業的扶持力度,在農村地區開展電子商務百萬英才培養計劃,進一步規范了農村地區電子商務工作。2015年《中共南充市委關于全力以赴打贏扶貧開發攻堅戰確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意見》中提出:健全鄉村商品服務網點和物流配送體系,支持電商企業建立農村電商服務體系,培育一批知名的“互聯網+特色農產品”品牌,實現農村商業網點線上線下全覆蓋;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等。這些政策的出臺,有力地說明了國家、地方政府對農村電商物流人才培養的重視,提高了農民學習電商物流知識的積極性,提高他們的電商物流技能,也是農村貧困人口脫貧致富的重要途徑。
2.實現脫貧致富,共同奔向小康
通過對農村貧困人員進行電商物流知識的學習與培訓,提高實踐操作技能,賣出了農產品、增加了收入,可以實現脫貧致富、共同奔向小康的目標。比如,西充縣雙鳳鎮農民龐亮,通過學習相關的電商物流知識,掌握了一定的電商物流技能,他與妻子馮書涵于2015年3月在淘寶網上創辦“川香土貨”網店。在網上賣土雞蛋、核桃、干豇豆等土貨。他領導創辦的雙鳳鎮電子商務服務中心正式開門營業,農戶的土雞蛋、核桃等都可以通過電子商務服務中心在網站上銷售。這樣,他不僅脫貧致富了,而且還帶動了周邊的農民脫貧致富。
3.提高農民綜合利用電商物流的水平,成為新型職業農民
通過對農村貧困人口進行電商物流知識的學習與培訓、實踐操作,可以提高他們的理論水平和操作技能,提高他們綜合利用電商物流的水平,是實現農村貧困人口脫貧致富、奔向小康的重要途徑。比如,為了使農民進入電商物流行列,西充縣還設立常年培訓班,免費對農民進行“網店入門”、“網店提升”、倉儲、包裝等方面的技能培訓。據統計,已累計開辦各類電商物流人才培訓班100多期,培訓農民一萬多人次,使以往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傳統農民轉型成為“數字農民”、新型職業農民,紛紛利用電商物流平臺創業,使農民擺脫了貧困,實現了致富。
三、南充農村電商物流人才的現狀和瓶頸
近年來,南充電商物流的快速發展,基礎設施的迅速建設,基本上實現了“村村通電話”和“村村能上網”,為農村電商物流的發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1.農村電商物流迅速發展,人才短缺
近幾年,南充市電商物流快速發展,阿里巴巴農村淘寶、京東、蘇寧易購、易田網購等電商物流巨頭紛紛進入南充布局,縣級電子商務物流服務中心、鄉村電商物流服務站、農村網購代理等如雨后春筍般在農村涌現。但是,在農村電商物流的發展過程中,出現了農村電商物流人才嚴重不足,難以適應農村電商物流的發展,阻礙了廣大農民快速實現脫貧致富的目的,制約了農村電商物流的快速發展。根據阿里巴巴發表的《縣城電子商務人才研究報告》顯示,在農村,31%的人缺少經驗管理的理念,20%的人缺乏創業知識,另14%的人沒有設計網店的能力。在這種情況下,靠投資不能解決農村電商物流發展的問題,必須大量培養農村電商物流人才,這才是重中之重。
2.農民文化水平低,年齡偏大
農村電商物流人才的培養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也是一個極其復雜的系統工程。根據我們的調查,南充廣大的農村地區,年輕人基本上都外出打工,留在農村的大多數老弱病殘、年齡大的中老年人和年幼的孩子。中老年人年齡偏大,文化水平低,對新知識接受能力差,基本上不會玩智能手機和計算機。由于不同農民在文化水平、接受知識的能力、轉化能力等方面的差異,農村電商物流人才培養的難度加大,時間變長,培訓的效果不理想。
3.培訓針對性不強,培訓形式單一
一臺電腦、一部手機,就可以開一個網店,但開店容易運營難。根據調查,現在的一部分農村電商物流人才的培訓,主要是集中培訓,理論知識傳授得多,實際操作傳授得少,普通知識多,具體操作技能少,很多情況并未“對癥下藥”。培訓形式單一,培訓老師在臺上講,培訓學員在臺下聽。只教會了農民如何開網店或微店、物品的儲存與保管,而如何經營網店或微店、物品的推銷、網店的設計、不同物品的包裝等沒有進行系統的培訓,農民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不高。因此,這種培訓不利于農村電商物流人才的健康發展和壯大。
4.宣傳力度不夠,亟待提高
由于農村電商物流起步較晚,目前南充農村非常缺乏各類電商物流的技術和運營人才。農村電商物流缺乏設計、包裝、營銷、策劃等方面的宣傳。調查中發現,南充農村電商物流的發展存在不少“短板”,特別是電商物流人才不足等。政府每年在電商物流人才培訓上面提供了很多支持,但是因為宣傳力度不夠,培訓內容過于分散,從而導致培訓效果不佳。
5.難以留住、引進高水平的電商物流人才
電商物流行業屬于高端知識技術型行業,需要大量的高水平的電商物流人才。但由于工資、待遇等因素影響,加上是廣大的農村地區,環境差,無法引進、留住高水平的電商物流人才,導致農村電商物流人才缺乏。同時,高等院校的電商物流人才培養存在速度慢,缺乏實踐操作經驗,造成了南充農村電商物流人才短缺等瓶頸問題。
四、南充農村電商物流人才培養模式的措施與對策
圍繞打造“數字南充”、“智慧城市”,支持通信運營商加速無線寬帶和光纖到戶接入,積極推動4G、5G網絡發展,進一步完善網絡基礎設施,切實提高網絡運行速度,為南充農村電商物流人才的培養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1.加強宣傳力度,使農民受益
可以通過南充本地的報紙、電臺、電視、廣播、會議等形式,向廣大農民大力宣傳學習電商物流知識與技能的重要性,通過學習,使他們掌握電商物流知識、技能與技巧,使他們有一技之長。因此,通過大量宣傳,可以提高廣大農民學習電商物流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他們不但能脫貧致富,還能成為致富能手、農村電商物流致富帶頭人,而且終生受益。
2.提高培訓的針對性,做到“對癥下藥”
南充農村范圍廣,不同的地區情況不同,要求培訓教師和專家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對癥下藥”,才能解決廣大農民在具體操作中的實際問題,提高他們積極性、實干能力。比如,西充縣是全國生態文明示范工程試點縣、全國首批有機產品認證示范創建縣、國家現代農業改革與建設試點示范區、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有98個有機產品品牌,包括有機蛋、充國香桃等,蛋和桃是鮮活食品,在運輸中容易腐爛、破損。相關的培訓教師和專家,應該到農戶的現場,傳授如何對蛋、桃等進行包裝、制作二維碼并貼于包裝上等,并現場對農民進行演示,等等。所以,針對性培訓,農民接受快,效果好。
3.積極引進、留住高水平的電商物流人才
積極創造條件,引進、留住高水平的電商物流人才。目前南充電商物流人才緊缺,特別是在農村,要從政策上加以引導,提高工資待遇、改善工作環境,鼓勵高水平的電商物流人才到南充工作。比如,中共南充市委和南充市人民政2013年10月31日頒布《“嘉陵江英才工程”實施辦法(試行)》中大力引進一批南充經濟社會發展特別是產業發展關鍵領域急需緊缺的高層次人才,分別給予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5萬元、10萬元的獎勵。引進、留住高水平的電商物流人才,可以推進南充農村電商物流的快速發展,提高農民的電商物流技能,實現脫貧致富。
4.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1)“三階式”人才培養模式
第一階培養模式。其對象是縣領導班子、縣相關部門負責人,培訓內容包括認識縣域與農村電商物流、縣域農村電商物流模式與農產品上行、電商物流基本知識、實用技能等。
第二階培養模式。其對象是中心鄉鎮人員,包括鄉鎮村領導、大學生村官、電商愛好者、創業人員、返鄉大學生、返鄉農民工、退伍軍人等。具體分為兩步進行,第一步,培訓對象是鄉鎮村領導、第一書記、大學生村官,培訓內容包括縣域農村電商物流發展模式與培育思路、農產品電商與品牌培育、農村電商物流的特點及創業路徑指導、電商物流創業平臺選擇與運營基礎等;第二步,培訓對象是電商愛好者、創業人員、返鄉大學生、返鄉農民工、退伍軍人、產業大戶等,培訓內容包括電商物流概論及整體發展趨勢、電商物流團隊的組建、管理和激勵、電商物流運營實用工具介紹及使用技巧、電商物流品牌定位及視覺管理、無線端(手機店鋪)的裝修及推廣、店鋪搜索優化方法和技巧、店鋪整體運營及活動策劃等。
第三階培養模式。它是深度培訓,其對象是具有電商物流創業意愿、興趣濃厚的人員;有一定運營基礎,需要在特定的專題、領域或者在綜合電商物流運營能力方面進一步提升的電商物流從業者(可以根據具體情況選擇相應的專題培訓課程進行培訓)。培訓內容主要是專題培訓,包括流量經營專題、活動策劃專題、網絡營銷專題、品牌運營專題、創意美工專題、微商實操專題等。
這種培養模式,從上而下進行,特別是第三階培養,使愿意學習的農民學到了電商物流知識與技能,起到了帶頭作用,帶領他們走上了脫貧致富的道路。
(2)“點線面”一體化培養模式
“點”就是把培訓人員集中到一起進行培訓,其對象是南充市級相關部門的負責人、各縣級領導班子,邀請電商物流的專家,主要內容是電商物流的基本知識及發展趨勢、實用技能等。比如,南充職業技術學院是四川省省級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可以利用南充職業技術學院電商物流的師資資源,對他們進行電商物流方面的知識與技能培訓。“線”就是各個縣設立一個培訓點進行培訓,其對象是各個縣的相關部門負責人、中心鄉鎮村領導、第一書記、大學生村官,培訓內容包括電商物流基本知識、農村電商物流的發展、電商物流運營等。“面”就是在鄉鎮、甚至是一些村、社設立培訓點進行現場培訓,其對象是有一定的電商物流基礎、對電商物流有濃厚興趣的農民進行深度培訓,培訓內容主要包括電商物流開店基礎知識、店鋪運營推廣、網店設計、微信公眾平臺建設及微信營銷推廣、產品網上營銷技巧及創業基礎知識與技能等。
這種培養模式可以覆蓋整個南充的農村地區,涉及到村社的農民,為他們脫貧致富創造了有利條件。
五、結論
在南充的農村地區,通過在電商物流領域,培養大量的農村電商物流人才,是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致富的一條切實可行的有效的途徑。本文分析了南充農村電商物流人才培養的現狀與瓶頸,并提出了培養南充農村電商物流人才的措施與對策,不僅能夠促進南充農村電商物流的快速發展,而且能夠使貧困人口脫貧致富、共同奔向小康,實現共同富裕。
參考文獻:
[1]劉虹秀,譚斌斌,曹新鴻,劉偉光.電商助力精準扶貧的農村物流瓶頸分析及對策研究[J].邢臺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06).
[2]張詣,馬伯元,甄義.基于精準扶貧的農村技能型人才培養模式探究[J].石家莊鐵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01).
[3]中國政府網:http://www.gov.cn.
[4]中共南充市委關于全力以赴打贏扶貧開發攻堅戰確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意見:http://www.scnanbu.gov.cn.
[5]四川在線:http://www.scol.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