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坊學院 山東濰坊 261061)
對于學歷繼續教育而言,傳統集中學習教學目標明確、教學內容系統,但受時間地點的制約,也存在灌輸多、不利于調動激發學生積極性等問題。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知識更新快,受教群體規模不斷擴大、專業不斷細化。受教者以忙碌的“上班族”居多,抽出大段時間進行系統、集中學習的可能性越來越小。
然而,工作之余零散時間廣泛存在,泛在學習和個性化學習已成為信息時代教育發展的重要特征,未來碎片化學習將成為人們學習的一種主要方式。為此,探究學歷繼續教育環境下碎片化學習、移動學習,建設微課等碎片化學習資源日益緊迫。
BYOD即自帶設備(Bring Your Own Device),包括個人電腦、手機、平板等,泛指智能手機或平板等移動智能終端設備,其數據處理能力已經非常強大,能夠與計算機媲美;WIFI是一種可以將個人電腦、移動設備等終端以無線方式互相連接的技術,它上網功能更強大,數據傳輸速率更高。隨著移動通信技術的高速發展,交通工具、公共場所等逐漸實現了WIFI全覆蓋,“無線城市”建設也將使WIFI信號無處不在。
在高校微課迅速發展的熱潮中,也存在著不少問題,其中最突出的是微課建設目標、設計、開發導向混亂。有些微課是為評獎而制作,為了展示和炫耀教師的教學技能而設計,制作方面投入過多精力和成本,比拼的是制作技術,而內容上缺乏對學生學習行為的研究……凡此種種,這樣的微課無法被廣泛認可和使用,不會有持久的生命力,造成了微課資源的閑置和浪費。
因此,應用于繼續教育的好的微課,除了克服傳統網絡課程冗長枯燥、利用率低下的缺陷,設計上要有明確的建設目標、開發導向;以學習者為中心,而不是以教師為中心,要重視對學習對象學習行為的研究,必須具備便于自學的結構;必須具有可重用性,開放性,并在廣泛的教學應用中共用共享。
同時,微課的設計制作還要考慮以下因素:
微課應當滿足線上個性化自定步調學習,即自主學習、測試、討論;線下知識內化、能力提升,深度學習,師生研討。微視頻是重中之重,要在簡短的時間內給人以啟迪,聽完之后令人茅塞頓開。要將課程中的重點、難點、疑點、熱點內容等分解成若干知識點,將知識點錄制成主題突出、指向明確、情境真實、短小精練的微視頻。錄制微視頻時,思路要清晰,針對主要知識點進行深入分析,答疑解惑;語言必須邏輯清晰,精煉緊湊,避免重復啰唆。
要適合自主學習,可以根據自身情況設置學習進度,移動終端的瀏覽記錄、播放記錄、書簽、注釋等功能可以清晰地保存學習痕跡,幫助受教者理清自己的進度和問題,方便隨時隨地學習或復習。
考慮到受教者自主觀看、自主學習,設計微課時必須考慮激發學習興趣。當前,網絡上各種海量資源沖擊人們的視覺聽覺,常常引起厭倦和疲勞。有的視頻壓根兒不想打開,有的打開了但抓不住注意力看不下去。因此,微視頻的設計制作要避免各種引起疲勞厭倦的因素。首先,片頭和畫面要有表現力、沖擊力和感染力,能夠瞬間把人的注意力吸引過來;接下來要利用好的引入激發好奇心,引起興趣進入學習。課程內容的引入十分關鍵,既要馬上聚焦注意力,引起濃厚的興趣,還要與講述內容建立關聯。
微課的知識碎片化設計有利于受教者個性化自定步調學習,有利于反復強化學習,針對性強,知識吸收率高。但同時也存在迷航的問題。對課程而言,它有完整的知識體系,受教者需要隨時清楚所學的碎片在整個體系中的位置和作用。因此,線下階段性集中學習環節或線上互動交流環節必不可少、至關重要。其作用在于:指導并幫助受教者避免碎片化內容的雜亂堆積,實現碎片化學習與系統化學習的有機結合,將碎片化的知識整合成完整的知識體系。
傳統的評價是終結性考試,考不過要等到下一周期重修再考。而在線的考核基于網絡課程的獨特優勢,應當更注重過程性評價,可以反復、多次。學生以自己的能力、進度進行學習,對課程內容可以反復學習、消化、練習,從而給學生提供更多的機會。評價的設計不應讓學生的認知僅僅停留在低層次的理解和死記硬背,應有利于激勵學生提升能力、素養,設計一些創作型、任務型的大題目,激發創造性思維和發散性思維,且允許學生對其作品反復修改,不斷完善。同時,互動交流環節受教者參與度和互動發言情況應當作為過程性評價的一項重要指標。
沒有教學平臺無法建設和使用微課,微課的質量高低也受教學平臺功能的制約。因此,教學平臺與微課互為依托,相輔相成。好的平臺應該集教師、學生、管理為一體,集課程和教學資源建設管理、教師輔導、學習效果實時監控、成績管理、課程評價、師生互動等功能為一體,能有效促進學生自主、探究式學習以及教師自主、高效率組織教學。同時具備數據統計和分析功能,能夠對完成作業、論壇討論、自主練習、測試等情況進行實時監控并提供數據,以方便教師全面了解學生在線學習情況,對其學習態度、學習進度、學習能力、知識掌握情況等進行分析和反饋。
總之,微課雖然有諸多優點,但真正建好、用好還面臨很多問題和困擾。微課視頻的質量是微課教學的重要保障,一線教師自己錄制應該最實用,但無論從技術和設備、個人準備,還是錄制的過程都存在重重困難;如果不自己錄制,到網上下載再做翻轉課堂,又會面臨實用性不強等眾多問題要應對、處理,要求教師有更高的教育信息素養,并對平臺熟練操控。另外,使用微課并不意味著教師的退出,教師所起的引領、組織作用更為重要。因此,從事繼續教育的教師應不斷提高教學素質和信息化能力,通過教學團隊分工協作,優化教學資源,提高課程建設的質量。微課的建設和使用還任重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