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夢晗 李維剛
摘 要:依法納稅是企業運轉過程中的一項重要內容,起到保證企業發展基礎穩定性的作用。但中小企業為了進一步提升能夠獲得的經濟效益,可以根據相關稅法規定合理選擇納稅籌劃方式,這可以在最大程度上達到節約納稅開支的目的。從未來發展的角度來說,會計政策的選擇和納稅籌劃效果存在密切的關系,納稅籌劃方法的不同將直接影響到中小企業的經濟實力,所以要將這一環節加強重視。根據衡量標準的差異,會計政策選擇中納稅籌劃方法有幾種不同的劃分,這為中小企業的納稅工作提供了有利條件。本研究從會計政策的選擇和納稅籌劃的關系進行分析,提出合理化的建議與策略。
關鍵詞:中小企業;會計政策;納稅籌劃
前言:現階段我國中小型企業的數量較多,占市場總量的比重較大,所以促進其運轉進行完善對于推動經濟更好更快發展至關重要。由于投資的金額數量相對較少,所以中小型企業運轉過程中所承擔的風險較低,納稅費用占成本中的重要份額,想要提升企業的收益就要從納稅籌劃中入手。中小企業的發展將進一步推動我國市場的現代化建設,從而使國家經濟運轉更加積極活躍,這對于我國綜合國力的加強至關重要。
一、中小企業會計政策選擇與納稅籌劃的基本概況
1.中小企業會計政策選擇與納稅籌劃的現狀
對于企業來說,納稅是一項必要合法的重要內容,根據相關稅法中的規定內容以及企業實際經營狀況,按期并以合理的方式向國家繳納?,F階段我國中小型企業正在進行蓬勃快速的發展,雖然其規模與大型企業無法相比,但是在數量以及種類分布上卻占有較大優勢,所以對國家市場經濟的更好建設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在不同的發展階段國家出臺的各項政策也在發生積極的變化,與以往相比現階段的會計政策有了一定的補充與改動,這種內容的更新對于指導中小企業的納稅籌劃起到有利的作用。納稅籌劃主要是為了實現企業的經濟效益最大化,使企業的資金鏈運轉狀況更為穩固。在當下的發展過程中,中小企業會計政策選擇中納稅籌劃還有待加強與完善,在經營活動的選擇以及成本計算方面還存在一些不足。發展項目以及經營活動的不同將直接導致企業的發展方向發生變動,進而對于企業的收益及納稅狀況進行影響;成本的分析與計算是企業決定開展項目的前提工作,與納稅工作也有著重要的聯系。
2.重視中小企業會計政策選擇與納稅籌劃的必要性
中小企業在市場發展過程中起到積極活躍的作用,與其他類型企業一樣,在運行的過程中容易遇到多種因素引發的風險,所以想要加強中小企業的未來發展,就要完善企業經營中的各項工作內容。會計政策選擇中的納稅籌劃是目前中小企業需要加以重視的環節,企業可以根據自身的運作特點正確選擇使用納稅籌劃方式,從而在合法的前提下謀取經濟效益最大化。會計政策選擇中不同納稅籌劃方法的計算方式存在較大差異,存貨計價方法、固定資產折舊方法以及成本與收益確認方法較為常用,這些方法的原理以及主要依據都在會計政策中有所體現。中小企業存在的共同特點就是規模較小,但是不同企業之間還存在一定的差異,例如運轉形式、發展特點等。按照不同籌劃方法進行納稅有所不同,這就要求中小企業財務部門會計對企業結構與發展基本狀況進行掌握,從而選擇最為合理的納稅籌劃方法。
二、中小企業會計政策選擇中納稅籌劃的基本方法
1.存貨計價方法
中小企業在進行產品的生產過程中,市場商品價格也會隨著經濟狀況的波動而不斷變化,所以企業就要按照實際的情況以及對以往案例的分析,從而及時對存貨進行合理的計價改變。存貨計價是納稅籌劃中的一個基本方法,在使用這一方法的過程中要同時參考會計法則,保證方法的準確性與合理性。物價的改變對于企業納稅金額來說具有直接的影響作用,例如當市場中的物價有所升高,企業生產所用的成本與當下物價相比將有所降低,這是納稅所需的金額也會進行相應變化,所以就需要企業會計人員進行及時的計算與判斷,從而作出相應的應對措施。
2.固定資產折舊方法
固定資產折舊方法也是中小企業會計政策選擇中納稅籌劃中的一個基本方法,主要就是將固定資產折舊與納稅進行統一計算,從而得到企業最佳的經濟效益,來對固定資產的折舊進行安排。固定資產占企業總資產量的較大部分,企業所用建筑、生產車間、儀器設備等有形資產都屬于固定資產,在日常的運行過程中,固定資產的折舊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根據使用程度的不同,企業所需要承擔的固定資產折舊成本量也在不斷變化。但是當企業固定資產折舊量在前期較大時,就可以進行延期納稅,從后期的運轉中獲得預期的利潤,這樣對于企業的整體經濟效益來說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3.成本與收益確認方法
當企業進行產品生產前需要進行所需成本的確認,這時主要是對生產材料、時間、人力等成本進行前期的規劃與計算。當企業經過一個周期的生產與銷售過程后,則需要進行收益的確認,此時企業想要得到較大的經濟效益,就可以對收益的確認進行調整,使年底的貨款結算延至下年,這樣就能夠將納稅也同時得到遞延。中小企業還可以對其他支出的結算進行合理調整,進而使納稅在合法的基礎上得到一定遞延,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實現節稅的目的。
三、中小企業會計政策選擇中納稅籌劃需要注意的因素
1.注重企業經營活動的開展
企業經營過程中所開展的各種活動與項目對所需繳納稅額有著緊密的關系,所以注重企業經營活動的開展十分重要。在選擇企業發展項目時要注重對全局的考慮,進一步來講就是項目要符合企業的主題以及未來發展方向,同時其成本與收益要具有一定的合理性與平衡性,為企業的發展提供積極動力。經營活動的開展會使企業納稅金額發生一定的變化,所以在開展活動之前要對這些資金的變動進行大致計算,從而照顧到企業整體的經濟效益。企業經營活動的開展還可能帶來一定的潛在風險,這樣就將進一步造成企業的收益以及稅金的變化,所以選擇經營活動時一定要慎重。
2.以企業總體管理為依據
中小企業會計政策選擇中納稅籌劃還需要以企業總體管理為依據,從而符合企業整體的發展狀態。不同類型以及規模的企業在進行管理的過程中存在較大差異,企業的整體氛圍也會對管理產生一定的影響,所以要對企業總體管理進行全面的分析與思考。在進行納稅籌劃的過程中,所做出的決策可能有利于企業進行節稅節約成本,但是同時有一些決策也可能會造成企業的整體發展路線產生較大變化,這樣與企業原本的經營目標呈現相反的狀態,更不利于企業的未來發展以及在增強在市場中的競爭力。
3.重視企業的相應成本
想要提升企業的經濟效益,納稅與成本是兩個十分重要并值得考慮的方面,有時企業所決定的發展策略可能使這兩方面的內容產生矛盾,這時就需要進行綜合分析,從而使企業的收益盡量達到最大化。企業相應成本包括的內容較多,在進行計算與分析時要注意保證一定的細致化,將所有環節中需要的成本進行考慮,從而才能加強成本計算的準確性,為會計選擇中納稅籌劃提供重要的數據。
四、結語
按照國家現代化建設與發展的趨勢,中小企業仍將是未來市場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所以加強對中小企業的重視程度意義重大。中小企業數量的增加對于加強經濟活力以及緩解勞動力過多都有著重要的作用,使我國市場經濟更加平衡與穩定。會計政策選擇中納稅籌劃也會在不斷的努力下得到完善,從而使中小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使企業贏得更好的優勢。
參考文獻:
[1]鄭永生.會計政策選擇與企業納稅籌劃探析[J].中國集體經濟,2015(22):74-75.
[2]羅雪.對中小企業會計政策選擇中納稅籌劃的思考[J].會計審計,2016(6):7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