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思寧 王令中
(江蘇大學 藝術學院 江蘇·鎮江 212013)
隨著民族地區經濟文化水平的提升與新媒體技術的創新,教師的教學資源已經不僅僅局限在簡單的書面教材與封閉的課堂之上,教師通過網絡可以與其他教師或者企業的專業藝術設計者,進行全方位多層次的交流與心得共享。信息傳播手段的多樣化,使得學生的思想心理與學習方式發生明顯的變化,民族地區高校教師應該積極適應新時期的教學資源與教學方式的轉變,在教學資源的整合與教學手段上積極尋求新的突破,充分認識到教學資源整合的必要性與重要性。
由于網絡新型信息傳播手段的發展,教師的課堂教學不再僅僅局限在有限的書面教材之上,教師與學生的交流也由傳統的面對面單一方式,向雙方隨時交流互動上轉變,對以往教育資源的整合與創新顯得極為迫切與必要,尤其是對于民族地區高校來說,其有著極為重要的現實意義。藝術設計專業有著與其他專業相同的專業特性,但是也有自身的特殊性。民族地區高校的藝術設計專業的教育資源整合是民族高校藝術專業教師在新時期的教育責任與重大使命。實現教學資源的及時與正確的整合,有助于高校藝術設計專業的教師在網絡上,超越時空的局限性,隨時進行教學資源問題的發掘與問題討論,時實進行教育資源的共享與教學進度的準確把握,有助于提升藝術設計專業教師的專業素養與對教育工作的熱情,有助于優質的教學課件與方法通過網絡有效地傳播,有助于高校藝術專業的教育工作者之間進行良性的教育方式研究,有助于良好的教學環境與風氣的形成。
教育的目的除了提升受教育者自身的文化水平與專業素質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目的就是向社會企業輸送優秀人才。藝術設計專業培育學生的目的主要通過提升學生的就業率來體現。換言之,學生的專業知識與技能水平必須適應企業的需求。教學資源是培育優秀藝術設計學生的知識源泉,優秀的教學資源可以開拓受教育者的知識層面與拓寬他們的視野。優秀的教學資源絕不是簡單的書本教材,企業中優秀的專業藝術設計者深入民族高校的藝術設計專業的教學活動中,一方面有助于加強學校與企業之間的人才交流活動;另一方面有助于學生提升藝術設計的實踐技巧與動手能力,學到課堂之外的有益的知識,為未來的就業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從長遠來看,有助于企業與高校之間的文化與就業交流與合作,有助于提升企業的知名度與招募人才的目的,也有助于提升高校畢業生的就業率與專業素養,是一舉多得的有益之舉。
傳統的教育資源僅僅是指適用課堂教學的書面教材,學生可以接觸的知識面被局限在簡單的幾十頁或者上百頁的文字之中,加之某些專業可供參考的課本之外的文獻少之又少,導致學生的疑惑得不到及時有效的反饋與解答,長此以往,會使學生學習專業知識的興趣與積極性大打折扣,尤其是高校藝術設計專業的學生,有著敏銳的藝術感覺細胞,進行藝術設計與作品的創作,對知識的掌握更應該扎實靈活,創作手段也應該多變與創新,簡單稍顯枯燥的課本知識遠遠不能滿足藝術設計專業學生的專業知識與技能提升的需求,所以民族地區高校藝術設計專業的教師應該認識到學生的思想心理的這一轉變,積極進行優質的教育資源整合,提升藝術專業學生學習專業知識與掌握實踐技巧的積極性,尋求教學教育方式的多樣化與創新。
基于互聯網的教育資源共享平臺,旨在通過網絡實現教學資源的融會貫通,將教師優質的教學方案與模式通過網絡有償或者無償分享給其他人,以實現教育模式的不斷創新與教學資源的優化配置。通過教學資源的數字化平臺建設,有助于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自主培養善于發現專業教材中深層次值得探討的問題,在課堂中提出并引導學生積極地思考與探索,教師在課堂內外活動中授業解惑,尋找教學資源優化整合的有效途徑,通過自主探索或者與其他教師之間的交流、或者學生優秀的解決方案,實現專業學科知識的深層次認識,教師在尋找到最為有效的解決方案之后,通過網絡社交賬號將方法與材料上傳于網絡之中,以此積極推進藝術設計專業教學資源數字平臺的建設。
經過教育專家和社會有志之士的長期觀察與實踐調查總結發現,現階段少數民族地區高校藝術設計專業的教學資源運用中存在許多問題與障礙阻力,其現實困境主要有四個方面:
教師是教育活動的直接實踐者,是傳授學生專業理論知識與實踐技巧的解惑者,是連接學生與教學資源的堅固橋梁與紐帶,是教育活動目標實現的重要指導者與精神導師。目前,民族地區高校藝術設計專業的教師資源相對來說較為匱乏,民族地區關于藝術設計的相關前衛觀念尚未樹立形成,學生有目標自主選擇藝術設計相關專業學習的積極性不高,對未來就業與人生的前景感到迷茫與不解,就會從思想意識上偏愛選擇藝術設計之外的專業,這對民族高校藝術設計招生和教育資源的使用程度有著極大不利的影響,對于藝術設計教學資源的優化提升也有不良的影響。教師資源的缺失使教育活動的重要環節斷裂,在民族高校的藝術專業的教學活動中的作用沒有得到充分發揮。
從長期的實踐觀察與總結來看,目前可供民族高校藝術設計專業教師交流與共享資源的平臺較少,數量上稍顯匱乏,在相關分享的教學資源上也是質量良莠不齊,缺乏必要的系統篩選與信息過濾功能,使得網絡平臺中的教學資源充斥著大量的附加廣告,較好的教學經驗得不到有效的傳播,短時間內就被大量的商業培訓廣告與其他垃圾信息湮沒。由于網絡信息傳播非常迅速,對于優質的教學信息沒有相關的鎖定保護措施,使得部分教師優質的教學經驗與資源得不到及時有效地傳遞,其他教師在篩選的過程中遭遇一定的阻礙,獲得的有益經驗就會相對較少。同時,在檢索信息的過程中,由于篩選條件寬泛,極易搜索到重復的用處不大的教學資源,這對于民族地區高校教師在具體的教學實踐活動中,提升自身的專業理論知識與技能水平有著極大的影響。
企業對于藝術設計專業人才的需求,不僅需要具備扎實穩固的專業理論知識,而且要具備靈活的實踐技能,做到理論與實踐的有效結合。然而,就目前民族高校藝術設計專業學生的專業素質來看,學生對于理論知識的掌握合格的基礎上缺乏必要的實踐技能訓練,長久固化的教學模式使得學生僅僅將學習目標定在教材理論知識的掌握之上,對于具體的實踐技巧沒有實際接觸,導致百無一用是書生的狀況發生,這與企業對于人才的要求大相徑庭,十分不利于學生未來的就業,學生在企業的實踐活動中就會遭受心理與思想上的挫敗,甚至懷疑自我,對于企業招募人才與學生積極主動就業創業有極為不利的影響。
民族地區高校藝術設計專業一定要因地制宜,設置符合本民族特色的課程,不能照搬照抄其他專業課程設置的經驗,可能導致的后果是教學模式與課程設置的水土不服,學生的可接受程度較低,不利于專業課程的有效開展與推進。目前民族地區高校藝術設計專業的課程設置中鮮有關于本民族特色的課程設置,教材既缺乏專業的編輯與匯總,又缺少專業的教師講解,學生對自己的民族文化一知半解,不僅不利于藝術專業課程的發展,更嚴重的是不利于民族文化的保護與傳承。
民族高校的藝術設計專業的教學資源整合,需要高校教育工作者充分地認清民族地區的藝術人才需求狀況與本校的藝術設計活動培養的特點、程度。在了解本地市場對藝術設計專業人才需求的數量與方向上,及時調整本校藝術專業的教學資源整合方向與模式,因地制宜,積極借鑒其他高校的優秀經驗與案例,不能照搬照抄,一味地拿來主義,將不符合時代或者本校的經驗強加在藝術設計教學活動中,結果只能適得其反。
加強民族地區高校藝術設計教學資源的優化整合與資源配置,前提必須有優秀的專業教師。優秀的藝術設計教師,不僅僅需要豐富扎實的專業知識,還需要熟練的專業設計實踐技巧,但是在現實的教學活動中,教師的專業教學技能受到一定的質疑與否定,原因是教師將教學方案設計僅僅局限在有限的教材之后,空談理論,不講實際,缺乏實踐歷練與經驗的積累,當學生提出相關的實踐與理論有沖突如何解決的時候,教師的專業水平與教學能力就會受到學生的質疑,在一定程度上有損教師的威信。所以,民族地區高校藝術設計專業的教師應該從自身出發不斷提升自身的理論知識與專業實踐水平。
民族地區高校藝術專業的學生深受社會經濟條件發展與新媒體傳播技術改革的重要影響,思想心理與學習的方式、接受知識的途徑與對專業的分析與未來的就業展望等觀念,都在發生著細微或者巨大的轉變。教育工作者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應該及時了解掌握學生學習狀態的轉變與發生變化的詳細原因,通過課堂教學模式的創新與教學資源的優化配置與整合,提升學生對本專業的信心與學習的積極性,加深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才能有助于民族高校藝術設計專業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
民族地區高校藝術設計專業人才的培養應該時刻關注市場企業的需求動態,注重學生就業的數量與質量均衡。同時,了解掌握企業的就業需求與學生的專業理論、實踐水平是否一致,如果教學資源與企業的就業需求之間存在矛盾沖突的地方,應該及時尋求有效的途徑進行解決。根據企業的需求,制訂合理有效的教學目標,整合有效的教學資源。利用先進的教學方式與符合時代步伐的教材,教師制訂合理的教學方案,學校注重學生專業理論與實踐技巧能力的提升,通過教育資源的不斷優化配置與資源整合,信息的及時交流與共享,培養適應社會企業需求的適應面廣的高素質專業藝術設計人才。
面對以上民族地區高校藝術專業領域存在的教學資源整合的種種問題,目前需要尋找有效的解決方案,針對不同民族地區的實際狀況,結合高校的教學實踐水平,制訂適合民族高校自身的合理科學的課程,找到整合教育資源的有效途徑。
首先,要制訂符合本民族地區高校自身科學合理有效的教學資源整合方案,包括教材的編寫與選定,課程內容與時長的限定、課程教授的模式等等,應具有本民族地區與高校的特色與風采;其次,加強與企業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派遣教師到企業中,學習專業的藝術設計實踐技巧,提升整體教師的專業素養,同時鼓勵企業向高校輸送優秀的工作人員,學校外聘用于學生實踐技能的提升之上,加強企業與高校人才之間的循環有效流通,為教學資源的優化配置提供智力支持;再次,高校應該重視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學生自主學習的主動性,尊重他們的想法與創新的思想,引導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主動發現問題并且運用正確的方式,查找相關的資料,進行答疑解惑,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最后,應該建立完善的網絡教育資源共享平臺管理監督機制,對優秀的教學方案與教材,進行一定程度的保護,對沒有實質幫助的或者錯誤的、故意引導錯誤方向的帖子進行及時的刪除,或者一定程度的禁言或者永久封號。
新時期伴隨著互聯網的普及,促使民族高校藝術設計專業教育資源進行整合與共享,教師可使用的教材更加專業化,可以借鑒運用的教學實踐模式也逐漸多樣化,優質的教學方案與計劃通過網絡的力量得到快速有效地傳播,教師可以通過瀏覽網絡上其他教師分享的優質教學方案與教學理念,不斷改善自己的教學模式,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與自身的專業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