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臺山市四九鎮中心小學 廣東臺山 529200)
高爾基說過:“哪怕對自己一點小的克制,都會使人變得強而有力。”小學生的自我監控能力直接影響到他們的學習狀態,影響著他們的健康成長。小學生處于學習的起步階段,如果我們在小學階段逐步培養孩子的這種能力,能幫助他們逐漸擺脫對身邊的人和周圍環境、事物的依賴,形成自己的個性,懂得做事有自己的計劃和做法。作為班主任,我們要樹立正確的觀念,在教學中有目的、有計劃、有恒心地培養學生的自我監控能力,讓他們更幸福,更優秀。
和諧良好的課堂氛圍能使學生處于興奮樂學的狀態,是學生學習的最佳時機。教師要創設機會,使學生通過不斷的實踐和鍛煉而逐步懂得自我監控。如果學生始終處于一種被動的狀態,學習過程由教師牽著走,課堂氛圍沉悶,那么學生自我監控能力的培養也就無從談起。教師帶著微笑,帶著期待和激勵走進教室,創造和諧、快樂、融洽的課堂氣氛,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使學生不由自主地進入自我要學的狀態。常常去聽課學習,總覺得教師教態和藹,教法民主開放的課,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特高,課堂教學效果顯而易見。學生民主自由地提出問題,自由地交流討論,解決問題。他們的自我監控能力令人稱贊。[1]
教師的教學風格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態度,影響著學生自我監控能力的發展。在民主開放的課堂中,學生能自由探索,自我調整,實現自我監控能力的提高。[2]
由于學生成長的環境不同,學生個性各異,作為班主任,要善于指導學生與人交往,既要懂得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又要懂得分辨是非,擇善而學。有的學生性格粗暴,經常無故罵人打人,受到其他學生的責備、疏遠,不愿跟他一起玩;有的學生學習認真,熱愛集體,樂于助人,同學喜歡靠近他,跟他一起玩。學生和老師都會看到這種情形。此時,班主任要適時指導學生從中分辨出誰好誰壞,誰對,誰錯,該這樣做,不該那樣做。那些品德好、好學上進的學生自然成為大家學習的榜樣。班主任教育學生學習好的榜樣,同時還要樂于幫助有壞習慣的同學改正缺點,尊重、理解自己的同伴,共同進步。
曾任教的一個五年級的班中,有一位女生是從外國回來插班就讀的。她的年齡比班中其他學生大了一年多,也可能是因為跟隨父母在國外生活、讀書幾年的緣故,她的個性比班中同學要成熟得多。她懂禮貌、樂于助人。在班中。她不僅是老師的好幫手,也是同學們的好姐姐,尤其是在英語方面,在學校小有名氣。正因為有了她的帶動,整個班的學生學習積極性高,合作交流,樂于溝通,一些后進生也轉變較快。班主任善于因材施教,善于指導,學生的自我監控能力得到發展。
由于學生年齡小,心理承受能力不強的特點,班主任要注意加強指導,幫助學生學會自我監控。小學生自我監控能力的培養需不斷給予提示,才能促使他們堅持下去。如果教師經常在耳邊提醒他們“請講禮貌”、“請守秩序”、“請多動腦筋”……這樣不僅花費精力,而且時間長了也會令學生產生厭煩的情緒。教師可以嘗試改變方式,指導學生利用座右銘的方式,寫些符合自己的提示語,如“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我有禮貌”、“我守秩序”、“我真聰明”等等,貼在自己的桌角上,或貼在自己的房間里,時時告誡自己。
提示語要符合每個學生的特點。教過這樣一位男生,能說會道,相當聰明。可是自小被家中老人寵壞,做事怕麻煩,常常拖欠作業,還自找理由。經指導,他在桌角貼了個“我最棒”的大拇指。起初效果不大好,慢慢有了改變,堅持了近半個學期,他終于改變了壞習慣。
孩子的成長離不開教師的指導,更離不開家長的言傳身教,家庭環境很重要。班主任要與家長密切溝通,緊密合作,讓家長做出自我控制的好榜樣。爸爸媽媽在自我控制方面的表現,孩子也會受到影響。家長在家中注意言行文明,出門禮讓、守秩序,與他人相處要寬宏大度,不要斤斤計較。特別是對老人和小孩要禮讓,樂于幫助。遇到不開心的事情時,要學會自我調節,如做深呼吸或聽聽音樂,懂得自我安慰“困難難免遇到,辦法總會有的”。家長的言行會成為孩子的榜樣,讓孩子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班主任要與家長密切聯系,共同配合,多與孩子溝通、交流。告訴家長,孩子的成長不但需要物質,更需要有精神、情感的支持。經常與孩子溝通,才能了解孩子,走進他的心里,及時發現孩子道德品質方面是否發生了偏差,感受孩子的傷心與快樂,及時給予指導。只有與孩子經常溝通,滿足孩子的情感需要,才能使孩子從心底里感覺幸福,養成良好的習慣。這也是家長和老師所共同期盼的。
自我控制能力是孩子以后順利學習和生活的必要素質。現在是小學階段,將來他們還要讀中學、大學、走進社會。為了孩子的將來,班主任要樹立正確的觀念,有目的、有計劃、有恒心地培養學生的自我監控能力,讓他們更幸福,更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