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 瑜 吳紅艷
我們正在進入“互聯網+”“教育為先”的新時代,大數據背景下線上課程的出現打破了傳統教育模式,給擅長自主學習的少數民族大學生提供更加便利的學習機會,能讓他們更加高效的獲取知識,在預科階段學好漢語,為和專業銜接打下堅實的基礎。
大學漢語讀寫線上課程的針對性主要放在閱讀和寫作方面,它們是少數民族預科生學好國家通用語言文字,通過MHK測試的關鍵部分。我們分析了往年MHK水平測試的各項成績,發現閱讀和寫作是預科生最薄弱的環節。為了更好地幫助高職院校少數民族預科學生提高漢語水平,通過MHK考試,我們將傳統教育與“互聯網+”相結合,形成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
1.線上課程的整體設計。建設大學漢語讀寫這門線上課程,首先是課程概述,即要讓學生從微觀的角度了解本門課的體系、授課人會從哪些角度講授課程內容以及學完本門課程要達到的目的;其次是預備知識,即學習本門課程要具備哪些基本知識,才能繼續學習該門課程,學起來不費勁并且容易增強自信心。最后是讓少數民族預科學生了解MHK中閱讀和寫作的大綱要求。學生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選擇學習不同的章節,針對性的彌補自身不足,使學生增強信心,產生學習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興趣。
2.線上教學內容的建設。本課程的教學內容就是針對少數民族預科生最薄弱的閱讀和寫作進行強化和鞏固。線上教學主要內容是建設以單元模塊和資源來設計,把所有資源分為十個單元。其中,一是漢語閱讀部分。漢語閱讀分為三級(初級閱讀、中級閱讀、高級閱讀)每個等級里挑選三篇文章分別是:精讀課文、泛讀課文、快速閱讀,層次由低向高,循序漸進,逐步提高學習漢語的興趣。二是漢語寫作部分。漢語寫作也分為三個單元(初級寫作、中級寫作、高級寫作)每篇寫作的內容也是由簡單到復雜,讓學生們打牢基礎,樹立自信心,學習自主性才能被更好地挖掘出來。三是學習漢語的方法。學習漢語光靠死記硬背是不夠的,有效的學習方法也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豐富的線上資源建設。大學漢語讀寫課程的線上資源不僅要有相關的文本資源,而且還要有視頻、PPT等多媒體資源。錄制微視頻課程時授課教師要將視頻分為三個階段:初級階段(1~3分鐘)、中級階段(1~5分鐘)、高級階段(1~10分鐘)。視頻的內容是根據知識點的不斷增加,視頻的內容不斷豐富,達到由點到面,由面到線的效果,逐步提升學生接受新知識的能力。同時,視頻中的教學內容要突出重點,課堂中要設計的提問環節以及布置課后作業等。課程的錄制、后期制作、團隊教師的配合等都是教學微視頻必不可少的因素。團隊教師通過對初次錄制的視頻反復推敲,找出不足并且加以改正,最終給學生呈現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一堂完整的微視頻課程。
大學漢語讀寫課程的線上資源需要不斷完善補充。目前學院正在建設“瘋狂漢語微信平臺”,就是為了提高少數民族預科生的閱讀能力。教師也可以采用“職教云平臺、藍墨云端課”等手機客戶端與學生進行線上課程的互動。學生用手機客戶端“MHK測試平臺”,輸入賬號和密碼就可以在手機上完成MHK的聽力、閱讀、口語、作文這四個模塊的學習。通過實驗,我們發現高職學院的學生更傾向于參加網絡上的MHK的模擬考試,而且經過網上多次強化練習閱讀和作文,可以提高MHK的通過率。
學生通過線上課程的學習,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學習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興趣,將視、聽、說融為一體,全方位提高他們的注意力,而且可以提升教師團隊的教學基本功和教學能力。優質的線上教學能力要具備:混合式教學設計能力、線上課設計能力、視頻課設計制作能力,這就需要教師自己提升專業知識,學習相關的計算機視頻制作技術等。
1.激發少數民族學生學習漢語的興趣。線上課程的出現符合大學生的學習需求。在課程設計上,采用游戲通關的方式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微視頻”的特點就是短小精悍,也適用于這些思維活躍的學生們,他們在學習觀看視頻時會集中注意力,在完成問題后進行下一階段的學習,這種效仿游戲的模式會提高他們學習的興趣,從而自主學習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提高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學習的能力。
2.提升教師教學基本功和教學能力。錄制一門成功的微視頻線上課程與教師的教學基本功、制作能力息息相關。在制作教學微視頻時,教師在備好課的基礎上,還要預想學生會有怎樣的疑問以及設計課程中相應的關卡等內容。在錄制視頻就要把這些預想考慮進去,這些隱形的設計都與教師的綜合能力成正比。這就要求教師繼續提高專業水平和視頻制作等能力。
3.實現教育公平,確保教學資源共享。 線上課程還有一大特點就是開放、免費。這對實現教育公平起到了很大作用。只要有網絡就可以隨時隨地學習不同教師的授課內容,體驗不同老師的教學風格,在互聯網上教學資源的共享很大程度上助推了教育公平。
高職院校的學生的思維方式是活躍的,如果僅僅是靠死記硬背學好漢語是很困難的。我們要抓住他們的興趣所在,抓住少數民族預科生對線上學習熱情高漲這一點,就能提高他們學習漢語的興趣。
1.促進線下自主學習,實現“互聯網+”與傳統課堂的完美結合。這里的線下學習就是指學生在課堂之外主動觀看線上視頻、相關教學材料和課堂教學解決線上課程的疑難問題。對自制力強的學生來說自主學習是最好的學習狀態,但是對自控力弱的學生來說,教師的督促是十分必要的。線上的學習給學生一個自由、自主的學習空間,線下的學習則是給了教師和學生面對面交流的機會。這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利用課余時間觀看上課的漢語微視頻,并且讓學生將有疑問的地方記錄下來,以促成學生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自主學習。同時,大學漢語讀寫課程中的作文模塊,教師可以利用教學項目化的方式,采用給學生分組、下發任務單的方法,讓不同的小組課下查找和本組題目相關的素材,以節省課堂時間,并且可以和大家一起分享收集的漢語學習材料。教師可以不占用課堂時間講授簡單的基礎知識,而可以將寶貴的課堂時間用來為學生講解疑難雜惑,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課程的知識,學生則需要在家里完成基礎知識的學習。這種課余時間在網上學習視頻的基本內容,在課堂進行練習和解答疑問的教學方法能更好地發現學生的問題所在,及時糾正錯誤。這種模式樹立了學生的自信心,調動學生學習漢語的積極性。

圖1
2.線上線下教學模式圖。大學漢語讀寫課程是少數民族預科生學習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主要課程。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是以線上微視頻、動畫、語音等課程為主,學生在線下主動觀看視頻、相關教學材料并在課堂上解決疑難問題為輔的新型模式。本文整理了課程的建設思路,分析了線上微視頻課程的優點。在此基礎上,本人提出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即將傳統課堂教學模式和互聯網線上課程相結合,構建一種新穎的、適合少數民族預科生學習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教學方法。
這項課程以互聯網為媒介,線上教學視頻為切入點,運用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使用逆向思維,完成將學生變為課堂主體、教師起“領頭羊”作用的逆向創新,引起學生學習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興趣,提升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水平,幫助學生通過MHK水平考試。
[1]尚巖.線上線下(O2O)教學模式——從“慕課”(MOOCs)運行效果想到的[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6,(8):153-155.
[2]王海峰.機遇與挑戰:“慕課”和漢語教學[J].漢字文化 ,2016 ,(5):25-28.
[3]趙寰宇.漢語教學“慕課”視頻資源的開發與建設[J].現代交際 ,2014,(1):201-201.
[4]白璐.大數據時代下漢語“慕課”教學資源平臺構建初探[D].遼寧大學,2015.
[5]張萍.基于“慕課”的混合教學模式研究[J].信息化教學,2016,(6):139.
[6]趙紅梅,洪云.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研究與實踐——以“語文課程與教學論”精品課為例[J].渤海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版),2016,38(4):107-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