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繼文 匡載星 劉瑋

[摘要]目的 分析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TURR)對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治療效果。方法 選擇2012年1月~2017年6月在我院治療的100例BPH患者,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每組各50例。研究組行TURR,對照組行經尿道前列腺等離子雙極電切術,觀察兩組的手術時間、出血量、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等。結果 研究組的手術時間、出血量、術后留置尿管時間、住院時間與對照組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并發癥總發生率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TURR對BPH患者的臨床效果及并發癥的發生率與經尿道前列腺等離子雙極電切術相近。
[關鍵詞]尿道前列腺電切術;良性前列腺增生;臨床效果
[中圖分類號] R697+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8)12(a)-0102-03
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是中老年男性的多發病和常見病,隨著我國進入老齡化社會以及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BPH的發病率也逐漸增高。輕度前列腺增生對于患者未造成較大的痛苦,大多患者對BPH并沒有足夠重視。前列腺增生不但會危害患者的前列腺,同時也會危害身體其他的組織器官,甚至導致腎功能不全[1-3]。BPH患病周期較長,因此及時恰當的治療極為重要。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TURR)是治療BPH的主要方式,但是該手術方式對伴有基礎疾病的老年患者會顯著增加手術風險。本研究主要分析TURR對BPH的臨床治療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1月~2017年6月在我院治療的100例BPH患者,均確診為BPH。用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分為兩組,每組各50例。研究組中,年齡51~85歲,平均(70.1±1.5)歲;體重60~80 kg,平均(71.0±2.4)kg;病程1~10年,平均(4.8±1.3)年。對照組中,年齡53~86歲,平均(69.8±1.8)歲;體重60~80 kg,平均(70.4±1.6)kg;病程6~13年,平均(5.1±2.2)年。兩組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經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納入標準:①患者出現下尿路梗阻癥狀,超聲診斷為前列腺增生;②尿流動力學檢查膀胱出口梗阻,最大尿流率<10 ml/s。排除標準:①合并肝腎功能不全;②合并凝血系統疾??;③合并精神異常;④外逼尿肌無力、不穩定膀胱和前列腺癌。
1.2方法
研究組行TURR。選擇合適的電切鏡,電切功率設為180 W,電凝功率設為70 W,準備5%的甘露醇沖洗液。置入電切鏡后,觀察患者尿道以及膀胱狀況,如患者有膀胱結石,則應先處理膀胱結石,使用氣壓彈道碎石處理;如患者有膀胱腫瘤,應先切除腫瘤。全面觀察分析患者前列腺各葉增生情況,先切除前列腺增生的中葉,后分別切除左側葉及右側葉,分層將增生腺體切除,然后電切前列腺的尖部,平整處理切割創面。增生腺體完全切除后,詳細檢查切面,使用電凝方式徹底止血,同時清理膀胱內殘留切除的前列腺增生組織碎塊。最后,留置三腔氣囊導尿管,持續沖洗膀胱。手術結束后給予患者注射抗生素預防感染。
對照組行經尿道前列腺等離子雙極電切術。在尿道直視下行電切鏡入膀胱,觀察患者膀胱內小室、小梁是否有新生物、前列腺增生情況以及雙側輸尿管口情況。從6點鐘位置到膀胱頸部再到精阜處,將前列腺增生組織切除,直到外科包膜,再依次將左側葉、右側葉和頂部前列腺增生組織切除。對創面行有效止血,保證創面光滑和平整以及足夠的通道間隙。沖洗出前列腺組織塊,留置1根20~24F三腔Foley尿管,沖洗膀胱,結束手術[4]。
1.3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的手術時間、出血量、術后留置尿管時間、住院時間、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并發癥包括尿道感染、尿失禁、尿道狹窄、出血、膀胱痙攣等。
1.4 統計學方法
用SPSS 22.0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成組t檢驗,計數資料比較用四格表χ2檢驗或矯正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兩組相關手術指標的比較
研究組的手術時間、出血量、術后留置尿管時間、住院時間與對照組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2.2兩組術后并發癥總發生率的比較
研究組術后并發癥總發生率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表2)。
3 討論
早期的前列腺增生因為代償等原因,患者臨床癥狀并不明顯,隨著下尿路的梗阻加重,患者的癥狀逐漸顯現出來。前列腺增生主要臨床表現是夜尿增多、排尿困難、尿頻。排尿動力主要來自膀胱,膀胱的逼尿肌收縮,膀胱頸口開放,尿液被排出[5]。前列腺增生后,腺體突入前列腺部尿道及膀胱,擠壓了尿道,導致尿道變窄,增大了排尿阻力,進而導致患者小便困難,并引起一系列并發癥。因此,對前列腺增生患者進行及時治療尤為重要。
BPH治療方法主要有藥物及手術治療兩大類。約50%的患者藥物治療效果欠佳,需行手術治療。手術治療方法主要有開放性前列腺切除術及經尿道前列腺的微創腔鏡治療方法。開放前列腺的切除術為較傳統的方法,該項手術在患者下腹部切口入盆腔,將膀胱切開,切除前列腺增生組織,這種方法能明顯緩解患者前列腺增生癥狀,但患者在術后的恢復較緩慢,且因切口較大而患者痛苦較大,目前采用此手術方法的泌尿外科醫師越來越少。經尿道前列腺增生微創腔鏡治療方法有多種,應用最廣泛的仍然是TURR,本方法為患者在腰硬聯合麻醉下,使用前列腺電切鏡從患者的尿道內將前列腺增生部分切除。這種方法同樣能顯著緩解患者前列腺增生癥狀,同時,術后的起效較快,效果也較持久,因患者的腹部無刀口,患者的痛苦也較小,同時留置導尿時間和住院時間也大大降低,患者術后恢復快,且復發率較低[6]。經尿道等離子前列腺電切術是在普通前列腺電切鏡基礎上改進技術,術中使用生理鹽水沖洗,電切綜合征發生率極低,理論上更為安全,但研究表明兩種電切鏡進行手術的近、遠期療效并無差異。TURR雖然為微創腔鏡手術,但如操作不當,也會引起嚴重的近、遠期并發癥,如術中、術后大出血,真性尿失禁,膀胱頸攣縮,尿道狹窄等[7-9]。膀胱頸攣縮及尿道狹窄為BPH患者術后較常見的并發癥,這是由于術前患者前列腺體積較小,沒有有效控制住慢性前列腺炎、尿路感染或是術后繼發性感染;術中鏡鞘對于尿道口的壓迫時間較長,或因術中醫生的動作較粗暴而損傷了患者的尿道口,而使得患者的尿道口發生局部的壞死、缺血,從而形成了瘢痕組織,引起瘢痕的攣縮[10-15]。因此術前、術中要充分考慮到TURR存在的風險及并發癥,細致操作,盡量避免手術并發癥的發生。
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的手術時間、出血量、術后留置尿管時間、住院時間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并發癥總發生率比較,差異也無統計學意義(P>0.05)。因此TURR與經尿道前列腺等離子雙極電切術療法的療效并無明顯差異。提示只要手術操作掌握得當,無論TURR或經尿道等離子電切均可得到同樣良好的治療效果,但前列腺電切鏡的使用成本要大大低于等離子電切鏡。
綜上所述,TURR對BPH臨床效果及并發癥的發生率與經尿道前列腺等離子雙極電切術的相近,值得臨床上進一步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高衛軍,成慧霞,賀艷鋒.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與經尿道雙極等離子電切術治療良性前列腺增生的臨床效果比較[J].西北國防醫學雜志,2018,39(5):332-334.
[2]熊濤,唐順利,孫剛,等.經尿道等離子前列腺電切術治療良性前列腺增生的臨床效果分析[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8, 29(2):268-270.
[3]錢明啟.良性前列腺增生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治療的效果及術后并發癥探究[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8,10(14):84-86.
[4]蔣永波.經尿道前列腺等離子雙極電切術治療前列腺增生臨床效果分析[J].中外醫療,2018,37(1):85-87.
[5]李曉迎.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治療良性前列腺增生的臨床效果觀察[J].數理醫藥學雜志,2018,31(4):484-486.
[6]陳永亮.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治療良性前列腺增生臨床療效觀察[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8,11(10):124-125.
[7]石曉壯.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與大力鉗碎石在良性前列腺增生并發膀胱結石治療中的臨床效果[J].中國療養醫學,2018,27(3):284-285.
[8]曾憲濤,翁鴻.中國良性前列腺增生癥經尿道等離子雙極電切術治療指南[J].中國循證醫學雜志,2018(6):543-546.
[9]朱光霞,丁亞琳.分析前列腺經尿道等離子切除術與電氣化切除術的安全性和療效對比[J].中國醫療器械信息,2018 (12):132-133.
[10]栗艷玲.老年高齡患者經尿道等離子體前列腺電切術后整體護理的效果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8,13(16):178-179.
[11]曹東升.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治療良性前列腺增生癥的臨床體會[J].系統醫學,2018,3(3):60-61,64.
[12]吳志良,梅峰,歐遠祥,等.經尿道前列腺剜除術與電切術治療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效果觀察[J].承德醫學院學報,2017,34(6):461-463.
[13]林升漢,黃衛,孫占玉,等.經尿道雙極等離子電切術治療良性前列腺增生的臨床效果研究[J].湖南師范大學學報(醫學版),2017,14(3):132-134.
[14]阮殿省.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治療良性前列腺增生癥的臨床探究[J].中外醫學研究,2017,15(12):119-120.
[15]羅瑋,葉劍鋒.經尿道等離子雙極電切術治療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效果和并發癥分析[J].中外醫學研究,2018,16(16):26-27.
(收稿日期:2018-06-13 本文編輯:張晨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