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素甫·買買提
(阿克蘇地區廣播電視臺,新疆 阿克蘇 843000)
近年來,隨著大眾傳媒的不斷發展,新聞儼然轉變成必不可少的一種傳播工具,在當前社會信息傳播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作為一種與眾不同的文體,新聞報道承擔著報道事實、傳播信息的使命,需要以盡可能快的速度,以精練的語言呈現盡可能多元、豐富的信息。而新聞翻譯作為一種與眾不同的應用文體翻譯,涉及的內容十分廣泛,與文學翻譯存在一定的相似之處,翻譯人員在翻譯過程中應當充分結合對應的政治、經濟、社會等相關的文化語境,如此方可確保翻譯信息的準確性。[1]中外文化存在極大的差異,新聞翻譯實踐中往往會面臨各種各樣的難點,由此也對翻譯人員提出了比較嚴苛的要求。由此可見,對跨文化語境下的新聞翻譯策略開展研究,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從本質上而言,翻譯即語言相互間的轉換,是文化相互間的交流,所以翻譯與文化有著十分緊密的聯系。對于新聞報道而言,翻譯屬于現代審核文化傳播及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涉及文化的諸多方面,包含了當前社會各式各樣的物質成果和精神成果。相較于文學,新聞涵蓋了更寬泛的文化背景信息。因而,對于新聞翻譯而言,翻譯并不只是片面地將一種語言轉換成另一種語言,更是文化相互間的轉化和移植。依托再次傳播,一方面可使譯語受眾獲取源語新聞記者對應報道的新聞信息,另一方面還可使譯語受眾獲取與源語新聞受眾基本一致的新聞信息。要想達成該項目標,必然對新聞翻譯人員提出嚴苛的要求。新聞翻譯人員不僅要充分認識到源語、目的語兩個國家之間的文化差異,具備跨文化意識,還要由表及里地緊扣新聞信息的文化內涵,使譯文能夠切實傳達源語信息及其文化色彩,進而有效實現跨文化交際。
新聞翻譯在跨文化語境下,要理清社會發展趨勢,不斷開闊眼界,注重對國內外先進發展理念的學習和引入,切實開展好新聞翻譯工作。要進一步促進新聞翻譯的順利進行,可以從以下相關策略著手:
歸化翻譯策略指的是對源語中文化意象作恰當的處理,通過本民族文化中對應的文化意象或詞語來表達。歸化的含義,即將其他民族語言本民族化,依托本民族受眾群體的閱讀習慣傳播源語信息。在運用歸化翻譯策略的過程中,翻譯人員可將譯語受眾群體作為參考,將源語歸化成簡單明了的本民族語言。有研究人員指出,譯語應當與源語建立起對等關系,真正意義上關注譯語受眾的閱讀體驗。
在新聞翻譯過程中,選取歸化翻譯策略極為多見。就好比將“新農合”譯為“a new type of cooperative medical care system in rural areas”、“保障性安居工程”譯為“low-income housing project”、“一國兩制”譯為“one country,two systems”等。[2]運用歸化翻譯策略,旨在忠實于源語的基礎上向受眾傳達新聞信息。在新聞翻譯中,由于中外語言表達方式、風格存在極大的差異,因而翻譯人員在翻譯過程中應當更多地權衡譯語特征及譯語受眾接受情況,盡可能確保譯文的通順易懂。
異化翻譯策略指的是在譯語中對源語文化意象予以保留,向本民族受眾傳播源語文化,進而使其文化內容得到有效豐富。這種翻譯策略要求譯語應當以源語作者及源語為前提,也就是基于源語文化開展異化翻譯。翻譯是為了呈現出文本在兩個民族語言文化上的區別,所以在翻譯期間,應當切實權衡兩個民族相互間的語言及文化的不同,以合理的語言對源文化予以呈現,進而使本民族受眾更好地領會其他民族的文化內涵。
新聞信息包含著深厚的民族文化內涵,凸顯了一個國家、民族在政治、經濟、社會等層面的發展和轉變。所以,新聞信息的翻譯勢必牽涉文化內涵的傳遞,進一步達到文化相互移植的目的。就好比將“紅包”譯為“hongbao”、“粽子”譯為“zongzi”、“西部大開發戰略”譯為“Western Decelopment Strategy”等。值得一提的是,新聞翻譯中的歸化翻譯策略、異化翻譯策略并不是絕對的,在跨文化語境下,應當結合實際情況,融會貫通,唯有如此方可更充分地傳達新聞信息,推動不同文化相互間的交流。[3]
在當前社會信息傳播中,新聞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新聞翻譯不僅是對源語信息的傳達,還應當達成深層次文化的交流移植。鑒于此,新聞翻譯相關人員務必要不斷鉆研、總結經驗,清晰地認識到跨文化預警的內涵特征,全面分析新聞翻譯與文化間的關系,強化對歸化翻譯、異化翻譯等策略的科學合理應用,積極促進跨文化語境下新聞翻譯的順利進行。
[1]劉純.跨文化視域下的新聞翻譯策略論析[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4,09(08):135-136.
[2]斯琴.探究跨文化視角下的新聞翻譯策略[J].科學中國人,2016,13(11):162-163.
[3]陳先貴,王芳.跨文化傳播視角下的新聞翻譯策略[J].邊疆經濟與文化,2015,13(05):106-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