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媛媛
[摘要] 目的 觀察分析α-硫辛酸聯合甲鈷胺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臨床效果。 方法 在該院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中選取104例,嚴格按照隨機分配原則分為對照組52例和觀察組52例。其中對照組予以甲鈷胺進行治療;觀察組則在常規藥物甲鈷胺的基礎上加入α-硫辛酸進行治療,對兩組患者的治療情況進行觀察分析。 結果 對照組和觀察組的總有效率分別為76.92%和92.31%,所以觀察組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并且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治療后脛前神經和脛總神經中的運動神經傳導速度(MNCV)、感覺神經傳導速度(SNCV)效果明顯,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臨床上α-硫辛酸聯合甲鈷胺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效果顯著,值得推廣。
[關鍵詞] α-硫辛酸;甲鈷胺;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聯合
[中圖分類號] R587.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8)11(a)-0177-02
糖尿病是由于胰島素分泌缺陷或者生物作用受損導致血糖變高所引起的代謝性疾病,而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則是在排除其它疾病原因的情況之下,導致患者身體出現周圍神經功能障礙的并發癥。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是常見的一種慢性并發癥,臨床上多會出現感覺異常和對稱性疼痛,下肢發生癥狀幾率大于上肢,該病多會感覺到發熱、麻木、蟻走等。此外,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對患者的正中神經以及股神經都會帶來影響,引起患者微血管功能障礙和增加高血糖水平,使患者感覺功能減弱甚至衰退[1]。如若是糖尿病患者應多注意是否已患上周圍神經病變,可進行電生理檢查、實驗室檢查、腦脊液檢查等,由于末端運動潛伏期延長和神經傳導速度減慢,其中的電生理檢查可以查看電位波幅,了解軸突情況;糖尿病患者的心腦血管都會受到影響,實驗室檢查可以進行血糖含量的測定、血清中重金屬含量以及尿液檢查[2]。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這一疾病已嚴重危及患者身體健康,影響生活質量,為使患者早日恢復健康,該文對α-硫辛酸聯合甲鈷胺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效果進行研究,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在該院就診的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中選取104例,并且嚴格按照隨機分配原則分為對照組52例,觀察組52例。對照組中女性有26例,男性有26例;最大年齡為70歲,最小年齡為40歲,平均年齡(55.35±7.27)歲;患病時間最長為10年,最短時間為2年,平均病程(5.62±2.23)年。觀察中女性有25例,男性有27例;最大年齡為71歲,最小年齡為40歲,平均年齡(55.64±7.31)歲;患病時間最長為11年,最短時間為2年,平均病程(5.77±2.36)年。通過對比兩組的性別、年齡以及患病時間等,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均先予以合理的糖尿病飲食和適當運動,采用降壓藥物使血糖數值達標。予以對照組甲鈷胺(國藥準字H20065478)1 mg,并加入100 mL生理鹽水進行稀釋溶解,對患者進行靜脈滴注,1次/d;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入α-硫辛酸(國藥準字H20059737)進行治療,需將600 mg α-硫辛酸加入250 mL生理鹽水中進行稀釋溶解,對患者予以靜脈滴注,1次/d。兩組患者連續用藥4周為1個療程,后對其病情進行檢查和分析。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脛前神經和脛總神經中運動神經傳導速度(MNCV)以及感覺神經傳導速度(SNCV )。顯效表示為患者癥狀全部消失,且MNCV、SNCV恢復正常或提高>5 m/s;有效表示為患者癥狀逐漸消失,且MNCV、SNCV提高少于5 m/s;無效表示為患者癥狀無改變或者加重,且MNCV、SNCV無變化。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00%
1.4 統計方法
使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以(x±s)表示計量資料,使用t檢驗,使用χ2檢驗計數資料[n(%)],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臨床治療效果對比
兩組患者連續用藥4周后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2.31%;對照組總有效率為76.92%,因此觀察組治療效果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神經傳導速度比較
經過治療后,兩組患者脛前神經以及脛總神經中的MNC和SNCV均有所改善,且觀察組效果比對照組效果顯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飲食文化也在不斷改變,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的高熱量食品和久坐不動的生活習慣導致糖尿病患者在逐年增加,而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是糖尿病中的一種并發癥,多發生于老年人群中,該疾病嚴重時可導致下半身癱瘓或者截肢。
臨床上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首要方法就是降低血糖以及必要的足部護理,近年來常用藥物有α-硫辛酸、前列地爾、甲鈷胺等[3]。甲鈷胺是一種內源性輔酶B12,在脫氧核苷合成胸腺嘧啶過程中促進蛋白、核酸、磷脂的合成,預防軸突變性使得被損害神經組織得以修復[4]。此外,甲鈷胺可以進到神經細胞里面,對于細胞的軸突有刺激作用,使其具有修復和再生功能,加快神經傳導速度,讓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MNCV和SNCV 都有所改善。但甲鈷胺單獨使用時具有局限性,藥效持續時間短、效果欠佳,并且老年人由于身體機能逐漸衰退,長期服用極有可能會導致肝功能異常[5]。α-硫辛酸是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一種新型脂溶性和水溶性的輔酶藥物,主要存于線粒體里面,可以消除與自身發生反應的氧自由基,同時讓抗氧化物質進行再生,阻斷多元醇旁路,增加周圍血神經流量,有利于神經傳導速度和營養狀態得到提升,進入到人體后對內皮細胞以及內皮素進行抑制,進而調節細胞中發生的紊亂現象以及增強保護屏障[6]。此外,α-硫辛酸可以恢復胰島素的應答能力,刺激細胞生成葡萄糖后進行氧化合成肝糖原,使得糖代謝功能恢復正常,達到降血糖的效果。該藥還具有保護心臟以及肝臟損傷的優點,可以抑制身體內癌細胞的生成[7]。
為預防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發生,糖尿病患者應多注意控制血糖,避免血脂異常;穿著透氣良好的鞋襪,做好足部護理;定期去到相關部門進行身體檢查,做到早發現,早治療,把傷害降至最低。另外,在日常生活中應多鍛煉身體、合理飲食、提高免疫力。
該文通過對α-硫辛酸聯合甲鈷胺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進行研究,α-硫辛酸與甲鈷胺在治療該類患者均效果明顯,但α-硫辛酸聯合甲鈷胺進行治療,對甲硫氨酸合成酶的活性有提高作用,有利于髓鞘損傷和恢復以及合成卵磷脂,加快神經傳導速度的恢復。α-硫辛酸聯合甲鈷胺對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進行治療時,觀察組的總有效率要高于對照組,并且兩組患者脛前神經以及脛總神經中的MNC和SNCV均有所改善,對照組的神經傳導速度要比觀察組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在臨床上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α-硫辛酸聯合甲鈷胺效果顯著,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馬龍飛.α-硫辛酸聯合甲鈷胺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60例的臨床療效[J].中國民康醫學,2017,29(24):50-51.
[2] 雷振.α-硫辛酸結合甲鈷胺用于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治療臨床研究[J].黑龍江醫藥,2018,31(3):540-541
[3] 李俊萍.比較分析甲鈷胺與α-硫辛酸治療 型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臨床效果[J].北方藥學,2018,15(7):82.
[4] 何煜暐.α-硫辛酸與甲鈷胺治療2型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臨床效果對比分析[J].中國現代醫生,2018,56(20):57-59.
[5] 徐燕.α-硫辛酸聯合甲鈷胺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臨床研究[J].現代藥物與臨床,2015,30(5):555-558.
[6] 桂偉,胡霞,唐宏圖,等.中西醫結合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臨床研究[J].遼寧中醫雜志,2016,43(1):101-103.
[7] 宋春宇,王中京,趙湜,等.甲鈷胺聯合α-硫辛酸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對神經電生理的影響[J].廣東醫學,2015, 36(11):1754-1757.
(收稿日期:2018-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