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繼新
【摘 要】 近年來,我國財政部陸續出臺了《事業單位會計準則》、《事業單位會計制度》等相關政策,以供事業單位自行選擇是否對固定資產計提折舊,并提出了固定資產計提折舊中新舊制度以及相關財務處理的銜接方法。那么“新制度下事業單位固定資產計提折舊會給企業單位帶來哪些影響”、“新制度下事業單位固定資產計提折舊存在哪些問題”、“如何解決新制度下的事業單位固定資產計提折舊中存在的問題”便是相關部門需要解決的難題。
【關鍵詞】 事業單位 新制度 固定資產 計提折舊
引 言
事業單位固定資產計提折舊會對會計核算與財務管理的水平及效率產生影響,而會計核算與財務管理水平的高低對事業單位今后的發展起到了決定性作用。所以為了促進事業單位會計核算以及財務管理水平的提高,我國相關部門結合事業單位財政體系的改革制定了相關的會計政策,以確保事業單位能夠對固定資產進行計提折舊。但就目前來看,我國現階段事業單位固定資產計提折舊實施的過程中還存在很多問題,給我國事業單位的經濟發展帶來了很大的影響。因此,本文通過研究新制度下事業單位固定資產計提折舊的影響,對當前新制度下事業單位固定資產計提折舊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探討及分析并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
1 新制度下固定資產計提折舊在事業單位發展中的影響
1.1 有利于促進會計信息質量的提高
事業單位應根據單位內部實際發生的各項經濟業務進行會計核算工作,這樣才能在會計核算的過程中真實的反映出事業單位會計信息的可靠性。除此之外,最終報廢的事業單位固定資產,其價值和使用價值會逐漸降低。能夠反映資產實際價值與賬實信息的重要途徑便是固定資產計提折舊,所以合理的開展固定資產的計提折舊工作,能夠使會計信息真實性得到保障,進而促進會計信息質量的提高。
1.2 有利于促進固定資產管理水平的提高
只有將開展事業單位固定資產計提折舊工作前的基礎性工作做好,才能夠為接下來工作的順利進行提供保障。現階段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的基礎性工作主要是確定固定資產的管理主體,以此明確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的管理內容,進而對固定資產相關管理制度進行完善。這樣才能促進事業單位對固定資產的全面認識,為固定資產的配置優化提供保障,以此促進固定資產管理水平以及固定資產利用率的提高。通過對固定資產計提折舊工作的科學化、合理化管理,能夠有效的促進事業單位整體的進步與發展。
1.3 有利于促進公益事業的發展
一般來說,事業單位與盈利組織在本質上是有一定區別的,盈利組織是盈利為目的,而事業單位可以是一種以公益性事業為主的組織機構。事業單位在某種程度上可以通過計提折舊加強對事業單位勤儉辦事的認識,在國有資源管理以及資源使用效率等方面也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有效的提高了事業單位的公益性。
1.4 有利于促進會計政策的一致性
就目前來看,很多事業單位以及行政機構并沒有真正的落實固定資產計提折舊工作,這會導致事業單位在運轉的過程中出現會計政策不一致的現象,也會加大事業單位各個主體資產信息對比及獲取的難度。若是事業單位以及行政機構能夠有效的落實或開展固定資產計提折舊工作,相關部門便能夠對各個主體間的資產信息進行有效對比,以便更好的對我國國有資產總量進行統計,從而達到會計政策一致性的目的。
2 事業單位固定資產在計提折舊的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
2.1 相關會計政策的不完善
據調查顯示,我國特殊行業事業單位中只有高等學校以及醫院對會計制度進行了調整,而其他的特殊行業事業單位還是在運用原有的會計制度。除此以外,其他特殊行業事業單位只有測繪或是地質勘察領域才對固定資產計提折舊,并且在固定資產計提折舊時既不能對固定資產正確管理,對于來源不固定的固定資產也不能實現真正的差異化折舊分配。因此,相關部門應對事業單位會計核算工作中的固定資產計提折舊建立完善的會計制度以及會計政策,這樣才能夠在促進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穩定性提高的同時促進固定資產的合理利用。
2.2 管理水平受到限制
現階段事業單位的會計人員并沒有對固定資產計提折舊產生足夠的認識,也沒有充分明確固定資產計提折舊的重要性,所以總是會出現固定資產計提折舊不及時的現象。若是事業單位的會計人員不能夠很好的對固定資產卡片上的折舊信息進行規范及更新,就很容易出現資產賬卡信息不一致的現象,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工作難度。除此以外,在對固定資產進行計提折舊時,補提原有固定資產的情況時有發生,這會大大提高事業單位會計人員的工作負擔,進而產生大量的工作業務。現階段的事業單位由于固定資產計提折舊的管理水平受到限制,導致管理工作中總是會出現漏提、資產賬卡信息不一的情況,這樣會對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的管理造成很多負面影響。
2.3 計提折舊方法運用的靈活性差
就目前來看,大多數事業單位都是利用平均年限法以及工作量法對固定資產進行計提折舊,但這兩種計提方法在實際的運用中存在很多問題,無法對固定資產的實際情況進行科學的衡量。除此以外,雖然平均年限法比較簡單,在事業單位固定資產計提折舊工作中運用的也比較普遍,但這種固定資產計提折舊的方法由于受到某些因素的限制很難對固定資產的實際使用情況進行正確的測量,加大了會計人員的工作難度。而工作量法由于操作過于復雜的原因很難在實際操作中進行測量,不利于提高固定資產使用情況的準確性。
3 如何解決新制度下事業單位固定資產計提折舊的問題
3.1 完善相關會計政策
現階段相關部門已經對事業單位固定資產計提折舊提出了相關的會計核算制度,對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的會計核算水平及會計信息質量的提高起到了促進作用。但在執行固定資產計提折舊新制度的過程中,總是會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出現一些可控或是不可控的問題。所以,相關部門應對《事業單位會計準則》、《事業單位會計制度》等會計核算制度進行完善,并提出相應的完善標準及措施。在會計政策實施的過程中要結合實際情況不斷的對原有的會計制度進行改進,以滿足現代化事業單位經濟發展的需要,以避免固定資產無法可依現象的發生。在制定事業單位會計準則時,一定要明確規定固定資產的計提折舊方法,以避免漏提、資產賬卡不一致等失誤現象的發生,進而使固定資產計提折舊的可靠性得到保障。
3.2 提高管理水平
相關部門應加強對事業單位內部管理的監督,并在會計核算過程中有效的落實事業單位內部管理的監督工作,以提高管理水平,從而使固定資產計提折舊工作的順利開展得到保障。事業單位相關領導可以結合企業內部的實際情況建立健全的固定資產管理機制,將單位內部的財務管理工作明確分配、并落實到個人,以達到權責明確的目的。這樣才能促進固定資產管理水平的提高,從而減少了阻礙固定資產計提折舊的干擾因素,提高了相關財務管理以及會計核算工作的高效性。除此之外,相關部門一定要對固定資產計提折舊工作制定相應的監督機制,以避免暗箱操作情況的發生。
3.3 對會計核算進行規范
事業單位固定資產要對除了房屋及建筑物以外的固定資產進行計提折舊,會計人員在對固定資產計提折舊時要將不需要的固定資產進行停用,以促進固定資產計提效率的提高。除此之外,會計人員在選擇固定資產計提折舊方法時應保證前后一致,若是出現在需要改變方法的情況,就需要在事業單位內部成立一個折舊資金核算的專業部門,以避免出現因計提方法改變造成的核算失誤現象。在對事業單位資產凈殘值預估時也要結合相關的核算制度進行核算,以確保會計核算數據的可靠性。
結 語
由此可見,我國現階段事業單位固定資產計提折舊的實施過程中還存在很多問題,給我國事業單位的經濟發展帶來很大的影響。所以,本文對新制度下事業單位固定資產計提折舊的影響進行研究及分析。
【參考文獻】
[1] 倪麗影.論新制度下事業單位固定資產計提折舊的改進[J].財經界(學術版),2015(19):122+283.
[2] 郭美守.新制度下事業單位固定資產計提折舊問題的探討[J].會計師,2015(19):17-18.
[3] 馬超穎.新制度下事業單位固定資產計提折舊方法的探討[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4(15):123-124.
[4] 王棟一,楊華.新制度下事業單位固定資產計提折舊的影響[J].中國農業會計,2013(03):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