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晶
【摘要】在深化國企改革和轉型發展中,如何創新黨建工作方法,助力企業轉型發展,成為亟須研究的新課題。本文從實現三個結合、夯實四個基礎、提高五個能力的“三四五黨建工作法”這一工作思路出發,加強國企黨建,統一思想、凝聚力量,保障企業實現轉型發展。
【關鍵詞】“三四五黨建工作法”;三個結合;四個基礎;五個能力;企業轉型
企業要把握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就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把深化國企改革和轉型發展作為第一要務,利用好“三四五黨建工作法”(實現三個結合、夯實四個基礎、提高五個能力)這一總體思路和工作方法,著重從以下幾個方面發力,增強黨建工作的引領力,為企業實現轉型發展保駕護航。
一、找準黨建工作切入點,實現三個結合
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是我國國有企業的光榮傳統,是國有企業的“根”和“魂”,是我國國有企業的獨特優勢。企業要根據實際發展情況,“實現三個結合”,找準黨建工作的切入點和落腳點。
一是結合建立學習制度提高領導干部的科學決策管理水平。企業要以“四個環節”為抓手(制定學習計劃、強化教育培訓、注重基層調研、加強學習考核),以提升“四個素質”(政治素質、專業素質、法律素質、心理素質)為導向,以“三會一課”為依托,不斷建立完善學習培訓制度,做好黨員、領導干部的日常培養教育工作,切實提高領導干部科學決策水平。二是結合企業發展提高黨員轉變思想觀念的能力。企業把發展生產力作為第一要務,把實現好、維護好職工群眾的利益作為黨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強化服務大局觀念、以人為本觀念、創新思變觀念這“三個觀念”。三是結合思想和工作實際提高員工的綜合素質。職工是企業的主體,員工的素養是企業的靈魂,職工的素質決定著企業的生存和發展。企業要加強人才隊伍的建設和培養,凝聚起優秀人才隊伍投身于企業改革轉型的強大合力。
二、筑牢黨建工作根基,夯實四個基礎
所謂基礎不牢,地動山搖。企業要在轉型跨越的道路上穩步前進,就必須有一個堅實的基礎,否則就如在松散的地基上建起的高樓大廈一樣,岌岌可危。
(一)從黨員日常培養教育入手,夯實黨建工作基礎。黨員是企業黨建工作的主體,要鞏固黨建基礎,從根本上講,就是要加強黨員隊伍建設,抓好基礎管理和日常教育工作。嚴把黨員發展關口,嚴格黨員發展程序,提高黨員隊伍的整體質量。要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為主線,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主題,以理想信念、宗旨意識、責任義務為內容,加強黨員隊伍的思想建設。
(二)從領導干部提升自身能力入手,夯實生產經營管理基礎。要增強領導班子自身素質,培養敢打硬仗、能打勝仗的改革派和實干家;發揮黨員模范帶頭作用,發揚身先士卒、不畏艱險的工作作風;提高班子成員科學決策能力,為企業發展帶好頭、掌好舵。
(三)從制度體系建立健全入手,夯實基層民主管理基礎。要以職代會、黨代會為主渠道,以政務企務公開為抓手,以“三重一大”決策制度、職工董事、監事制度、職工民主評議干部等制度為重點,以維護職工合法權益,調動職工積極性。還可通過設立征求意見箱、開通網上論壇、開展座談討論會、發放征求意見表等方式,暢通民意反映渠道,有效調動職工群眾建言獻策的積極性,充分保障企業重大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
(四)從活動載體創新拓展入手,夯實基層文化建設基礎。企業文化是企業的靈魂和精神支柱。要圍繞企業精神文化核心,開展好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推動企業文化建設;創新文體活動方式,營造活躍和諧的氛圍;組織技能競賽和培訓活動,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根據企業經營發展需要以及職工群眾的意見建議,適時調整活動方式,更新活動內容,使職工群眾在共同參與活動的過程中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將企業的精神文化理念內化為自身的價值觀念,從而增強企業文化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三、加強黨建學習培訓,提高五個能力
要實現“三個結合”,夯實“四個基礎”,最根本的就是落實到加強學習、提高能力這個關鍵點上。一方面要勇于走出去,學習先進做法,考察優秀企業,加強與兄弟單位溝通交流,相互借鑒學習,避免“閉門造車”的局限性;另一方面要引進來,將先進經驗為我所用,加強自主學習,善于總結經驗教訓,探索一條具有企業特有的黨建工作方法。
通過引進來和走出去的學習戰略方針,來加強企業的“四支隊伍建設”,最終實現“提高五個能力”的目標。提高五個能力是一個整體工程,學習思維能力是基礎和引導,適應市場經濟和判斷形勢能力是手段,目的是為了提高依法辦事能力,提高更高層次服務全局的能力,促進企業又好又快發展。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在全國國有企業黨的建設工作會議上強調:堅持黨對國企的領導不動搖[OL].新華網,2016-10-11.
[2]馬明遠.淺談職工素質教育與企業發展的關系[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2(36).
[3]山西省召開省屬國有企業深化改革轉型發展推進會[OL].新華網山西頻道,201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