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麗娜 林 芳
經濟結構的調整和行業企業的轉型,需要高職院校不斷加強教學質量的診斷與改進,努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生源的多樣性為高職院校教育質量的提高帶來了新的挑戰,“互聯網+”技術同樣給教育教學改革帶來新的動力。SPOC網絡課程的開發和應用,能有效地提高專業建設的水平已經被越來越多的高職教育從業人員所認可。
高職院校的專業建設,在不同的時代,表現出不同的特點。在當前,專業建設因為生源的多樣性變化、高職教育內在的質量診斷與改進需求以及“互聯網+”技術與教育的融合而表現出豐富鮮明的特點。
1.專業建設目標的時代印記。高等職業院校通過不斷提高專業建設水平加強內涵式發展,其目標是夯實人才培養的質量,以培養適應崗位群工作需要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專業建設的目標簡言之,即專業的學生人人成才。從數量上講,人人成才即專業建設要面向全體學生;從質量上講,人人成才即專業建設要使學生有尊嚴地就業和工作。當前,高職院校的生源來源多樣化,高中后的高職教育存在提前自主招生、高考統一招生和注冊入學3種類型;中職后的高職教育存在對口單招和注冊入學2種類型。現代職教體系中的生源多樣性決定著生源文化基礎的不平衡性,在同一專業建設目標下,個性化的生源需要個性化的專業培養手段。
2.專業人才培養質量的診斷與改進。專業建設中,專業的課程建設需要因應行業企業的發展,因應專業所對應崗位職業資格標準的變化,不斷調整和優化教學內容,使課程教學內容與崗位工作內容更好地對接,以不斷提高人才培養的方向質量。因此人才培養的質量診斷指標需要突出反映專業核心課程的課程標準的新變化。專業人才培養質量的診斷的另一個重要指標,針對差異化的生源,同一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需要落實差異化的人才培養路徑和方法。通過人才培養質量提升的若干改進舉措,學生在專業主要課程的學習獲得感和滿意率上均有明顯提升。專業人才培養質量的診斷除了上述指標外,還有諸多其他顯性指標,同樣需要不同的診斷手段,借助可追溯的技術手段,實現質量改進的PDCA循環。人才培養質量的科學診斷與持續改進推動著專業建設水平的螺旋上升。
3.“互聯網+”技術與教育的融合創新。在當今的信息化時代,“互聯網+”技術推動著教學方式的變革,提高專業建設的水平與質量,適應學生的學習需求,利用“互聯網+”技術,進行教育與“互聯網+”技術的融合,綜合專業建設的各種資源開發SPOC網絡課程勢在必行。
《教育部關于深化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若干意見》(教職成〔2015〕6號)指出,提高人才培養質量,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服務發展為宗旨,以促進就業為導向,堅持走內涵式發展道路。
高職院校的內涵式發展,其實質是專業的發展,集中表現在高職院校的專業建設水平上。高職院校的專業建設水平是高職院校內涵式發展的具體體現,就高職院校的某一專業而言,專業建設包含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課程體系、教學活動及組織、師資隊伍建設、實驗實訓室建設、課程及教材等教學資源建設以及校企合作等諸多內容。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決定著專業的辦學方向,決定著專業與行業企業等社會需求吻合的程度。師資隊伍、實驗實訓條件、教材等教學資源等諸多因素在專業建設中通過專業的宏觀課程體系,通過微觀的課程教學活動組織、通過“教與學”的組織策略逐步實現專業建設的人才培養目標。
在“互聯網+”時代,可以通過SPOC網絡課程將各項專業建設因素進行深度融合,實現專業建設要素平臺化,同時通過SPOC網絡課程將人才培養的過程質量節點化、數據化、流程化。某種意義上講,專業的網絡課程建設的優劣反映著專業建設水平的高低,各項專業建設的要素和專業建設的成果可以通過專業典型的SPOC網絡課程而窺見一斑。
在“互聯網+”技術時代,在提倡專業的人才培養質量進行自我診斷與改進的大背景下,專業建設需要緊跟時代的步伐,開發符合專業課程體系特點的SPOC網絡課程。不同的高職院校,同一個專業,需要結合各自的人才培養模式特點、師資特點、實驗實訓條件、校企融合水平在各自的專業建設上,做出各自的特色與亮點。SPOC網絡課程是小規模的小眾化的在線課程,小眾化的特點可以完全反映專業建設中的課程特點以及學生的學習特點,可以較好實現不同生源學生的差異化學習需求。提高專業建設水平,做好SPOC網絡課程的開發,必須遵循以下幾點原則:
1.按照專業課程體系遴選建設SPOC網絡課程。
《教育部關于深化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若干意見》(教職成〔2015〕6號)指出,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需要系統加強思想道德、人文素養教育和學生的技術技能培養。因此,專業的SPOC網絡課程建設的遴選,需要涵蓋思想道德、人文素養和技術技能培養等三類課程。從專業課程體系中可以分別遴選出進行SPOC網絡課程建設的三類課程,每類課程開發1-3門左右的SPOC課程。
2.校企合作組建SPOC課程開發團隊。SPOC網絡課程開發過程中,需要依托行業企業專家、校內教師共同組建課程開發團隊。企業參與SPOC網絡課程建設的不僅是企業的專業技術人員,還需要企業從事黨建、思想建設的骨干力量加入,也需要企業從事人力資源等相關工作的專家加入,企業的三個方向的骨干人員分別加入到專業的三類SPOC網絡課程建設團隊中,為企業一方的課程開發力量提供堅強保證。
學院工程造價專業建設了“應用文寫作”SPOC網絡課程,為全方位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課程開發團隊吸收了江蘇安廈項目管理公司、江蘇中億豐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江蘇省建集團等知名企業的人力資源部門、綜合辦公室等職能部門的骨干力量加入。
校企在專業建設上深度融合,共同進行三類SPOC網絡課程的資源開發以及教學進程設計,校企混編的師資隊伍面向學生將一線崗位的思想道德、人文素養和技術技能訴求通過平臺與學生進行全面的、及時的互動。校企合作組建的課程開發團隊確保了SPOC網絡課程的建設內容與教育教學的規律相吻合,并與企業的需求融合對接。
3.按照混合教學模式更新SPOC網絡課程的課程標準。SPOC網絡課程,課程內容與崗位工作內容較好對接;課程組織形式以線上學習與線下學習相融合。SPOC網絡課程,突出了對學習過程的關注,課前預習、課中訓練以及課后鞏固都可以在平臺上實現,相關的過程性考核都可以用信息化的手段得以留存。在SPOC網絡課程的混合形式教學中,對應的課程標準需要按照新的課程教學組織形式,新的考核手段,新的考核權重進行更新優化。
4.整合專業建設的相關要素進行SPOC網絡課程建設。SPOC網絡課程,盡管只是專業課程體系中的代表性課程,但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課程體系、師資隊伍、實驗實訓、課程及教材以及校企合作等專業建設的各項要素,都可以在網絡課程平臺上得到呈現。SPOC網絡課程是一個動態的持續改進的課程,專業人才培養質量診斷與改進的印跡在網絡課程平臺上可以得到較為全面的展現:教學過程如何與企業的生產過程對接;教學內容如何與未來的崗位工作內容對接;SPOC網絡課程可以結合多方面要素系統地圍繞專業建設的內涵促進專業建設水平提升。
“互聯網+”技術與教育的融合,讓企業一方的專家常態化的參與SPOC網絡課程建設成為可能。專業建設集聚多方智慧,推動專業相關課程標準的及時更新。與教育資源庫建設側重于教育資源積累不同,SPOC網絡課程更側重于“資源積累+教學活動組織”。教學活動組織在教學資源應用的同時,更加注重漸進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更加注重教學效果的生成。SPOC課程還從數據表單反饋上激勵學生主動思考,培養綜合能力,練習專業技能。
1.基于學生特點的有限翻轉教學組織。SPOC網絡課程的建設,為翻轉課堂教學提供了可能。但生源的多樣性、學生客觀存在的學習能動性差異決定著高職教育的SPOC課程不能完全按照翻轉教學的模式組織教學,有限地翻轉教學是高職教育因材施教的優先選擇。
有限地翻轉教學組織形式下,SPOC網絡課程仍按照課前、課中、課后三個環節進行課程教學形式的設計和教學內容的組織。只是在教學的組織形式上,吸收了翻轉教學和傳統面對面教學組織形式的各自優點,體現在各階段的教學時長安排上。
有限地翻轉教學組織形式下,課堂仍為學習訓練的主體時間,課前與課后學習的時長基本控制在課內時長的1/3-1/2區間。課內時段作為教學活動的主體實施時間,將實現基本的教學目標,形成基本的方法能力。高職教育的課內教學時間,是淋漓盡致展示教師風采,充分進行師生雙向互動的時間,這一段時間是SPOC網絡課程設計的重點。課前的預習、課后的鞏固時段有針對性地進行一些知識拓展或訓練鞏固,幫助高標準地實現項目的教學目標和高標準地形成方法能力。其時長的控制,是在SPOC網絡課程已經較好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前提下,盡量不因課前、課后的大量時間投入而挫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通常意義上的翻轉教學,課前、課后學生投入的往往是課內學習等量或幾倍的時間,課內以學生“做”或操作訓練為主,教師主要負責答疑解惑。高職教育中,少量學生特別感興趣的技術技能課程可能會實現通常意義上的翻轉教學,大多數SPOC網絡課程按照有限翻轉教學模式來進行設計和組織能更好地尊重學生的特點,也能更好地實現教師團隊預期的教學設想。
2.基于混合教學需要的項目教學資源序化。SPOC網絡課程,注重小眾化的特點。SPOC網絡課程不再是提供教學資源,而是按照混合形式教學的需要,按照教學組織的內在規律需要,對項目教學的進度進行資源序化組織。教學資源在課內根據課程進度,分任務分時點在平臺上進行組織。“教”的內容與“做”的內容分層推進。SPOC課程教學中,教師利用課程網站“教”,學生利用課程網站“學與做”,有效推動常規課程與網絡課程的混合教學。典型案例形成的微課視頻等網絡教學資源讓教師在課內“教”的時段有更多的精力來關注學生學習的進程與反應。課內小測、案例實操等“學做”環節教師可以更多地來進行差異化的指導。資源序化后的SPOC網絡課程,及時利用平臺進行學習數據反饋,幫助學生及時發現自己的收獲、不足以及成因,快速彌補差距。SPOC網絡課程平臺數據的及時反饋功能,讓學生及時知曉自己的學習績效,較好地激發了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學生作為學習主導者的地位得到了最大程度的體現。
綜上所述,高職院校充分利用校企共建的課程開發團隊,從課程體系中選擇不同類型的課程進行SPOC網絡課程開發,將專業建設的各項要素在平臺上進行多形式展現,將有效地促進專業建設水平的提高。SPOC網絡課程建設中,需研究學生的特點,結合翻轉課堂教學組織的要求,努力調動學生學習的能動性,充分發揮SPOC網絡課程的數據跟蹤與反饋功能,引導和激勵學生腳踏實地走好專業學習的每一步,不斷夯實專業學習的過程質量,讓專業建設的成果體現在每一天的學習過程中,體現在每個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專業成長上。
[1]阮亮,劉秀艷.高職學生SPOC網絡學習行為特征研究[J].寧波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2):22-26.
[2]高磊,段金輝,江克斌,何曉暉.SPOC網絡教學平臺在工程結構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教學研究,2016,(5):91-94.
[3]王倩.高校網絡課程的評價研究[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06.
[4]馬淑芳.網絡課程的研究與實現[D].大連:大連理工大學,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