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儀輝 范超峰
摘 要:傳統的用于記錄并存儲學生的個人健康體質信息的電子表格或是紙質檔案,隨著高校的日益發展,學生基數的增大,已無法滿足其有效管理的需要。在計算機網絡發達的今天,將網絡技術引入,為高校學生建立電子健康檔案,實現信息化管理,發揮其便捷、靈活、互動的獨特優勢,能更好地開展高校醫療健康管理工作,提升大學生的身體健康素質,并充分的利用醫療資源,實現高校醫療管理工作與社會醫療體系的動態交互。文章主要從大學生電子健康檔案的建立意義、目前大學生電子健康檔案的現狀以及如何建立有效的電子健康檔案等方面論述,通過論述、發掘建立過程中的問題與探討建立的效果如何,為高校建立電子健康檔案提供參考。
關鍵詞:互聯網;大學生;電子健康檔案
中圖分類號:B84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18)24-0233-02
1 引言
大學生身體素質普遍降低,是現階段高校普遍存在的問題。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長過于重視孩子的學習,而忽略學生的體育鍛煉,導致學生身體素質低下。某研究在對江西三所高校學生進行的“957名大學生身體健康狀況調查結果”中顯示,其中259人有27.06%的學生出現視力下降;191人中19.96%注意力不集中,精神狀態差;185人中19.33%人免疫力降低易感冒;173人中18.08%肥胖;151人中15.78%營養不良;62人中6.48%患頸椎、脊椎疾病;58人中6.06%人患泌尿系統結石[1]。上述調查雖然普及人數不多,但是能夠比較集中的反應當代大學生普遍存在的身體的問題,學生們不僅要敲響重視自身身體情況的警鐘,更要引起高校醫療管理工作者的重視。電子健康檔案的建立,實時數據的更新,能夠使學生們注意到自身身體狀況,也能夠使醫務工作者監測學生的身體素質平均水平,對電子健康檔案加以應用。從學生自身的身體狀況和現實需求出發,高效地開展醫療工作,有著非常現實的必要性與迫切性。
2 大學生電子健康檔案的意義
2.1 大學生健康的重要性
隨著世界文明的發展與科技的高速飛躍,生活水平與醫療水平的提高,使得人們越來越重視自身健康與保健。而在這高速運轉、競爭激烈的時代,大學生更是作為社會發展的中堅力量,承受著前所未有的負荷,愈加應該重視自身健康,提高身體素質水平。不論是從以后為社會做出貢獻的角度,或是自身生活品質的保證,健康的身體應該放在首位。從大學生目前的狀況來說,沒有一個好的身體,怎么更好地進行學習與生活。如果有便捷方式能夠讓學生們了解到自身身體狀況(基礎身體數據等),來判斷自身身體健康水平,針對性的進行改善,勢必能促進體質的增強,而電子健康檔案,恰好能夠滿足這一需求。
2.2 電子健康檔案的作用
當今是互聯網的時代,互聯網技術己經滲透到經濟社會發展和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2]。在關乎全民身體素質的醫療領域,網絡技術早已引入并扎根,社會醫療體系網絡也在逐漸完善。但在高校醫療方面,高校醫院擔負著全體教職工與全體學生的醫療保健工作,保證他們的身體健康,由于資源的限制與信息的不互通,無法做到與社會醫療體系相提并論,但是電子健康檔案的建立,能實現高校學生患病個體信息與社會醫院相通,更加有效地利用醫療資源。不僅為患嚴重疾病,需要校外就醫的學生個體提供了便利,避免了重復建立檔案的繁雜操作,有利于高校醫院醫療工作的開展,也為社會醫院醫療事業的發展做出貢獻。同時,高校醫院的服務對象是一個相對固定的群體,并且文化素質較高,這也為電子健康檔案的建立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優越條件。利用校園網絡和通訊設施,使醫務人員與廣大教職員工、大學生們互相溝通,這一嶄新的醫療保健模式定會將全校師生員工的醫療保健水平提高到一個嶄新的高度。
2.3 電子健康檔案的優勢
(1)存儲信息量大。電子健康檔案區別于普通的紙質檔案與一般性的電子表格,具有能夠多維度存儲學生健康信息的特點,除學生基本信息(身高、體重、視力,體檢信息等)外,還能夠錄入諸如:學生的過往病史、藥物過敏史、家族病史以及學生個體成長史中的就醫記錄等方面的信息。多方面的信息,不僅能夠使學生自身全方面的了解自身身體狀況,也有利于學生個體在校外就醫時,醫院工作者能夠獲得準確、直觀的第一手資料,大大節省了人力、物力,而且節省時間,就診完畢后,直接針對病癥結合檔案信息展開治療。(2)更新數據快。電子健康檔案的建立不僅僅是服務于高校醫院的醫療工作者,同時也服務于學生個體。對于檔案信息的更新,不需要醫療工作者提前收集信息并整理,再進行更新工作,在每學期的體質檢測后,可以直接由學生個體進行錄入信息進行更新,但為保證信息的準確性,須告知學生必須認真填寫。(3)工作效率高。電子健康檔案的最大優點就是其高效率——易于操作并找到有關學生的資料和影像。電子健康檔案可以系統地按照時間順序進行組織,方便、精準地找到所需要調取的學生信息,省去了高校醫療工作者理清順序、翻找的時間。電子健康檔案易操作,研究分析更實用快捷,并能對所有檔案進行全方位的分類[3]。利用此優勢,我們可以通過電子健康檔案按某種模式歸納出規律性的東西,針對性地向出現身體異樣的學生發出警告,以利于預防和及時診治。同時,高校醫務工作者也可以通過電子健康檔案回復學生提出的問題并回復,不但可以高效率地完成工作,也避免了學生提出隱私問題時當面描述的尷尬,消除學生不必要的顧慮,尊重了學生的隱私。(4)醫療資源利用。電子健康檔案在實踐中的互動功能,是傳統的醫療保健方式無法比擬的。所謂互動就是充分利用計算機網絡技術為醫療保健服務,電子健康檔案平臺將醫務人員的工作延伸到醫院之外,展現在廣大教職工和同學面前[4]。當學生個體在日常生活中,遇到身體不適時,可以隨時進行在線咨詢,向學校的醫務工作者提出幫助,也可選擇匿名留言的方式,系統可以對學生的健康狀況有所了解。同時,對普遍反映的問題可以集中處理,給予有效的解答,個別疑難問題可以推送到醫院,實現動態的互動,這樣不僅能夠及時保證學生的健康,也能便捷充分有效地利用醫療資源。
3 電子健康檔案的現狀
3.1 國內健康檔案的現狀
大學生電子健康檔案作為個人電子健康檔案的內涵,其發展必定會落后于個人電子健康檔案的發展。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西方國家紛紛開始致力于對健康檔案的研究,而我國健康檔案的研究發展起步較晚,2009年衛生部發布了《健康檔案基本構架與數據標準(試行)》和《基于健康檔案的區域衛生信息平臺建設指南(試行)》兩份文件,用以促進在全國范圍內建立完整、規范的居民EHR和區域衛生信息平臺[5]。2017年國務院發布“十三五”《衛生與健康規劃》指出:要加強人口健康信息化建設,促進人口健康信息互通共享,堅持“以人為本”的健康理念,注重提高服務質量和水平,實現發展方式由以治病為中心向以健康為中心轉變,同時建立以個人為中心,貫通人的整個生命過程,包含健康、保健和診斷治療等數據的真正意義上的個人健康檔案[6]。
3.2 高校電子健康檔案建設
目前各高校對于學生個體的健康檔案信息的管理,有許多仍是采用傳統的紙質檔案或病歷,對于體質信息,一些院校采用一人一卡,體質檢測信息存儲于卡內或是簡單的電子表格。只有少數高校使用門診HIS、電子病歷、公共衛生軟件等。不可否認,這些方式對學生健康信息的儲存與管理都是有效的,但是,方式的不同導致信息的分散,使得高校醫療工作管理者工作繁雜,不僅降低工作效率也難以實現信息化管理。綜合來看,目前高校的電子健康檔案存在的問題主要有:
(1)管理方式的不統一。各高校的基本情況不同,對于學生的信息管理自然也不相同,導致電子健康檔案的這一管理方式難以推廣與統一。(2)缺乏專業的團隊。高校醫療工作管理者的工作主要是為全體師生的健康保駕護航,而電子健康檔案的建立與使用,需要專業的信息技術人員提供支持,但在這一方面,各校的實力不一,難以得到保證。(3)缺乏有效重視。高校的主要任務仍是為社會培養并輸送專業人才,以教育教學為核心。學生的身體素質固然很重要,但是高校對這方面的人財物資源的分配仍需要增加。
4 建設大學生電子健康檔案的思考
4.1 提高大學生對電子健康檔案的認識
大學生是高校電子健康檔案建設的主體,數據的采集和更新都離不開學生的積極配合。憑少數管理者的一己之力難為維護如此龐大的數據信息。長期以來,學生對目前高校健康信息的管理制度已經適應,不需要學生額外做任何工作。電子健康檔案作為新事物,不可能讓學生在短期內欣然接受,比如學生擔心個人信息泄露等問題。在接受之前電子健康檔案之前,必須讓學生對其有充分的認識,知其先進性和必要性。在建立檔案之前,高校可以對電子健康檔案的優點通過各種資料宣傳的方式進行普及,并輔以具體案例進行說明,幫助學生了解與接納。學生思想上主動接納,行為上必定會做出轉變,配合高校醫療管理者進行檔案的建立,也可通過相關制度化的手段加以引導,使學校層面發揮應有的作用。
4.2 電子健康檔案的逐步完善
大學生電子健康檔案的建立過程并非一蹴而就,需要在研發和運行過程中不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電子健康檔案涵蓋的身體項目逐漸擴展,為了全方位掌握學生的健康信息,應將體檢信息、體質檢測信息、心理健康狀況信息整合。對于高校而言,學生工作處、校醫院、心理咨詢中心三部門應共同參與到大學生電子健康檔案的建設中,形成管理合力,促進電子健康檔案在實際應用中不斷完善。
5 結語
隨著學生的增加,高校大學生信息日常管理工作量加大,為有效進行管理,將學生的健康檔案進行信息化管理是高校醫療衛生服務發展的必然趨勢。大學生電子健康檔案的建立是高校為有效管理學生健康信息、開展醫療工作以及提升學生身體素質水平邁出的關鍵一步。要真正發揮電子健康檔案的功能,實現學生健康數據的信息化管理,實現高校醫療管理工作與社會醫療體系的動態交互,使電子健康檔案服務于學生群體,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需要高校醫務工作者與學生的共同努力。
參考文獻
[1]劉俊成.大學生體育鍛煉電子檔案袋實施的途徑與方法[J].武魂,2013,(11):127.
[2]劉儀輝.互聯網視角下中醫藥文化傳播網站的建設與思考[J].科技傳播,2016,(19):94-95.
[3]邢燕.針對大學生體育鍛煉電子檔案袋實施的最佳途徑[J].黑龍江史志,2014,(14):80-81.
[4]白毅,張鴻雁.高校電子健康檔案[J].中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3):79-80.
[5]寇麗茹,張列琤,周宏峰,等.高校學生健康檔案管理系統的建立與應用[J].中國健康教育,2017,(4):381-383.
[6]許曉倩,李傳富,湯嵐鳳,等.個人健康檔案與其數據接口的發展現狀[J].中國醫療設備,2017,(11):120-123.